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本官待會就上書一封,向吏部舉薦,看看那什么華亭縣還有沒有什么空缺,給你安排個位置?!?p> 方逢時說完,便和王崇古并肩前行,邊走邊看著手中的煙袋鍋子。
“大人……”王法還沒有回過神來,等他完全想通了白白錯失一個正六品的官職后,對方早已走得沒影了。
原本想要追上去解釋一下,王法又止住了步伐,畢竟現(xiàn)在反悔有些不好,并且對方也說了,會給自己在家鄉(xiāng)安排一個職位,能在家鄉(xiāng)做官,肯定要比在外好很多,如此,王法便在心里安慰自己。
王崇古和方逢時二人心情大好,依依不舍的收起煙袋鍋子,一同來到安置把漢那吉的住所,一頓噓寒問暖,將之好好安撫下來。
緊接著,二人又連夜上書,向朝廷稟報此事,言明事情經(jīng)過,又上書三策,將自己二人與王法的主意全都寫上去,請朝廷定奪。
“俺答汗在塞外橫行數(shù)十年,威震各部,侵擾邊關(guān),惹得天怒人怨,眾叛親離,現(xiàn)在把漢那吉不遠千里來降,應(yīng)該給他住宅,授予官職,使其衣食豐盈,安頓人心,并且嚴禁出入,防備他們內(nèi)外串聯(lián)?!?p> “如果俺答汗來到邊境索取把漢那吉,就與他交易,責令他將趙全等逆賊綁縛送來,遣返被俘虜?shù)娜丝冢缓髮褲h那吉依禮遣返,此為上策?!?p> “如果俺答汗兇暴傲慢,準備興兵動武,不理睬勸諭,就告知對方將要把他們處以極刑,令他們屈服。俺答汗盼望他們活著回去,必然害怕我們處死他們,如此便讓他們的戰(zhàn)意被抑制,神情沮喪,不敢大肆逞強,此為中策?!?p> “如果俺答汗放棄索取把漢那吉,我們就對他從厚優(yōu)待,與他培養(yǎng)恩情與信任,然后密謀讓他的部下陸續(xù)來降,將他們都安置在塞下,指派把漢那吉統(tǒng)轄,等到以后俺答汗去世,他的兒子辛愛必然統(tǒng)帥部屬,到時候給把漢那吉加封名號,命令他收集余部,自成一體。到時候兩部必然相互僵持征戰(zhàn),這兩者對我們都有好處,到時候我們可以得漁翁之利,休養(yǎng)生息,此為下策?!?p> 這三條策略,全都是接受把漢那吉受降的意見,然而朝中卻有很多人持有不同意見。
奏章呈上去之后,王崇古二人沒想到朝廷內(nèi)部頓時炸開了鍋,對于把漢那吉來降,自然都是喜聞樂見的,但是對于如何處置他,朝廷內(nèi)分成了完全不同的兩派。
內(nèi)閣高拱張居正二人原本因為政見相似,所以成了親密戰(zhàn)友,雖說后來因為徐階的事情而心生芥蒂,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能夠通力合作,便大力支持受降。
而御史饒仁侃,武尚賢,葉夢熊等人則懷疑敵情叵測,不支持受降,而是想要直接講把漢那吉處決,而持有這種意見的人占據(jù)了上風。
緊接著,葉夢熊又再次上書,引用宋朝受降郭藥師,張鈺的事情做借鑒,朝中之人更加支持此法,因為當年宋朝也是面臨現(xiàn)在差不多的情形,接受了那二人歸降,又給他們封地。
做為遼國出身的大將,降了宋朝以后,沒想到這二人后又降了金,引著金兵攻宋。
有了這個鮮活的例子,葉夢熊等人的反對意見越來越為朝廷所接受。
高拱和張居正二人雖然大權(quán)在握,但是輿論的方向并不在自己這里,只好使出慣用的手段,將反對派的頭目葉夢熊罷黜,連降兩級,調(diào)出京城,來平息反對意見。
緊接著,他們又授予把漢那吉指揮使的官職,賞賜一身官服,當成掌上明珠仔細呵護起來。
正因為有了高拱和張居正這兩個深明大義,而又喜歡耍小手段的人的堅持,才促成了隆慶和議,緊接著又是俺答封貢,招撫河套,結(jié)束了邊境上的百年戰(zhàn)亂。
不過這些事情王法并不知道,王崇古二人那封奏章在朝中引起的劇烈震動,他也不知道,只是天天在大同等著消息。
關(guān)于將王法調(diào)回家鄉(xiāng)的奏章,也早已經(jīng)被王崇古發(fā)往京城,雖然和把漢那吉歸降的事情是一同到達,但是兩件事情比起來,卻有著天差地別。
朝廷的大佬都在激烈的討論是否受降的時候,吏部的人卻在無聊的曬著太陽,一個小小的軍卒調(diào)遷,實在讓人提不起胃口。
更何況此時原是隸屬兵部,剛從賤籍升到軍籍,立刻又要改回貫籍,這其中的跨度著實有些大,在這個文武兩道各自看對方都不順眼的時代,吏部的人更懶得對此事上心。
直到歸降之爭塵埃落定之后,王崇古和方逢時的意見被采納,接受把漢那吉歸降,并處以厚待,吏部才看在風頭正勁的方逢時的面子上,從灰塵里找出了此事。
這么小的事情,吏部尚書是肯定不會親自出手的,只是簡單的交代給了吏部侍郎,吏部侍郎也看不上,隨手扔給兩個吏部郎中。
“給他在松江府找個空缺?”松江府雖然位于江南富庶之地,但是地盤比較小,只有華亭縣和上??h,地小人少,原本就沒有什么多余的職位。
吏部郎中雖說也是正四品的朝廷大員,看不上這等小事,但是這是上頭親自交代下來,不得不絞盡腦汁想辦法。
“是啊,按照上頭的說法,給他弄個從七品或者正八品的小官做做就行了,但是這一府之內(nèi)實在太小,哪有什么多余的職位?!?p> “我也頭疼啊,前段時間海瑞在松江府搞那一檔子事,弄得朝廷派了不少人過去,現(xiàn)在事情了解了,這些人還等著安置呢,唉!”
“是啊,怎么都要去松江府,你隨便去別的府,都可以找出空缺??!”
兩個郎中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起來,都在為找位置犯愁,忽然,一個郎中眼神一亮,說道:“既然這么多人都在等著松江府的位置,咱們何不變出些位置只給他們?如此一來,即可以解決這些煩心的事,又不用麻煩原本的官員調(diào)遷之事,豈不是一舉兩得?”
“變出位置?怎么變?”聽起來是個絕妙的主意,但是怎么變,卻聽得另一人一頭霧水。
先說話的郎中哈哈一笑,側(cè)身過去,將自己的想法輕聲說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