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西游之悟凈傳

第四十四章:唐僧收猴王,鷹愁澗遇龍

西游之悟凈傳 南陽野人 2209 2019-01-09 23:05:14

  話說那取經(jīng)人唐僧方離開大唐境內(nèi)就遭遇了第一難,脫遇猛虎,險些做了倀鬼。

  幸得鎮(zhèn)山太保劉伯欽危機之間救了唐三藏,又一路護送。

  唐三藏心中驚慌,方策馬緩行,忽聞得叫聲“師父來也!”

  劉伯欽的眾家僮道:“是他,是他!必是那山腳下石匣中老猿!”

  唐三藏驚問:“是什么老猿?”鎮(zhèn)山太保方道出詳情。

  原來兩界山原名五行山,后因我唐王派大軍征西定國,方有此名。

  據(jù)先年老人家傳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山下自有土神監(jiān)押,教他饑餐鐵丸,渴飲銅汁。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昔到今,竟凍餓不死?!?p>  “這神猴雖有本事,卻出不來身,長老莫怕,我們前去看來?!碧0参康?。

  三藏只得跟隨而行。

  不數(shù)里,只見那石匣之間,果有一猴,露著頭,伸著手,亂招手道:“師父,你怎么此時才來?來得好,來得好!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唐近前細看,見得那老猿——

  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fā)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還喜得眼睛轉(zhuǎn)動,喉舌聲和。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那。

  真是殊為可憐也!

  “你為何叫我?guī)煾??”“那你可是東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經(jīng)去的么?”

  “正是。”“我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只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壓于此處。前者有個觀音菩薩,領(lǐng)佛旨意,上東土尋取經(jīng)人。她說會救我一救,勸我再莫行兇,歸依佛法,盡殷勤保護取經(jīng)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還我自由身。故此俺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我愿保你取經(jīng),與你做個徒弟?!?p>  五百年的歲月蹉跎,早讓大圣沒來昔日傲氣。

  “汝有此善心,又蒙菩薩教誨,愿入沙門,貧僧自當(dāng)應(yīng)諾?!碧迫芈勓裕瑵M心歡喜之余,又憂慮道:可惜我又沒斧鑿,如何救得你出?”

  “不用斧鑿,你但肯救我,我自出來也?!?p>  “這山頂上有佛如來佛祖的金字符印發(fā)帖。只需上山去將帖兒揭起,我就出來了?!?p>  三藏聞言,回頭辭了劉伯欽道:“太保啊,多謝相送,我這便上山走一遭。”

  劉伯欽道:“圣僧緣法到來,某自去也!”轉(zhuǎn)身呼喚家僮,牽了馬匹徑自離去。

  唐三藏,復(fù)上高山,攀藤附葛,良久后終行到那極巔之處,方有閑暇尋找發(fā)帖。

  果然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有塊四方大石,石上貼著一封印,卻是“唵(ōng)嘛(m?。┠兀╪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六個金字。

  法旨印在峭壁上,懸空三丈,等閑難以近身。

  三藏近前跪下,朝石頭,看著金字,拜了幾拜,望西禱祝道:“弟子陳玄奘,特奉旨意求經(jīng),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證靈山。若無徒弟之分,此輩是個兇頑怪物,哄賺弟子,不成吉慶,便揭不得起?!弊AT,又拜。

  唐三藏下拜之時,他頂上有個金色六翅蟬影浮現(xiàn),無數(shù)佛門經(jīng)文流轉(zhuǎn),點點燦金佛芒揮灑,卍字符文閃耀,同那佛祖法旨交輝相應(yīng)。

  佛光一起,唐三藏身上升起股超脫之氣,他整個人雖跪在地上叩拜佛旨,但氣質(zhì)卻再不似凡俗,反而像廟宇中的菩薩,光明普度,祥和自然。

  “嗡——”法印六個金字輕輕抖動,化作道符文鐫刻在六翅金蟬三對翅膀上。

  只聞得一陣香風(fēng),那壓帖兒自動飛在空中,有個聲音叫道:“吾乃監(jiān)押大圣者。今日他的難滿,吾等回見如來,復(fù)命去也?!睂Υ迫氐膽B(tài)度確是恭敬無比。

  唐三藏起身,整個氣質(zhì)有自主收攏于無形,重新化作凡人模樣。”

  “師父,你請走開些,我好出來,莫驚了你。”那猴歡喜叫道。

  “駕!”三藏下了山,縱馬疾馳。

  狂奔了五七里遠近,又聽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

  三藏又行了許遠,只聞得一聲響亮,真?zhèn)€是地裂山崩。

  唐三藏驚懼看去,只見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馬前,赤淋淋跪下,道聲:“師父,我出來也!”對三藏拜了四拜,急起身,護持左右。

  神猴這模樣實有好心,真?zhèn)€象沙門中的人物!

  唐三藏喜道:“徒弟啊,你姓什么?”

  猴王道:“我姓孫?!?p>  三藏道:“我與你起個法名,卻好呼喚?!焙锿醯溃骸安粍趲煾甘⒁?,我原有個法名,叫做孫悟空?!?p>  “正合我們的宗派。你這個模樣,就象那小頭陀一般,我再與你起個混名,稱為行者,好么?”

  孫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時又稱為孫行者。

  師徒二人就此上路。

  孫悟空護送唐僧西進,行經(jīng)數(shù)日,正是那臘月寒天,朔風(fēng)凜凜,滑凍凌凌,去的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迭嶺層巒險峻山。唐三藏在馬上,遙聞唿喇喇水聲聒耳,回頭叫:“悟空,是那里水響?”

  孫行者道:“我記得此處叫做蛇盤山鷹愁澗,想必是澗里水響。”說不了,馬到澗邊,三藏勒韁觀看,但見——

  涓涓寒脈穿云過,湛湛清波映日紅。聲搖夜雨聞幽谷,彩發(fā)朝霞眩太空。

  千仞浪飛噴碎玉,一泓水響吼清風(fēng)。流歸萬頃煙波去,鷗鷺相忘沒釣逢。

  正然看處,只見那澗當(dāng)中響一聲,鉆出一條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咬向長老。

  凡馬哪受的龍威?

  四蹄發(fā)軟,只把唐三藏摔下馬來。慌得個行者丟了行李,把師父接住,回頭便走。

  那條龍趕不上行者神速,就把唐僧的白馬連鞍轡一口吞下肚去,這才滿意后伏水潛蹤離去。

  行者把師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止存得一擔(dān)行李,只得無奈道:“師父,那孽龍也不見蹤影,只是將馬給吃了?!?p>  唐三藏道:“徒弟啊,沒有馬這可怎行?”

  “放心,放心,我去去就來。”孫悟空大怒,他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那是本事不濟,如今竟然連個小小孽龍都敢欺到頭上來了?

  身形一縱,就來到半空,手一晃,靈寶如意金箍棒便現(xiàn)在手中,使出那翻江攪海的神通,把一條鷹愁陡澗徹底澄清的水,攪得似那九曲黃河泛漲的波。

  正是: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大圣歡呼展神力,五百年后又重來。

  “還我馬來,饒你不死,還我馬來,饒你不死!“行者大叫,只待那白龍出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