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講,漢朝以秦朝為鑒,使得《秦鑒》成為了《明鑒》,進而,成為后來《明鏡》。
這也許就是,官府大堂之上掛著《明鏡高懸》,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吧。
穿越過來,總算理清了一件事,還真點成就感了,齊明劍心里暗自高興。
他更加激勵自己,用心側(cè)重研究病人的各種疾病的癥狀,和在透視鏡中出的影像。
不用對人體開刀解剖,就能查到病源所在,這本身就是一個醫(yī)學奇跡。
這要不是穿越過,說什么自己都不能相信,古代也會有這樣超高級別的智能設備。
秦鑒的名氣越來越大了,齊明劍反而是越來越不敢,用它鑒別人心向背,他還是想著用它來診斷疾病。
這樣一臺高智能設備,用來幫做測謊,實在是大材小用。
“沒有想到,齊明劍這個小白臉書生,骨子里還真有股子脾氣。”
李斯也不敢小看他,對他更加重視,還找了一些生病之人,讓他來診斷。
這天,李斯帶一名陴將軍過來,這人年齡不算大,身體非常強壯,可他卻是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是兩個人架著他來的。
上鏡前一透視,什么內(nèi)在的病癥都沒有。
于是,齊明劍就按醫(yī)和的醫(yī)、卜、星、相和中醫(yī)望、聞、問、切的手法,什么招都用全上了,才查到他的病源。
確診為驚嚇過度所致。
又把他扶到秦鑒之前,細查他的睡眠,果然發(fā)現(xiàn)他一直在做同一個噩夢,夢到秦王讓他自盡,讓他去找白起。
問明原因,不過是他一次偶感風寒,生病在家,耽誤了出征。盡管他請了假,可還是不放心。
感冒好了,他的心病得上了,一直懷疑秦王讓他去死。
齊明劍建議李斯帶他去見秦王,只需求秦王對他褒獎,便可消除他的心病。
李斯進后殿見秦王,剛巧秦王心情好,就允許李斯帶人進見。
秦王只是遠遠的說了一句:“沒事退下,上陣殺敵,建功晉爵,別尋他事,將軍無罪?!?p> 這一句話,激勵了他,他確定秦王并沒有讓死,只是讓他出征。
一場自己嚇自己的誤會,就這樣解開了。
這位陴將軍回去后,沒有幾天病就全好了,隨后就帶兵出征。
這讓李斯對齊明劍更加佩服。他當面夸齊明劍:“真是神醫(yī)!”
可是,齊明劍對李斯的根底,還是十分的了解,李斯和呂不韋雖然是師從同門,他們也都是曾經(jīng)當過鬼谷子的學生,但是所學方向各有不同。
其實,他們和秦王一樣,都是集百家之長的大學問家。
李斯和秦王相同,都是法家。只是李斯的老師,名氣大,是荀子。
荀子是從孔孟儒家中偏離出來的法家,還存有仁義之心,堅持報國忠君的正道。
而李斯則是擁有法家更為極端的思想,盡管李斯有很多奇思妙想,創(chuàng)造出很多的奇跡,也一保留傳下來。
可是,齊明劍還是堅信,他是一個不好交朋友的人,不敢過多的與他接近。
他的文韜武略暫且不論,就是李斯這個人,給人的印象還是十分的特別。
李斯的優(yōu)點和缺點一致的明顯,那是就過于精細標準化,誰都不放過,他心思縝密,處處以法度人,對誰都不講情面。
這本是一件好事,可齊明劍確是怕自己不懂那些說道,出現(xiàn)什么過錯,萬一自己被李斯抓到什么把柄不放,日子可就真的不好過了。
因此,他越來越怕李斯。
李斯也一個悲劇人物,他晚年因私心,犯下了彌天大罪,從而讓他晚節(jié)不保,并導致最后丟掉性命,死于他人謀害。這事齊明劍在清楚不過了。
宮廷內(nèi)部斗爭過于復雜,齊明劍深知自己這兩下子,遠不是李斯他們的對手。
更況且齊明劍知道,還有很多指鹿為馬的高手,在宮中藏身沒有露面。
自己這點小本事,一個穿越過來的學生,還是要處處小心,隨時提防才行。
真要是與他們交起手來,在他們面前,也許自己比劃不了幾下子就會掛了。
齊明劍還是有這個自知之明,知道進退取舍。
眼前能生存下來,都不是一件易之事,要想和他們過招,除非自己也去拜鬼谷子為師,從頭修煉再造,出師才有資格與他們較量。
齊明劍給自己找與不人爭的理由和借口,他心里還是明確了自己的出路。
他一心想著出宮,實在是不想?yún)⑴c內(nèi)斗。
盡管秦王絕對不允許他們內(nèi)斗,可他們心里都憋著勁兒,在秦王面前爭寵,這也是秦王心知肚明的事。
他們在秦鑒面前,表現(xiàn)都很好,一離開就相互揭短,尤其是在齊明劍面前,這讓他很是為難。
這種無中生有,無事生非的事,無法讓人判斷是非曲直。
齊明劍看到了,僅憑自己和秦鑒,根本就改變不了什么,人絕對不是,只分好人壞人這樣簡單的事。
宮廷之上,有誰敢對秦王不忠,在秦鑒面前,有誰敢想作惡之事。
只能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話又說回來,如果先事發(fā)現(xiàn)了趙高這樣的人,或都說,自己明知道,他們將來就是壞人,把他舉報殺了。
又有可能會出現(xiàn)新的趙高類型人物。
如果把他們都殺了,他們也就沒有將來,也就做不成將來的壞人。
這樣的話,從他們死前所做過的事來講,他們基本上還能算得上是一個忠心的奴才。
這樣,豈不是錯殺了好人。如果不舉報,又等于是縱容了壞人。
一時間,自己也處于矛盾的兩難境地。
寧可錯殺,絕不放過,自己也當一個大奸大惡之人。只是齊明劍覺得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一介書生,還做不了那樣的大事。
自己是學醫(yī)的,還是要把功夫,放在救死扶傷上,這才是人道主義所為,自己畢竟有現(xiàn)代人的意識,有現(xiàn)代醫(yī)學知識,到了古代,還是要做點對得起老祖宗的事吧。
能救一個算一個吧,總比殺來殺去的強,歷史自有定論,自己不過是一個親歷者,只是親身經(jīng)歷的見證,也并非是全部歷史事實。
不知怎么了,齊明代劍突然覺得很無奈,也許真的只有治病救人,才是他自己唯一一條好出路。
將來有機會,還是要出宮,到外面走走看一看。眼前,還是用心看病吧。
秦鑒診病發(fā)揮了奇效,一些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在秦鑒面前,都暴露出慢性病的根源。
經(jīng)秦王的準許,齊明劍開始在秦王府,給受過傷,或傷殘的秦軍將領診斷疾病。
大將軍王翦,第一個跑來檢查身體。齊明劍竟然在他身上,找到三個箭頭尖形狀的殘留物。
這些都是他早戰(zhàn)斗中留下的老傷,一到陰天下雨,就讓他疼痛難忍,沒有想到,這里面還真有殘留物。
氣得王翦大罵:“這都是一些刁鉆小人,設計的纖細箭尖,哪有我們秦箭頭這樣實在,要是秦箭頭,就是把人給射穿了,也不會把箭頭斷在里面了?!?p> 罵完他哈哈大笑,這也讓齊明劍看到了大將軍的英雄氣概。
盡管他們以前接觸不多,可齊明劍更了解到王翦的為人,他這圓滑勁一點也不比李斯差,要說他是鬼谷子的學生,更與讓人相信。
兵家的學問,本身就與鬼谷子的學識相近。
王翦也讓齊明劍知道了兵法家的厲害,更加確信那句話:“兵者,詭道也!”
詭計多端,老謀深算,是打不過王翦的人,常罵他的一句話。
可是王翦,他聽到了就樂,他更覺得這是在夸獎他。
難怪他能被稱之為戰(zhàn)神,加封為王師。
他的樂觀的情懷和詭異的智慧,真的超乎常人,讓齊明劍感覺,自己在他眼里,也是一個透明人了。
當齊明劍提出,給他動手術幫他取出體內(nèi)的殘留物時,他欣然接受。
于是齊明劍和秦王府的御醫(yī),一同把王翦身上殘留物取出來,這更讓人刮目相看。
“真是神醫(yī),醫(yī)和的后人,就是不簡單。”
人們對齊明劍更加的佩服,藝高人膽大,敢對王翦大將軍動刀。
齊明劍知道,如不是有這個透視秦鑒,看到真切的實物,他說什么也不敢呀。
這事讓在外行醫(yī)的醫(yī)聲知道了,他心急火燎地來到宮里,找到齊明劍,把藏在他心里的話,全盤對齊明劍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