子夜歌二首是一首南朝民歌吳聲歌曲中的一支,相傳是晉代女子子夜所首創(chuàng),故名?,F存四十二首,其中即包括上錄的兩首,郭茂倩
《樂府詩集》
均定為“晉宋齊辭”,歸入“清商曲辭”類。這兩首都寫女人,但身份不同,寫法上也各具特色。第一首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表演彈唱的歌女,作者猶如養(yǎng)鳥人欣賞籠鳥一樣,正以一種得意的心情與贊許的目光觀賞著她的演出。一二句以形寫神,以“如欲進”與“未肯前”描畫歌女“恃愛”與“害羞”的神態(tài):她憑仗著主人的寵愛,仿佛正要向聽歌的主人走去;但她終于沒有前進,原來她害羞了。這兩句寫的是歌女彈唱前的神情體態(tài)。第二首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閨中少女。前兩句寫這位少女的居住環(huán)境:旭日照到她那有花紋的格子窗欞上,晨光中,微風吹動輕柔的絲質窗簾?!俺铡?、“光風”,視野開闊,色調明快;“日照”、“風動”富于動感;從“綺窗”寫到“紈羅”,視線由窗外轉入窗內。后兩句接寫那女子,窗框恰似鏡框,從中映出女子的形象。這兩句用
《詩經》
的典故:“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薄吧`”,通“倩”,形容樣子美好;“犀”,瓠瓜的子兒,瓠瓜子又白又長,排列整齊,故用以比方長得潔白整齊的牙齒;“蛾”,指蠶蛾細長彎曲的觸須,用以比喻女子好看的眉毛。詩人并不從頭到腳為那女子畫像,而是集中筆力寫她最富于青春光彩的笑容與目光:她甜甜地一笑,露出兩排漂亮的牙齒;她秋波流轉,揚起一對好看的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