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第一批少民自治區(qū)
當四條戰(zhàn)壕挖成的時候,羌族大頭領(lǐng)馬元釗感覺完蛋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再突圍出去,可是再次突圍,他還是帶走不走全部的羌族父老鄉(xiāng)親。上一次拋棄一部分人可以說是無意的,那這次還想上次那樣的話,那就是擺明的故意了。
一個不顧自己子民的頭領(lǐng),也沒有再被子民當成頭領(lǐng)的必要了,他會眾叛親離,還不如坐在這里等死。
可是馬元釗不服啊,他是個有夢想、有理想的男人。一個可以用一己之力聯(lián)合整個羌族的人,絕對是有幾把刷子的……
有夢想在多數(shù)時間是件好事情,可是在這時候卻并不是好事情了,因為有人再搞事情,至于搞事情的人就是徐祖輝和竇平。
為什么戰(zhàn)前硬要拉著,一百多個精挑細選的羌人入坑,帶著他們隨大部隊到處轉(zhuǎn)戰(zhàn)。
這時候就是用這些羌人,來填這個坑的時候了。
在戰(zhàn)壕的環(huán)繞下馬元釗沒有立刻突圍,此時戰(zhàn)壕已經(jīng)初步形成。三米寬兩米深,但竇平覺得不夠?qū)?,還在拓寬中,一直到第七天拓寬到五米寬兩米深,爬出戰(zhàn)壕還要面對一米高的土堆。土堆上日日夜夜都有明軍的長槍兵在守候。所以這坑是有講究的,此時坑挖的越大,將來坑的就越大。
難道明軍要抓活的,馬元釗心里嘀咕著。
對,殊不知明軍不僅抓活的,而且重點目標就是他。竇平天天命令那些俘虜來的羌族人,每天定時定點,免費在羌族寨子周圍,唱羌族民風歌曲。
場景很熟悉吧,這可是漢初張良訂的計策——四面楚歌。凡是四面楚歌之后還有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主要讓敵軍喪失在戰(zhàn)場的抵抗力。比如天天在外面吃不好,穿不好的打仗,從唐朝之后軍隊是要發(fā)薪水的,盡管很少,可是那也是天天盼望的樂趣啊。
此時羌族人啥都沒有,所以再啥都沒有的情況下,大兵是空虛的,是懷念故鄉(xiāng)的。盡管將軍對士兵不錯,盡管士兵努力克制自己不再想,可是聽到鄉(xiāng)音的士兵,鄉(xiāng)音就如同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聽完鄉(xiāng)音后,士兵再也無心戀戰(zhàn)。這是地地道道的心理戰(zhàn)。
十面埋伏更恐怖,一般八方就代表所有的方向了,可是人家張良要搞自主創(chuàng)新,又加上上下兩個方位。也就是無論你上天下地跑到那個地方,我都會伏擊你,徹徹底底的殺了你。
十面埋伏有點夸張,要真是那樣的話,楚霸王也不會逃到烏江邊上,不過是張良為自己裝逼而拿出的利器。
不過兩者合在一起真心恐怖,先摧殘你的身體,然后在你滿懷心跳,小鹿亂撞的時候。在你逃跑的各個路口等著你送上門來找砍。就像曹操敗走華容道一樣的心情,好不容易大笑兩下排解悲傷的心情,卻引來了取他頭顱的大刀。怎一個慘字了得。
不過這一次竇平只用四面楚歌,他聽從莫然的最高指示,抓活的。馬元釗是川北羌人的頭領(lǐng),在羌人心里有著崇高的地位,能拉取他投降才是硬道理,巴蜀地區(qū)是莫然第一批試行科普漢語的地方,到時候莫然要改變這里的語言和文字,只要一旦成功,巴蜀地區(qū)永久就是漢人的不動產(chǎn)。
民族和民族之間的隔閡是什么,無非就是語言不通,文字不通唄。沒有這些隔閡,打破頭,該是一家人還是分不掉家的。
天天晚上羌歌定時定點的響起來,天晚羌寨里的人定時定點的哭起來。本身就吃不飽,還想家怎么活阿。
想逃出去回家好好種田,明軍已經(jīng)挖好坑了。想逃出去先想著怎么跳過寨門前的坑吧,獨自逃出去后又要面對族人的質(zhì)疑。硬拼吧人家巴不得呢,人數(shù)比你人數(shù)多,戰(zhàn)斗力比你戰(zhàn)斗力強。硬生生的困死在這里……所以只有全體投降一個路子可以走。
圍困半個月后馬元釗畢竟是少民,巴蜀地區(qū)少年很純樸的,玩?zhèn)€心機都沒有漢人放的開。
所以他勸所有的族人投降吧,自己實在是不好意思去丟人現(xiàn)眼,想找個不起眼的地方吊死算了,可是被熱心的手下救了,大家認為大頭領(lǐng)那么愛護他們,他們更應該加倍回報。便綁了馬元釗,讓他再沒辦法想不開,羌族人抬著五花大綁馬元釗投降了。
莫然親自解綁,好在馬元釗是懂漢語的,莫然也沒有找田穎翻譯官,自己動嘴對他許諾下福利,確定下關(guān)心巴蜀人民民生工程,馬元釗被這個普普通通的莫然帝給收服了。
當莫然回到長江南岸,召開了少民的集體會議,土家族代表唐阿蘭和覃波,瑤族代表田靈,苗族代表仡盧可莫,還有羌族代表馬元釗都出席了這次會議,會議因地制宜把川東、川北、湖廣行省西部劃成三大區(qū)域。
每個區(qū)域各管轄二十個城鎮(zhèn),主要是湖廣西苗族自治區(qū),仡盧可莫任區(qū)長,田穎任副區(qū)長。
川東土家族和瑤族自治區(qū),唐阿蘭任區(qū)長,覃波任副區(qū)長。
川北羌族和土家族自治區(qū),馬元釗任區(qū)長,田靈任副區(qū)長。
田靈和田穎同時擔任三個區(qū)的漢語支教部的部長,莫然吩咐鄭玉和耿璿親自來建校舍。
校舍建好后,每個人都有三個月的免費培訓的福利。只要學會漢語,并用漢語做日常用語,每個人都可以到山下領(lǐng)五畝田地,而且二十年內(nèi)稅收只要一半。
深山里居住的少民,還是不要任何稅收的,不過要是也用漢語,作為日常用語說話的人,也可以每年的五月和十月,到附近的六十個城鎮(zhèn)領(lǐng)取糧食五十斤,這是朝廷對用漢語的獎勵。
唐阿蘭也沒閑著,莫然任命她去江北做副校長,莫然準備在這里建立一個軍校,培養(yǎng)士兵山地作戰(zhàn)的。他的軍中就是沒有考慮到山地野戰(zhàn)軍和海軍兩個軍系,如今這里條件那么好,莫然是不會浪費的,一方面可以更快的讓少民漢化,精良化。另一方面就是削弱地方的力量,增加中央的控制能力……
做完這些莫然還不夠,在徐祖輝和田靈的支持下,莫然讓三大區(qū)的民族互相摻雜著生活,六十個城鎮(zhèn)做成了大群居小聚居的模式。各民族互相監(jiān)督漢化著,基本上一個村寨一個民族。本身內(nèi)部溝通沒問題,但想進個城買個菜,只能用蹩腳的漢語溝通,時間久了,漢語就在這里成為了母語,不出十年莫然就可以讓這里都是漢人……
忙完上述的一切,又是一個月過去了,從來的時候莫然元年三月中旬,到現(xiàn)在是莫然元年八月初旬了,莫然說什么也要走了,不顧唐阿蘭一行人的挽留。
帶著八千多大明西征軍,走上回京師的路上,爭取在八月十五前回到應天府過個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