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楓凌渡

第九章 山溪村

楓凌渡 奶茶汐夢 1506 2018-12-07 20:42:11

  明盛六年,青州城,重靈縣,山溪村。

  三月的山溪村陽光明媚,綠水淙淙,草長鶯飛,正是桃花盛開的好季節(jié)。

  村外的農(nóng)田里,村民們正在辛勤的勞作。村子里此時也是炊煙裊裊,雞犬之聲不絕,一派恬淡平和的農(nóng)家景象。

  村頭的溫秀才家,庭院內(nèi)的一名幼童,看著滿院飄落的桃花,幽幽的嘆了一口氣。

  這名幼童,是溫秀才唯一的兒子,名喚溫璟。

  說到溫秀才家,村民們都會忍不住的嘆一口氣。

  溫家是村里少有的耕讀之家,要知道在古代,讀書是一件很花費時間和錢財?shù)氖?,一般人家都不會將孩子送去進學。不是他們愚昧,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只是在溫飽都成問題的情況下,誰還有余力送孩子去進學。何況,孩子也是家里的勞動力,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下田幫助大人干活了。

  溫家在以前也是一個小地主,才會有余錢供孩子去上學,聽說曾經(jīng)還出過一個舉人。只是后來的子孫都不太是學習的料,最高的也不過是考到秀才,可溫家從來沒有放棄過送孩子讀書科舉的想法,可以說讀書科舉已經(jīng)成為了溫家人的執(zhí)念。

  前面也說了,在古代讀書是一件很花費時間和錢財?shù)氖?,不說上學每年需要交給先生的束脩,光是每次考試的路費,食宿,請人作保等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還有其它的各種費用。

  平常人家根本就供不起一個讀書人,就算是舉家之力也最多只能供一個。

  何況,古代主張的是:父母在,不分家。

  基本上都是幾房的人住在一起,這樣一來,供哪一房的孩子就成了問題。手心手背都是肉,無論是選擇了哪一房的,對其它幾房都是不公平的。

  其它幾房的人就算是嘴上不說,心里也會存有怨氣,自是不會盡力的去供養(yǎng)那個孩子。家和才能萬事興,很多老人都不會做這種選擇。

  再說,很少有人會冒險去為一個還不知道能不能供出來的孩子散盡家財。

  是以,在古達讀書對于底層的普通人家來說,是一件關(guān)于家族頂大的事。

  正因為他們中的讀書人少,對讀書人就更加的敬重。

  從溫家現(xiàn)在只剩下孤兒寡母,還能在村子里好好生活的情況便可見一斑。

  溫家的人向來不事生產(chǎn),為著供孩子讀書,早已將家里田賣的差不多了,到溫秀才這代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

  為著兒子讀書的費用,溫大娘做主為溫秀才娶了李氏,看中的便是李氏一手刺繡的好手藝。

  溫秀才也是爭氣,年紀輕輕便考上了秀才,比他爹考上童生都早了好幾年。要知道他爹溫大爺致死也是個童生,屢次院試都沒過,郁郁而終。

  溫秀才年級輕輕便過了院試,成為了秀才,大家都說溫家終于出了個文曲星,以后一定能考上進士,做大官,光耀門楣。

  溫大娘心里也是高興,盼著兒子過鄉(xiāng)試成為舉人老爺,那她也算是熬到頭了,到地下也有臉面對溫家的列祖列宗。

  只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溫秀才在去青州城趕考的途中,遇到山石滑坡,被救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只剩下半條命了,在醫(yī)館救治了幾天,最后還是沒有撐過來。

  還在家里等著兒子中榜消息的溫大娘,聽到兒子的死訊,一時接受不了,便直接暈了過去,此后也是一病不起。

  李氏原也是病了的,只是看著躺在床上的婆婆,想著丈夫的喪事還沒有辦,只得咬著牙爬起來,照顧婆婆,料理丈夫的喪事。

  只是還沒等她松上一口氣,溫大娘也去了,又強撐著一口氣為婆婆辦了喪事。

  做完這些后,李氏便像是用完了所有的力氣,也躺在床上一病不起了。

  直到一日,兒子拿著不知道哪兒來的雞蛋,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塞進她的嘴里,口中還像以前他生病時,自己哄他一樣的哄著自己:“娘親乖,吃點東西就不難受了,要乖乖的吃藥,病才會好?!?p>  李氏含著淚就著兒子的手吃了一個雞蛋,看著兒子稚嫩的臉龐,心里很是難受。她的兒子還這么的小,這么的懂事,她要是不在了,她的兒子該怎么辦啊。

  不行,她不能死,她一定要親手把兒子養(yǎng)大,看著他娶妻生子,不然她怎么會甘心啊。

  這樣想著,她又強撐著起來,吃了些東西。

  后來身體竟也慢慢的好轉(zhuǎn)了起來。

奶茶汐夢

小可愛們幫忙做一下書友圈任務(wù)唄,   給書增加一點熱度,   謝謝啦~   愛你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