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是北地邊關的重鎮(zhèn),戰(zhàn)國時期,這里曾經(jīng)是燕國的都城。
漢朝時期,為防御草原部落的騎兵騷擾,朝庭設置幽州郡,治所就在薊城,如今,幽州牧劉虞也將治所設在此地。
嚴格來說,公孫瓚還是劉虞的手下,張舉、張純叛亂時,二人一文一武,曾經(jīng)通力合作,為平定北地之亂立下大功。
只是,世事無常。隨著漢室朝庭日漸的衰落,作為一員手握兵權(quán)的邊軍高級將領,公孫瓚對劉虞這個頂頭上司,是越來越不放眼里。
公孫瓚此人,對外作戰(zhàn)非常勇猛,每戰(zhàn)必身先士卒,因戰(zhàn)功卓著而屢屢受到朝庭的提拔。不過,他對內(nèi)卻是橫征暴斂,嗜血好殺。他治下的百姓、士紳每每在劉虞面前哭訴公孫瓚的暴行。而公孫瓚對劉虞的告戒和斥責,全都置之不理,由此,兩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形同水火。
。。。
劉旭帶領部屬趕到薊城時,已是三日后的正午時分。在薊城城外,幾支抽掉過來的郡兵部隊,正亂糟糟地在城外搭著帳篷。
劉旭見了不覺地大搖其頭,帶著這樣的部隊去打公孫瓚,怎么能贏?這不是去送死嘛。
劉旭讓李義帶領部隊在薊城數(shù)里地外單獨覓地扎營,自己則帶著李誠、石方、鮮于亮和一隊少年士卒策馬奔向城門。
見到劉旭他們過來,從城門里迎出來一位中年武將,此人乃是劉旭在幽州為數(shù)不多的老熟人——劉虞的心腹將領張瓚。
劉旭翻身下馬沖著張瓚拱手道:“張將軍,今日怎么是您在此把守城門?”
張瓚上前給劉旭施禮,隨后訕笑道:“二公子,只因前些日子醉酒誤事,被太尉杖責了二十板子,發(fā)配過來看守城門?!?p> “無妨,等太尉氣消了,我給你討個情便是。”劉旭笑著安慰道。
“多謝!”
“張將軍,城外那些郡兵,就這么亂糟糟的,也沒人出城去管管嗎?”
張瓚不屑地道:“那些都是爛芋充數(shù)的廢物,真要打起來,還得靠咱們兄弟幾個帶的部曲才行。不過,公子帶來的這些士卒,可都是精銳!”
“張大哥過獎了,他們只是在戰(zhàn)場上多廝殺過幾回罷了?!?p> “二公子說的極是,精兵還是打出來。”
…
二人正說著話,就見從城里駛出來一隊車駕,幾十個道士打扮的青年男女護衛(wèi)著一輛精致的馬車緩緩而來,為首的一名侍衛(wèi)打扮的騎士在路過城門口時,隨手扔給看守城門的軍官一只皮口袋,然后領著車駕揚長而去。
劉旭皺著眉頭問道:“這些都是什么人,怎么如此的張揚,守門的士卒也不查問一番就這樣放出城去?”
張瓚尷尬地笑笑道:“公子有所不知,那些都是趙別駕府里的人,馬車里坐著的是別駕大人的姐姐趙真人,此女乃是得道的仙姑,在城外建有一座道觀,時常向受眾普教道家教義,很受四方百姓的愛戴,太尉大人對他們姐弟很是看重?!?p> 劉旭聞聽又是一陣的無語,這分明就是他家老爺子想假借著道教的名頭來糊弄老百姓,讓他們安份守己,不要跟著別人造反生事。
張瓚在城門內(nèi)停下腳步道:“公子,瓚職責在身,不能陪同公子,我讓人帶著公子先去中軍帥堂應個卯,等日后有暇時再與公子細談。”
“多謝!”劉旭朝張瓚拱手致謝,抬手叫過來一名士卒,吩咐道:“你去軍營中,讓李義將軍派人取十壇好酒送與張瓚將軍?!?p> 那名侍衛(wèi)領令飛馬向城外軍營駐地那邊奔去。
張瓚聞之,興奮地朝劉旭拱手道:“多謝公子!瓚愧領了?!?p> 。。。
告辭了張瓚,劉旭讓鮮于亮先回府與家人團聚,明日直接回城外的軍營里報到。
等鮮于亮走后,劉旭帶著二小和一眾少年,在張瓚的親兵引領下,直奔劉虞的帥堂。
畢竟在此呆了二年多的時間,即使沒人帶領,劉旭也能找到劉虞的帥堂。他帶著兩個好奇寶寶似的李誠和石方,很快就趕到帥府,眾人在府門外的石階前悉數(shù)下馬,劉旭先將張瓚的親兵打發(fā)回去,又吩咐兩員小將領著士卒在外面等候。然后獨自一人邁步上了帥府門前的臺階,剛走了幾步,就看見幾名士卒押著一名文士打扮的官員走了出來。那名官員邊走邊喊:“太尉大人,若不聽緒言,早晚必敗矣!”
劉旭皺皺眉,心道:“這是哪個傻蛋,怎么能在臨戰(zhàn)之前如此叫嚷,真是悔氣!”
那人見到劉旭,仔細瞅了兩眼,立刻沖他叫道:“對面可是二公子,二公子,可否聽某一言?!?p> 劉旭伸手阻止了幾名押送的士卒對那名文官的推搡,開口問道:“先生是何人?因為何事若怒了太尉?”
“某乃是太尉府里的從事程緒,因向太尉進言不可興兵討伐公孫瓚將軍,故而惹怒了太尉大人。二公子,今強鄰袁紹在側(cè),西域胡人又虎視耽耽,太尉與公孫將軍本當應聯(lián)手自保,怎可與之自相殘殺。公孫瓚將軍,雖有小錯,但罪不至死。太尉可以兵勢威之,但不可輕易伐之。若與之戰(zhàn),勝則自斷一臂,敗則萬事皆休??商静宦犇持P言,如之乃何。緒肯求二公子能向太尉進言,若能罷兵,則緒雖死無憾矣!”
劉旭:“程先生,讓太尉聯(lián)合公孫瓚,這個想法雖然很好,若公孫將軍對太尉能有半分的恭敬之心,此計當然可行??扇缃窆珜O瓚日漸驕橫,與太尉早已是離心離德,今日若不圖之,早晚必為其所害。更何況,今太尉心意已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矣?!?p> 程緒怒斥道:“鼠目寸光,某羞與汝再言,但求速死!”
劉旭心里暗罵道:“這尼瑪,難怪老頭子要砍死你,現(xiàn)在就連我都想要打你的屁股。”
他對那幾名押解的士卒道:“程先生乃是智謀之士,殺之可惜,你等且留步,我這就進去向太尉求情?!?p> 一名帶頭的侍衛(wèi)為難地道:“二公子,剛才太尉可是下令,立斬不赦?!?p> “休得多言,讓你等,你等著便是,太尉若要怪罪,萬事有我擔待。說完,劉旭將李誠、石方叫過來,吩咐道:“你二人在此守著,不得讓人加害程先生。”
“諾!”
“某不用汝救,但求速死?!背叹w沖著劉旭的背影大聲叫道。
劉旭也不理他,走上臺階,讓人進去通報。
等了一會兒,就聽見里面有人叫道:“傳牙門將劉旭進見?!?p> 劉旭邁步走進寬敞的大廳,就見劉虞黑著臉坐在堂上,兩旁站著十幾名身穿寬帶官袍的幽州文武官員,整個大廳里的氣氛顯得非常的壓抑。
劉旭上前施禮道:“末將劉旭拜見太尉大人?!?p> 劉虞也是很久都沒再見到這個小兒子,如今咋一見面,方才郁悶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臉色也略微好看了一些,他抬手道:“起來回話,”
“諾!”
劉旭站直身體,繼續(xù)道:“太尉大人,末將剛才進來時,看到程從事被士卒綁了要拖出去斬首,不知他所犯何罪?”
劉虞皺眉道:“程緒自視才高,先對本帥征討公孫瓚這個逆賊心存不滿,復又詛咒我大軍此戰(zhàn)不利,本帥只得殺之,以明軍紀?!?p> 劉旭勸道:“太尉,末將嘗聞,未戰(zhàn)而先斬大將者,與軍不利。今程從事雖不是大將,卻也是薄有才名,他雖不通時務,到也是對太尉一片忠心,太尉若是殺之,豈非落個害賢之名。今末將欲請命為大軍的先鋒,帶領本部五千人馬前往方城,討伐公孫逆賊,太尉何不令程緒在末將的帳下效力,帶罪立功如何?”
劉虞此時被程緒激起的火氣已經(jīng)消了一大半,見兒子求請,有心答應,又覺得這樣面子上有點過不去。
旁邊的眾文武都是人精,見此情景,立刻七嘴八舌地上前齊聲道:“請?zhí)痉ㄍ忾_恩,饒恕程緒的死罪?!?p> 劉虞見有了臺階可下,立刻抬手道:“諸位請起,本帥看在眾人求情的面子上,就饒他一命,為明軍紀,改斬首為杖責三十軍棍?!?p> 劉旭見求情獲許,立刻隨著眾人退下去,在武將的這邊,找個末尾的位置站了過去。
…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wèi)進來稟告道:“啟稟太尉,從事公孫紀昨天夜里攜家小潛逃出城?!?p> 大廳之中頓時安靜得落葉可聞。劉旭聞言不由得心里一陣的蒙逼,這還未開戰(zhàn),老頭子的隨身秘書怎么一個個都出事了,這仗還怎么打啊!
就聽見文官那邊有人出列道:“太尉,那公孫紀與公孫瓚乃是同宗,二人素來交好,此刻,他必定是攜家小向公孫瓚通風報信去了。”
劉虞面孔漲得通紅,他一拍桌案道:“張逸聽令!”
一員黑臉短髯的武將出列道:“末將在?!?p> “命你帶人給我出城去追,若尋得公孫紀,可就地格殺!”
“諾!”
“鮮于銀聽令!”
一員長得和鮮于輔容貌相似的武將出列道:“末將在?!?p> “命你統(tǒng)帥本部一萬人馬為大軍的先鋒,三日后的辰時三刻按時出兵,直取方城,不得有誤?!?p> “諾!”
“齊周聽令?!?p> “屬下在?!?p> “命你駐守薊城,集結(jié)整頓各地的郡兵,為大軍籌備糧草,軍械,提供后援?!?p> “諾!”
“閻柔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所部一萬人馬負責押運大軍的糧草、輜重。”
“諾!”
“劉旭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領所部五千人馬,三日后跟隨本帥的中軍一同出發(fā)?!?p> “諾!”劉旭上前接過令箭,然后請求道:“太尉,末將請求將從事程緒派給末將,讓他隨軍帶罪立功?!?p> “準!”劉虞很干脆地同意了他的請求,他對這個從事程緒早就膩歪了,既然兒子愿意接手,那就讓他去兒子那里禍禍去吧!他也正好眼不見心不煩。
最后,劉虞站起來道:“諸位,三日之后的正午時分,本帥將親自統(tǒng)領六萬大軍,前去捉拿公孫瓚這個逆賊,諸位須與本帥一同前往,不得有違。”
“諾!”眾人齊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