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龐統(tǒng)到來。劉賢先將蔣琬請進來,詢問究竟。蔣琬道:“我到了江東,本欲代表將軍與孫權結盟。不想江東突然要改結盟為結親,我想這也是好事,故而隨請了江東媒人呂范一同回來見將軍?!?p> 劉賢聞言大訝,心中一動,問道:“孫權要和我結親?莫非是要把他的小妹孫尚香嫁給我么?”
蔣琬道:“將軍如何得知孫小姐的閨名?”
劉賢聞言,咳了一聲,不回答蔣琬的話,轉而對龐統(tǒng)道:“孫權欲要結親,以軍師之見,該當如何?”
龐統(tǒng)搖了搖羽扇,笑道:“將軍至今未曾婚配,能娶孫權之妹,從此兩家結親,將軍中饋有人,繼嗣有望,荊南基業(yè)將會更加安穩(wěn),此乃美事一件,自該應允?!?p> 劉賢道:“我在桂陽時,曾與樊友之妹樊玲訂了親。前者在武陵平叛時,五溪蠻精夫相煒又送了兩個女兒給我。如此,我還能與孫權結親么?”
龐統(tǒng)笑道:“蠻女只可為騰妾!至于樊友之妹么,當時既已言明為側室,那么如今將軍自娶孫權之妹為正室,有何不可?”
劉賢道:“只恐樊友心中生怨!若為結親之故,反使我內(nèi)部不穩(wěn),這卻非是我愿意看到的?!?p> 龐統(tǒng)道:“無妨!我這就修書一封,去問樊友意見。我料他必無異議,將軍自可與孫權結親。”
當下龐統(tǒng)寫信詢問樊友意見,樊友果然回復并無異議,只是提出在娶了孫權之妹后,再擇日隆重與樊玲完婚。
劉賢這才放心,于是請呂范進來相見,雙方對結親這事都無異議,很快都談攏了。但隨后呂范提出,因吳太夫人甚愛幼女,不肯遠嫁,必求劉賢到東吳完婚。
這可就讓劉賢遲疑了,回頭看向龐統(tǒng)。龐統(tǒng)當即笑道:“我家將軍虎踞荊南,又非江東的上門女婿,哪有去女方家完婚的道理?此議不妥!若江東真有誠意,我家將軍自當派出迎親使去江東,將孫小姐接到荊南完婚才是?!?p> 呂范道:“不然!我大漢以孝治國,今吳太夫人執(zhí)意要見未來姑爺,還請劉將軍屈尊往江東完婚為好?!?p> 龐統(tǒng)笑道:“你也說我大漢以孝治國,今我家將軍父母俱在零陵,將軍若要大婚,必得老父母為在場,豈能去江東?”
呂范聞言,為難地道:“你這話也極有道理!只是吳太夫人哪里,我卻也不好交待?!?p> 龐統(tǒng)聞言,想了一想,道:“我這里倒有個兩全其美之策!我家將軍爵封漢昌鄉(xiāng)侯,漢昌乃汨羅江上游,正與江東相鄰,可將完婚之地設在這里。來日請孫將軍及吳太夫人至漢昌相見,雙方皆不帶兵馬,如何?”
呂范道:“不妥,吳太夫人年事已高,如何能夠經(jīng)得起車馬勞頓?”
龐統(tǒng)道:“既然這也不行,那可就無計可施了?!?p> 呂范聞言,只得道:“我來之前,我家主公曾言凡事可與大都督周瑜商議。今既然你我兩家對完婚之地有所爭執(zhí),不如我去巴丘,與大都督商議之后,再回復劉將軍,如何?”
龐統(tǒng)道:“既如此,你可快去。我與將軍也將移駐羅縣,兩家相距不過百里,一日之間便可往來了,如此也方便談事?!?p> 于是呂范回巴丘見周瑜,述說劉賢雖同意結親,但因父母在堂,若私自往江東成婚,便是不孝,因此借故堅持不肯赴江東。
周瑜聞言,嘆了口氣,道:“如今劉賢有龐統(tǒng)為軍師,又深得荊南軍民之心,實不可欺也!眼下劉備咄咄逼人,結親之事,當速行也!劉賢不肯去江東,主公自然也不能來荊南。既然如此,可將會面之地定在兩軍交界之地的下雋。你可將此言告知劉賢,若他同意,我便修書一封,煩請主公來此一趟?!?p> 呂范訝道:“下雋?可是此地目前還在劉備麾下大將劉磐的手中啊?”
周瑜道:“你去告知劉賢,且再與他說,兩家既要相見,下雋城也該有我江東的一半。他自然知道該怎么做!”
呂范點了點頭,乘快船到達羅縣,向劉賢轉呈了周瑜之意。龐統(tǒng)聞言,當即笑道:“周都督的意思,我已知曉了。請你回復周瑜,就說我軍并無異議。”
待送走了呂范,劉賢問龐統(tǒng)道:“下雋城目前在劉磐手中,周瑜卻要我們在下雋城相會,其意莫非是要我軍出兵奪取下雋?”
龐統(tǒng)點頭道:“正是如此!周瑜氣憤劉備奪了夷陵,早想報復,只是他目前傷重,故只得借我軍之手行之罷了。不過留著劉磐在下雋,終是一大隱患,先拔除了這顆釘子也好?!?p> 劉賢道:“既如此,一切聽軍師調(diào)遣。”
于是龐統(tǒng)想了想,從巴丘大營之中調(diào)了魏延一營兩千人馬,蠻兵兩部二千人馬,合計四千大軍,又從益陽城中抽調(diào)了五架回回炮。龐統(tǒng)親自領兵,前往攻打下雋。
下雋實是小城,劉磐雖勇,但麾下只有兩千人馬,龐統(tǒng)揮軍猛攻,麾下有魏延這等猛將相助,又有回回炮逞威,不過兩日,便將城池攻破。劉磐走投無路,只得率領數(shù)百親信,乘小船順雋水而下,過長江逃往江夏去了。
龐統(tǒng)奪了下雋,當即整修城池,修葺縣衙,以待他日與孫權相會。
周瑜聞訊,一邊寫信請孫權攜帶吳太夫人及孫小妹前來,一邊命甘寧帶兵兩千,去討要下雋。
龐統(tǒng)也不悔諾,當即便將東城交付甘寧,兩軍平分下雋城池,城中用鹿角隔開,每日雞犬相聞,相互監(jiān)視。
且說劉備得知下雋被劉賢奪取,周瑜派兵隨后也進駐下雋城中的消息,頓時大驚失色,急忙派遣探子查訪,數(shù)日之后,探子將消息查實回報,劉備這才得知孫權、劉賢暗自結親的消息,一時驚得六神無主,急忙召集文武眾將商議對策。
張存道:“若是孫權、劉賢結親,兩家聯(lián)合,必對我軍不利。須得盡快從中破壞。”
劉備道:“如何破壞?”
張存想了想,道:“孫權之所以與劉賢結親,無非是我軍奪了夷陵,讓孫權覺得不安了。以我之見,莫如派遣使者去江東稟明孫權,只要孫權不與劉賢結親,便將夷陵交回,兩家從此和好如初?!?p> 劉備遲疑道:“夷陵關乎我軍日后能否奪取益州,豈能輕易送還江東?”
張存道:“荊州都未穩(wěn)定,何論益州?若孫權與劉賢結親,我軍頃刻之間便將陷入被動局面,還是先顧眼前吧?!?p> 劉備仍舊沉吟未決。就聽尹籍道:“何必要送還夷陵?他劉賢能與孫權結親,我軍又為什么不可以?主公在長坂坡時,糜夫人投井而死,前些日子,甘夫人也病亡。主公至今中饋無人,自當續(xù)弦才是。既然孫權有嫁妹之意,主公何不也遣使向孫權求親?”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就聽劉備道:“我年已半百,孫權之妹正當妙齡,如何肯嫁給我?況且劉賢與孫權已相互遣使問親,我若于此時橫插一腳,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尹籍道:“不然!所謂美女配英雄,何論年齡?主公仁德布于四海,乃真英雄也,與孫權之妹正好相配。況且劉賢與孫權此時僅在問親,又未下定聘禮,這樁婚事就不算定下,主公此時求親,時機卻是剛剛好。請主公勿要遲疑,速速遣使向孫權求親才是,遲恐生變?!?p> 劉備聞言,仍舊有些猶豫,道:“我若向孫權求親,倘若孫權不允,斷然拒絕,到時候面上恐會難看?!?p> 尹籍笑道:“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主公遣使求親,光明正大,怎會難看?若是僥幸成了,劉賢必定惱羞成怒,立馬與孫權翻臉,則主公便可趁機取事,拿下荊南。就算不成,也能給那兩家添添堵,何樂而不為?”
劉備聞言,也覺得有些道理,當下道:“既然如此,便請尹籍為使,往江東去見孫權求親?!?p> 尹籍領命,當即準備了些禮物,攜帶百余從人乘坐快船,從油江口出發(fā),往東而來。行至江夏境內(nèi)時,忽聽孫權已至州陵,尹籍當即轉道往州陵而去,正巧在城中遇到孫權。
尹籍急忙求見,分說來意。孫權聞言大訝,道:“劉皇叔也欲結親?然我家小妹已許了劉賢。不過我宗族之中,尚有幾位姊妹,便選一位嫁與劉皇叔可也?!?p> 尹籍道:“我家主公欲要求娶的,就是將軍之親妹?!?p> 孫權聞言,面色一沉,隨即想了一想,道:“我正要前往下雋與劉賢相會,既然你也想替劉備求親,那么便一道吧!到了下雋,三家也好當面分說清楚?!?p> 尹籍聞言,暗暗叫苦。當下只得隨孫權前往下雋,途中多次挑起話頭,孫權都顧左右而言他,并不與尹籍真正答話。
及至到了下雋,雙方早已在縣城百里之內(nèi)廣布哨探,大軍盡皆退在百里之外,城中只有劉賢兩千大軍,由魏延統(tǒng)領,占住城西,江東兩千大軍,由甘寧統(tǒng)領,占住城東,雙方便定在城中縣衙相會。
劉賢早等在城外,遠遠望見孫權隊伍到來,連忙迎接。卻見孫權碧眼紫髯,氣度不凡,劉賢在后世看慣了金發(fā)碧眼的歪國人,倒也并不十分驚訝,當下見禮完畢,便邀請孫權進城。
卻見孫權轉身招呼尹籍過來,當面介紹了尹籍的身份來意。
劉賢一聽,頓時驚怒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