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我的電腦里有只鯤

第十七章 佳宇的騷操作

我的電腦里有只鯤 書荒之災 2298 2019-06-02 04:12:01

  會議結束的很巧,謝云逸他們一行人剛剛出藍箭的后棚門就看到電梯門開了。

  航天部的三位大佬走在最前面,后面魚貫而出的是各大民營廠的領軍人物。

  而老大此時跟在三位大佬后面,時不時在聊些什么,頻頻點頭。

  ...

  “老五,你說,如果有外星人來了,這個世界會怎么樣?”出了門,徐總先一步走了,謝云逸就站在藍箭的展臺前,望著懸吊起來的衛(wèi)星模型,有些遲疑的問道,雖然他知道這貨不靠譜。

  “你是傻了吧?!外星人來地球?干啥?要資源沒資源要啥沒啥的,圖個啥吧?”伍智祥繼續(xù)瀏覽著星空里的帖子,頭也不抬的回答道。

  “如果真有外星人來?我肯定挖個地下室把自己和我女朋友都藏起來,畢竟放在宇宙中,最昂貴的不是資源,而是智慧生物??!物以稀為貴懂嗎?”說著他手指在自己腦袋上畫了兩個圈圈。

  眼神和手勢都表示出了濃濃的智商優(yōu)越性。

  “咋啦,看你的樣子,失戀了這么久還沒好嗎?MD啥病病這么久按理說都應該痊愈了!?”

  “要不,今晚找一對小姐姐幫治療下?”

  “老三,看你的樣子就像是被憋壞了,別否認,嘿嘿!...”

  說著說著就歪樓,這是505的老舊日常。

  就在謝云逸頭大的時候,在安西技術開發(fā)區(qū)藍箭的研發(fā)中心某設計部內也是一陣頭大。

  徐總的朋友介紹的外國客戶的要求既真實又簡單明了!

  按照原話:“你們只要把殼做好,按照我方指定的位置留空,后續(xù)的設計這邊已經(jīng)找人做好了,如果沒有工程難度,就按照這個圖紙上的來做!核心件我們已經(jīng)在做了,希望貴方能在兩個月內交貨!”

  郵件接收完,緊接著就是三個都接近2G的加密壓縮文件。

  看到外方這一系列的騷操作,一眾技術員、數(shù)據(jù)都紛紛懵逼了。

  你啥都做完了,還要我們干啥?

  其實謝云逸把佳宇常用的加密郵件賬號發(fā)給徐總的時候,徐總就已經(jīng)把事情交代給了對接部門,也就有了這時突兀的一幕——技術人員和數(shù)據(jù)管理人員共處一室的情況。

  尤其是當數(shù)據(jù)管理人員把加密郵件轉存到公司中轉機柜并解壓出來后,現(xiàn)場就從先前的一片懵逼變成了瞬間沸騰!

  誰能告訴我們什么情況?

  為什么說好的設計圖紙,并不是單純的設計圖紙,里面特么還有細到了極致的數(shù)據(jù)說明,另外最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里面包含三種復合材料的生產(chǎn)配方、工藝流程圖解?。?!

  有了這份完整的打包數(shù)據(jù),萌新都能按部就班一步步生產(chǎn)這個框架!

  你能想到么,里面連特么的能生產(chǎn)匹配部件的簡易機床都有制作教程,還是詳解的那種。

  “有種感覺,對面有些戲謔人的意思!”

  “TMD...MMP...”

  “我們不是智障??!”

  “可是聽說對方已經(jīng)預付款打過來了啊!”

  “那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材料部的技術給說下唄,這種復材常用么...”

  下面技術人員紛紛轉頭相互咬著耳朵,有那么一瞬間,大家都以為眼花了,他們看到平時行為慢半拍的材料部門主管一下就跑到投影屏前抓起遙控就把投影機給關了。

  他招了招手,一個年輕人跑到他跟前小聲問道:“怎么了,教授???”

  “通知徐總和張總,材料組殼體方案找到新思路了!”他小聲的對助理說道。

  然后,面對的則是十二雙目瞪口呆面孔。

  這一切來的太突然了!

  材料部的技術員驚訝的神色還沒來得及回調,教授就已經(jīng)把投影機關了。

  這次外單到了藍箭后,藍箭就馬不停蹄的在抽調技術骨干進行對接,佳宇給出的時間期限是兩個月不說,并且這里面的利潤也比一般的項目高一大截!

  因此抽調的技術都是簽了保密協(xié)議的精英。

  但架不住事情重大,甚至關乎藍箭未來的戰(zhàn)略走向。

  一家材料研究不過關的火箭公司是沒有靈魂的科技公司!

  藍箭是一家有靈魂的火箭公司,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它對于殼體材料、耐高溫耐腐蝕材料的研究上有著相當多的合作伙伴。

  尤其是殼體材料,這關乎著公司的生命——利潤的源泉。

  傳統(tǒng)的火箭,利用燃料燃燒向后噴出工作介質來獲得箭體向前推進的作用力。

  相比于固體火箭的低比沖,難關機控制等,液體火箭在這些方面則成了優(yōu)勢面。

  燃料暫且不提,就單說箭體重量!

  要知道火箭在上升過程中,是在消耗燃料來推動一部分燃料上升,但那一部分被推動上升的燃料又是必不可少的。

  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越想要大推力獲得大載荷量,燃料就消耗的越快,攜帶的燃料就越多,燃料越多整箭就越重...

  只要重復幾次,整箭的質量就會呈指數(shù)爆炸狀讓人目眩神迷!

  因此解決辦法就是改善使用的燃料,改進發(fā)動機,研究新的箭體材料,但無論哪一種,都脫離不了給火箭減重這個中心圈。

  箭體材料的減重,是當下商業(yè)火箭最熱門研究之一。

  同樣是在大氣層中使用,你火箭上能用,再研究下是不是飛機上也有了一絲幻想?

  哪怕軍機用不上,那民航呢?

  而且在這個知識技術產(chǎn)權逐漸橫行的年代,這項技術哪怕自己抓在手里也會有行家來找你,乖乖把錢送你手上,你不收還不行的那種!

  對于藍箭來說,朱雀一系列固體火箭始終與國際國內提倡的綠色環(huán)保相違背,而朱雀二系列開始的液體火箭就慢慢出現(xiàn)了質的轉變。

  直到朱雀三系列,朱雀三還未開始,便遇到了難題,箭體材料的選擇!

  以前的火箭多數(shù)是以合金加復材形式組合使用,而白頭鷹則曾嘗試過全碳纖,結果可想而知,只肯用第一次,第二次就無人問津了,因為太特么貴了!

  朱雀三有五個項目組在同時做,就單單確定箭體材料,都有至少三個團隊和一眾外援在一起搞。

  但出來的結果始終沒能如意!

  但今天,一個份加密文件把問題解決了!

  無論它來自哪里,但從今天開始,它也屬于朱雀三火箭項目組了。

  汪教授之所以會直接關掉投影機,是因為這個復材的各項數(shù)據(jù)和他曾在Science官網(wǎng)上看到過的一種新型復材有些相似。

  只是后來Science在那篇研究報告發(fā)表了幾分鐘之后又撤了下來。

  起初,汪教授只是對它的延展性、可塑性、耐高溫等綜合性能有很深刻的印象!

  因為那串數(shù)據(jù)實在太扎眼睛了,如果不是發(fā)表在Science上,他還以為是哪個四流期刊上的民科。

  Science搞的聯(lián)合審稿不認真?

  這簡直就是在說17世紀海上馬車夫在現(xiàn)代沒有光刻機生產(chǎn)商一般滑稽。

  只是其中有沒有內情,這很難說,畢竟,燈塔可是有前科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