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花重芙蓉城

第42章 臉面

花重芙蓉城 段無我 2056 2020-04-30 14:10:00

  一個侍衛(wèi)也敢隨意發(fā)罵,宋使陶谷因此而震驚,他仍記掛著適才一幕,緊盯著那個侍衛(wèi):“請問國主身邊的那位是?”

  皇上一清嗓子,介紹道:“大蜀侍衛(wèi)司都統(tǒng),張行孜?!?p>  宋使陶谷緊緊盯著張行孜,沉聲道:“侍衛(wèi)司都統(tǒng)!那想必功夫一定了得,不如趁慧妃還未到來,請張都統(tǒng)一展身手,就讓……”

  “就讓我來與張都統(tǒng)比試!”宋使陶谷話還未說完,大理使者那方突然蹦出個人來,叫喊道。

  叫喊之人,正是大理國使者所領(lǐng)護衛(wèi),乍然看上去面目清朗,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子。

  宋使陶谷嗤聲道:“既然是我方提出,還是讓我方護衛(wèi)來吧?!闭f著側(cè)目身后,一名隨從護衛(wèi)走上前來。

  皇上非??蜌獾氐溃骸八问固嶙h在先,請大理國護衛(wèi)暫且回座?!?p>  走上來的宋國護衛(wèi),身材粗橫,下巴一條深刻的刀疤,像是沖馳沙場留下的,一看就是貨真價實的武士;大理護衛(wèi)年紀輕、有氣魄,但身板體型卻遠不如他,站在他面前,有些小巫見大巫的感覺。

  由此看來,于理、于情都該由宋國護衛(wèi)上了。

  而皇上有意點名,其實更為重要的,是想借此滅一滅宋方的囂張氣焰。

  大理護衛(wèi)左右望了望,面露喪氣之色,不太情愿地退了回去。

  宋國護衛(wèi)是何身份,宋使并未作介紹。實打?qū)嵉卣f,能隨從使者出使一國的,往往都是本國高手,宋使那么有底氣,也必定不是一般的護衛(wèi)。

  張行孜早看宋使不慣,當下宋使主動邀戰(zhàn),卻不敢掉以輕心。

  此時,參與比試的雙方,他與宋國護衛(wèi),均已走到了殿中。

  寶劍出鞘,比試開始。

  頃刻間天旋地轉(zhuǎn),劍聲如雷,只見八方人影撲閃,滿殿火花,已然分不清誰是誰,人影過處,鋒刃刮起陣風(fēng),竟掀起丈余外座上賓客的袖擺。

  龍騰鳳舞般的比試,讓寬大的會同殿,頓時顯得有些促狹。

  梁守珍見狀,趕緊招來十名侍衛(wèi),擋在皇上寶座之前,以防不測。

  按常規(guī),比試前二十招,常人都會進行初探,以掌握對方出招套路,招式深淺,達到一定知己知彼,而當下兩人的比試,卻并無丁點花哨之處,彷佛在劍出鞘那一刻即進入高峰。

  顯然雙方已經(jīng)全力以赴,而觀者,無論御座上的皇上,還是座下使者,席間侍女,包括新入場的侍衛(wèi)們,都因震撼而嘆為觀止。

  觀者暗嘆之際,比試畫面定格在一瞬——殿上兩人巋然不動,張行孜的劍,劍鋒直指對方心口,已經(jīng)刺破外衣,再往前絲毫,必見血光;宋方護衛(wèi)的劍,正搭在張行孜肩上,穿破外層袍衫,劍是朝頸項部位去的,只是離脖子尚有一寸。

  如此畫面,即使武學(xué)外行,也不難看出——孰勝,孰敗。

  結(jié)果明了,張行孜收回劍,拱手道了聲:“承讓!”回到先前侍立之處。

  宋方護衛(wèi)表情落寞,夾雜難以置信之樣,低垂下頭,一聲不吭地退回原處。

  “精彩!過癮!”第一個拍手稱快的,居然是大理國的那個護衛(wèi)。

  那個大理護衛(wèi)總愛出風(fēng)頭,看似不太守規(guī)矩,但畢竟是友國客人,也并非什么出格的言論,眾人被他吸引而來的目光只是在他那方一掃過后,就不再理睬。

  皇上自然也掩不住喜悅,高興問道:“宋國貴使,此番比試,滿意否?”

  宋方落敗雖不算難堪,但畢竟是敗了,而比試又是宋方提出的,有些自取其辱的味道。

  宋使陶谷臉上掛不住彩,只得咽了口氣,含含糊糊道:“高手過招……自是好看?!?p>  不唯在場大蜀國人,眾使者也早看宋使不順眼,當下他們都望向比試勝者,皇上身側(cè)昂首岳立之人。

  南唐使者贊道:“蜀國擁有如此虎將,還何愁境內(nèi)不安,何懼外敵侵擾!”

  “誠然!”北漢使者接話,意有所指地道,“若提兵出擊敵國,定會嚇破敵人心魄??!”

  此際,費蓉兒已在梁守珍奉迎下,來到了大殿之外。

  當她步入殿門時,她的仙姿玉貌,立即引來殿內(nèi)人的注目,她步姿輕巧地從殿門走上殿堂,這一過程當中,所有使者們,也跟所有初次見到她的人一樣,都丟了魂似的,癡癡地望著她。

  良久,皇上問道:“陶谷,你不是要拜見慧妃嗎?”

  宋使陶谷忽然醒悟過來,大步跨到殿中央,行拜見之禮。

  其他使者也跟隨效仿著,紛紛向費蓉兒拜見。

  皇上對費蓉兒道:“宋使剛才有說,想要聽你奏曲。”

  費蓉兒面色平靜,向使者答道:“我曲藝并不太好,還因此鬧過笑話。自從入宮以來,已經(jīng)決定放棄此好,不再觸碰任何樂器之類的東西了。貴使好聽曲子,可召教坊藝人來。”

  兩日前,皇上駕臨蒼鸞宮,一時興起想聽她奏曲,她竟沒有答應(yīng),還說以后也不會奏曲,皇上問及緣由,她卻沉默不語,采蕭替她解釋說,慧妃不喜被人喚作教坊女子。大約這個理由極具說服力,皇上接受了這個解釋。

  如今她再次提及此事,不僅是再向皇上,也向?qū)m內(nèi)外所有人,表明她的想法和態(tài)度。

  而這其中的深意,能夠真正理解的,恰恰只有張行孜一人,不再奏曲,不再吹笛,跟他自己的痛楚何等相似。

  當然她的這句話,并非講給他聽的。自從他拒絕帶她遠走,她即銜恨在心,決意與他劃清界限,她現(xiàn)在的心中,是一絲一毫也不想理會他。

  她取過銀盤上的一杯酒來:“濁酒一杯,向諸位賠罪?!碧嵝溲诿骘嬒铝四潜?,一連串動作極是優(yōu)美。

  諸國使者們連忙回禮:“不敢!不敢!”

  慧妃不僅容貌美麗,而且話語溫婉,沒有那種高高在上、讓人可望不可及的感覺。

  于是接著,殿堂之下便不斷傳來,不乏溢美之詞的贊嘆。

  “能見慧妃一面,真是三生有幸?!?p>  “朝上有勇將,后宮有賢妃,實乃陛下洪福?!?p>  文辭最為華麗的,當屬南平使者之語,他贊道:“來路望蜀山之雄壯,觀江河之奔流,賞草木之秀美,終仰慧妃之仙姿而慨然衷心,慧妃實乃天神也。”

  眾國使者們賣力的贊嘆,讓皇上臉上大放光彩,只見他連連為使者們賞酒,一場宴會進行得熱鬧無比。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