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鳴踱到窗邊,推開窗戶,負手望天:“只是,現(xiàn)如今,皇上與太后之爭斗愈發(fā)激烈,作為太后娘家的晏家,又如何能安了?”
望著父親清雋修長的背影,甚至背影中都透出深深的憂慮,晏長青沉默。自祖父去世,或者更久以前,皇帝手握權柄,漸漸擺脫對晏家的依賴,并開始多方打壓。父親便以一己之力,苦苦支撐著晏家,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這是第一次,晏長青看到父親在她面前露出這般憂慮神色。準確來說,晏鳴作為晏氏家主,這還是他第一次在至親面前坦述晏家如今的境況。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晏家身處何種境地,包括此次鬧得沸沸揚揚的抗婚事件,作為家主的晏鳴從來都是冷靜自持,從容應對,以強大有力的姿態(tài)庇護著晏家。也正因如此,身處漩渦之中的晏家上下才不至于亂了半分腳步。
如今,晏鳴在女兒面前露出這般神色,晏長青知道,父親這是正式將自己納入守護晏家的一員了。晏長青頓覺肩上擔子的重量,卻也下意識的挺直了肩膀,衍生出了強大的信念與無限的力量。她相信,有父親,有她,定能護晏家無虞。
歸家三年,她甚少露于人前,幾乎絕跡于京城權貴社交圈。唯獨太后隔三差五下旨入宮陪伴,雖常以體弱多病為由婉拒,但也不能次次都能拒絕,三次中總得有一次蒙召入宮,美其名曰陪伴太后,承歡膝下。
外人并不知曉的是,晏長青雖偶被太后留在德壽宮小住,除早晚請安,日常太后以其體弱為由,讓其在偏殿休養(yǎng),甚少令晏長青陪伴在側。真正陪伴在太后身側的,是太后的心腹孫嬤嬤,以及德壽宮的總管太監(jiān)袁公公。
諾大的德壽宮里,晏長青多是呆在偏殿一隅自己的寢室里,日日讀書習字,輕易不外出,與太后相處的時光屈指可數(shù)。
晏家人都明白,晏長青在德壽宮,只是擺設一般的存在,是太后用來維系與娘家關系的一層窗戶紙,根本談不上什么親情,更遑論天倫。
即便如此,三年的時光,晏長青不敢說對太后知之甚深,但對太后的性情及厲害之處,卻也比旁人多知曉了幾分。單從德壽宮中偶爾失蹤的宮女內侍,便見端倪。
及至去年秋時,太子選妃,以承帝現(xiàn)如今對太后的猜忌防備,晏長青本不在候選之列。但架不住太后動了心思,另辟途徑,借太子入德壽宮請安之機,制造了太子與晏長青在德壽宮花園的偶遇。
太后窺見太子對晏長青生出好感,更是不遺余力撮合兩人,每每太子入宮請安,必命晏長青陪伴在側,給兩人制造獨處的機會。
晏長青縱萬般不愿,卻也只能虛以蛇委,靜待時機。
如此這般,三番幾次下來,太后覺得時機成熟,便開始命人精心布置,企圖在選妃之前,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jié)宴上,夯實此事。
晏長青將計就計,來了一招釜底抽薪,巧施小計,設法使承帝提前知曉了太后的別有用心。
于是在中秋節(jié)宴席上,未及太后有所行動,承帝便當即為太子定下了邢部尚書吳應的嫡長孫女吳氏為太子妃,甚至連太子側妃都一并定了下來,一舉破了太后的布置。
太后震怒,卻有苦說不出,她生性多疑,對晏長青有所猜忌,卻又抓不著晏長青的絲毫錯處,雖面上不顯,實則對晏長青十分隔應。自此之后,便甚少召見晏長青。
及至前不久的賜婚事件,才再一次將在帝都猶如隱形人一般存在的晏長青推到臺面上。生生叫晏長青及晏家人再一次領教了太后的厲害。
故而晏長青甚是奇怪,晏家百年書香世家,晏家男兒立身極正,晏家女兒也是知書識禮,循規(guī)蹈矩。怎么就出了太后這么一號人物呢。
“父親,我有一事,尚不明?!标涕L青走到父親身邊:“我們晏家自立世以來,一向家風清正,以風骨傳承,從不與皇室結親。我曾記得有一次與祖母閑聊時,祖母曾告訴我,有一位先祖,皇帝原屬意將其召為駙馬,在下旨前夕召見先祖時,被先祖拒了。”
“先祖向皇帝直言,說晏家歷有家訓,須代代效命天子,不循私枉法,以為朝庭效力為己任。但切不可與皇室通婚,以免引外戚之亂,擾亂朝局,危害蒼生?;实勐勓?,有感,當場取消賜婚之事,還賞賜若干。這位先祖后來還被皇帝委以重任,官至一品。”
晏長青頓了頓,皺眉:“既如此,曾祖父又為何會將太后許給當時還是太子的先帝呢?”
晏鳴轉頭看了女兒一眼,面對女兒清淡如水的眼睛,沉默片刻,方道:“此事,你本不應過問,但現(xiàn)如今,告訴你也無妨?!鳖D了頓,又道:“太后,并非你曾祖父許給先帝的,甚至賜婚圣旨送到家中,知太后被賜婚太子,成為太子妃時,你曾祖父震驚之余,還想立即進宮面見天子,求天子收回成命。”
這對父女,明明太后出自晏家,明明他們之于太后,一個是親侄子,一個是親侄孫女,說是至親也不為過。但無論人前人后,皆不見他們稱太后一句姑姑或姑祖母,而是一口一個太后,仿似他們與太后之間分屬兩方,而兩方之間又是涇渭分明的。
“那后來呢?”晏長青追問:“曾祖父并沒有進宮吧?!?p> “對,他沒有進宮,因為他被人攔住了。”晏鳴默了一下,沉聲:“而攔住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獨女,我的親姑姑,你的親姑祖母,后來的太子妃,皇后,現(xiàn)如今的太后。”
晏長青不語,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大概,這道賜婚圣旨,也與太后脫不開干系吧?!?p> 晏鳴微作躊躇,點頭:“的確如此。”
這真是一個俗套的故事。
晏妍,尚書千金,晏家嫡長女,也是晏家這一代唯一的女兒。自小受盡寵愛,吃穿用度皆是最好的,但凡好的東西都會有人捧到她的面前。
又接受最好的教育,名師指導,再加上她聰慧過人,又肯下苦功,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女之名,自小便傳遍京城。人也長得國色天香,貌美如花,京城第一美女的稱號不脛而走,引得無數(shù)少年兒郎競折腰。
待到及笄,求親者眾,其中不乏青年俊彥,晏家的門檻都快被官媒踏破。晏尚書深寵獨女,所擇女婿須得女兒點頭,無奈,竟無一人能入晏妍的眼。
晏妍出身名門,父親身居要職,自小到大,所穿所用所見所學皆是最好的,所到之處,如眾星拱月。故養(yǎng)成了她目空一切的高傲性子,什么都要最好的,當然擇婿也不例外。如此磋砣,直到十八歲,晏大小姐仍未定下終身大事。
一次機緣巧合,晏研到城外玉浮山上的觀音廟進香,偶遇正在廟中為母祈福的當朝太子。太子頓時驚為天人,對佳人一見鐘情。
進香事件過去約一個月,適逢皇后千秋壽誕,五品以上官員攜家眷進宮赴宴,皇后又單獨召見了晏妍,并多加賞賜。再一月有余,皇帝賜婚的圣旨就下來了。
這真是一個俗套至極的故事,晏長青心想,這世上又哪來這么多的機緣巧合?觀今日之太后,溯當年之晏大小姐,所謂的機緣巧合,說不得也是人為所致。太后的野心勃勃,對頂峰權力的極度渴望,在其少女時期已初露端倪。
這樣的一個女人,畢生所求,就是站在權力巔峰,俯瞰眾生,受萬民朝拜。又豈會甘心屈居于小小深宅后院,相夫教子,在妻妾之爭中湮沒無聞的過一生呢。
“父親,即使太后阻攔,曾祖父又怎會輕易被攔住呢,畢竟有晏家家訓在?!标涕L青仍然不解:“這當中,是否有什么內情?”
晏鳴瞪著女兒:“小孩子家家的,問那么細作甚?你曾祖父最終沒有進宮,自然有不得己的理由?!鳖D了頓,避開女兒探究的目光:“再者,圣旨既下,豈能說收回就收回的,皇帝顏面何存?我晏家今后又如何自處?”
晏長青撇了撇嘴,暗道:有什么不得己的理由?用膝蓋頭都能想得出,不就是一出郎情妾意,暗度陳倉的戲碼么......
若是晏鳴知曉女兒心中所想,曉得自己一向引以為傲,貞淑嫻雅的女兒腦中竟有如此不入流的想法,必然會震驚到懷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