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風猜的沒錯,收到邊境傳來的消息之后,太后真的快要氣瘋了。
這不僅是對她權(quán)威的一種挑釁,同時也讓太后感覺有些丟臉。
誰都知道范叢是太后的遠房侄兒,也是最重要的心腹手下之一。
結(jié)果凌風說斬就斬,這讓太后情何以堪?
朝內(nèi)不少大臣抱著看笑話的心理,等著皇上回來挨訓(xùn)……這些人,自然都是親近太后一派的。
也有一些大臣拍手稱快。
在他們看來,皇上這一次御駕親征,簡直就是脫胎換骨,完成了從昏君到明君的華麗質(zhì)變。
這是大燕國之幸事。
皇宮內(nèi)。
一處精致的小花園內(nèi),太后陰沉著臉坐在涼亭中。
隨行的太監(jiān)與宮女離得遠遠的,生怕撞到刀口上……
這幾天,已經(jīng)有好幾個太監(jiān)、宮女被太后下令處死。其實也沒犯啥大錯,怪只怪太后心情太壞。
涼亭中,并不止太后一個人,還有奉親王。
這次,他奉太后之命進宮,已經(jīng)猜到了太后的意思。
“玉兒,又在為那小子煩心吧?”
“明知故問!”太后冷哼一聲。
“那你準備怎么做?”
“哀家叫你來,就是想聽聽你的意思。你覺得,哀家應(yīng)該怎么做?”
其實,太后真的有一種心亂如麻之感,想要找人傾訴。
但這件事實在是太隱密了,能夠傾訴的人真的不多。奉親王,是最適合的一個。
畢竟,二人的關(guān)系有些不同。
“其實有一句話,我早就想說了……”
“什么話?”
“就是關(guān)于蘇皇后的事?!?p> 太后皺了皺眉:“怎么?你對皇后有什么看法?”
“當初,你就不該扶她上皇后之位。凌……皇上之所以現(xiàn)在如此囂張,處處與你作對,我敢說,蘇家一定在背后撐腰?!?p> 聽到這話,太后不由咬了咬牙。
其實這個問題她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了,但木已成舟,總不能無緣無故廢了蘇宛月的皇后之位吧?
那樣的話,可能會引發(fā)蘇家的強烈反彈。
“繼續(xù)說……”
“嗯!”奉親王應(yīng)了一聲:“蘇家本來是不愿意蘇皇后進宮的,這一點相信你也知道,完全是被迫無奈?!?p> “哀家知道,但是當初也是想著蘇宛月才貌過人,誰知道……”
誰知道她的親兒子卻死了,然后這個才貌雙全的美人兒就便宜了凌風。
這讓太后相當?shù)谋锴?p> 但也沒辦法,只有這樣做才做欺瞞天下人。
當初太后一來是看中了蘇宛月的才貌,二來,也是想以此來制衡蘇家。
按照太后的想法,只要蘇宛月進了宮,便能被她牢牢掌握在手中,那么蘇家早晚有一天,也會被她所用。
結(jié)果,事與愿違。
反倒促成凌風與蘇家聯(lián)手,讓太后暗恨不已。
“這些事已經(jīng)鑄就,先不提。這次皇上回宮,玉兒你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不能讓他太得意忘形?!?p> “這個哀家知道。但是,具體要怎么做?這一點哀家頗為傷腦。當初剛聽到消息時,哀家真的恨不能廢了他的皇位,但……”
“但你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對不對?”
“可恨!”
說到這事,太后忍不住露出一絲羞怒之色:“那個死鬼當年四處風流,如果能給哀家多留一個種,何至于淪落到現(xiàn)在這般境地?”
聽到這話,奉親王差點沒忍住說不如讓我給你一個種。
但……也只能想想而已,哪敢說出口?
雖然以太后的年齡,再生一個也沒什么問題……問題是,她敢嗎?
“玉兒,正是因為如此,姓凌的小子與蘇皇后才敢如此囂張。因為他們認定你不敢怎么樣。”
“呵呵!”
聞言,太后不由冷笑。
“你真當哀家沒有辦法么?他的皇位是哀家給的,哀家說他是皇上,他才是。哀家說他不是,他就什么都不是?!?p> “這不得了?那你還煩惱什么?要我說,這次皇上回宮之后,直接將他禁足,禁止踏出寢宮一步?!?p> “這……”
太后皺了皺眉。
奉親王所說的話,其實正好說到她的心坎里。
因為她就是這么想的。
但還是有一些顧慮……畢竟她是一個女人,還未掌控全局。
一旦將皇上禁足,必然會引起一些大臣的不滿,到時鬧騰起來,恐怕不是那么好收場的。
“玉兒,我知道你在擔憂什么。不用怕,我會盡全力幫你。再說了,到時隔上十天半月讓那小子露一面,不就可以堵住一眾大臣的嘴?”
“好吧,容哀家再思量思量……”
……
天陽宮。
蘇宛月心事重重,在院子里來來回回走著。
“娘娘,你吃點東西吧?!?p> 憐兒端著一碗粥,可憐巴巴地說。
“不想吃?!?p> “娘娘,皇上這兩天就要回宮了,要是看到你一臉憔悴,一定會怪罪憐兒的……”
“死丫頭,就你會說!”
聽到憐兒這句話,蘇宛月終于轉(zhuǎn)過身來,端起粥慢慢喝著。
“嘻嘻……”
憐兒開心地笑了。
她的心思太單純,只道皇上要回來了,哪里知道皇后娘娘在擔憂什么?
這次凌風在邊境所做的一切,蘇宛月全都知道。
所以,她能猜到凌風回宮之后,太后的怒火必定會爆發(fā)出來。
一方面,蘇宛月由衷地慶幸,自己總算是沒有嫁錯人。
另一方面,又感覺凌風稍微沖動了一些。
換作是她的話,肯定不會當場斬范叢,而是將其押回京城,交由太后發(fā)落。
最終,范叢一樣會死。
畢竟在太后的心目中,凌風的地位,或者說是可利用的價值遠遠高于范叢。
所以,太后一定會忍痛斬范叢。
凌風其實也知道這一點,但每個人行事的風格不一樣。
他不喜歡拖泥帶水。
兩天后,凌風終于回到京城。
也不知是誰走漏的消息,城中不少百姓自發(fā)涌到街上迎接圣駕。
因為他們都聽說了皇上御駕親征的事,還打了個漂亮的勝戰(zhàn),令大秦國賠了不少銀子。
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讓不少百姓熱血沸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似乎整個京城的上空都在回蕩著這聲音。
同時,朝中不少官員也在恭迎圣駕。
這樣的場景讓凌風相當滿意。雖然他不是沽名釣譽之輩,但,這充分說明了他的形象正在改觀。
他的威望正在提高。
這是一個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