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閑看生活散文集

第十章 淡淡的鄉(xiāng)愁 (2)我的小學

閑看生活散文集 諸葛星宸 2559 2019-01-10 13:11:47

  (2)我的小學

  建校選址,不知當初的決策者如何考慮?竟然選在半山腰,去校只有一條路,而且是條彎曲的泥巴路,下雨天極滑。

  沒幾年,老師走了,學校也就停了。村里的小孩讀書,只能去隔壁村小。

  隔壁村小叫劉家小學,說實在話,這所小學還沒有家鄉(xiāng)的村小大,只有四個年級和一個幼稚園。每個年級而且只有一個班。

  教學樓只有兩層,紅磚瓦房,且很破舊。瓦片已長青苔。一樓的教室內(nèi),地上還是土坯,二樓略好,地上是木板鋪成。二樓走廊的護欄,也是由木頭制成。經(jīng)過多年的雨水洗禮,有些木頭也出現(xiàn)腐爛現(xiàn)象。

  走廊的中間,有一塊懸掛的鋼板。這是學校的鈴聲,上下課的鈴聲,由當時未上課的老師,輪流敲響。

  教學樓的前方,就是操場,和足球場差不多,但還是土坯,雨天極滑,遍地黃泥水。場地設備簡陋,只有一座木板制成的籃球架。

  操場原址是塊墓區(qū),場外還有許多墳墓,部分土堆有碑。墓區(qū)長滿茅草,盛產(chǎn)“萬把勾”,家鄉(xiāng)人稱“臭勾勾”。

  “臭勾勾”是我們兒時的玩具。當“臭勾勾”結(jié)果時,我們會去墓區(qū)采摘,偷偷地藏在手中,或放在褲袋里,然后突襲在同學的頭上,一頓亂揉,但同學只局限在男生,在女生頭上會出大問題,因“臭勾勾”不僅臭,而且還極易粘發(fā),一粘在頭上,很難扯掉。

  墓區(qū)中間有條彎曲小路,直通我的家鄉(xiāng)。這是一條近道,除非緊急情況,我們一般是繞道回家。讀書幾年,從這條小道走過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我的小學讀書生涯,就是從這里開始的。記得三歲那年,我喜歡和哥一起玩,而他正好六歲,開始讀一年級了,開學那幾日,我很不習慣,常跟著他屁股后面跑,并去了劉家小學。

  母親多次勸阻失敗,只好牽著我的手,來到劉家小學報名。開始幼稚園的老師不收,我就哭了起來,老師笑我,在母親和我的軟磨硬泡下,學校同意了,但不算是正式學生。

  本來按照正常算法,幼稚園只需要讀一年,就可以升至一年級,結(jié)果我卻讀了三年,第一年太小,可以理解,但第二年本可讀一年級,當時并未規(guī)定,必須年滿六歲才能讀一年級。

  原因并不是我的成績差,結(jié)果恰好相反,我悟性高,學得快,成績還名列前茅,主要是我太鬧騰,不懂事,也不聽管教,如肚子餓了,就背書包回去;想母親了,也背書包回去;想父親了,還是背書包回去。畢竟年齡還小,不清楚所謂的規(guī)矩,一切隨心所欲,在老師的眼中,我不是一位好學生。

  讀一年級的時候,換了班主任,是一位剛調(diào)過來的廖老師。她身材高挑,有一米六五左右。這南方的女生里,算很高了。她的臉很白,而且愛笑,笑的時候,總會浮現(xiàn)兩個小酒窩,著實迷人。

  她的聲音好聽,每念課文,如潺潺流水,低回輕柔,讓人心平氣和。我從未見過這么好聽的聲音。

  我上課認真了,變得上進而有禮貌。

  她還有個女兒,跟隨她的姓,和我同一個班,并和我成了同桌,坐在第一排。我是個好動的人,而廖同學非常文靜,像個小公主,我把她看成膽小,每到下課的時候,常喊她去玩。剛開始的時候,她總是拒絕,后姑且說是被我的熱情打動,其實是實屬無奈,勉強加入了我的隊伍。

  我們有時踢毽子。毽子自己做的,用長約十厘米油紙,一端包裹一塊小石,用皮筋捆實。未捆的油紙,剪成長長的碎碎。把毽子拋在空中,單腳來回踢毽,次數(shù)多者獲勝。

  我們有時踢天字。玩具是細繩串起的田螺,中間穿插幾個電池紅色蓋塊及白色鋁塊。地上畫大天字,單腳踢田螺,從這格到那格,田螺不能停在字上。輸了認罰,比如輸?shù)娜吮弛A的人跑幾圈或獨自蛙跳。

  我們有時跳橡皮筋。由兩個同學把皮筋定在腳踝,其他人在上面跳舞。全程不能碰橡皮筋,如有人碰觸,就得停頓下來牽繩。這就得看個人的技術,技術差的人牽繩的次數(shù)肯定多。

  說了這么多,怎么全是女生的游戲?為啥我一個大男生會呢?沒辦法,因家里沒有女孩,父親從小把我當小女生養(yǎng)了。

  有段時間,同學間流行織圍巾。這主要針對女生,經(jīng)常從家里拿一些母親廢棄的毛線,在空閑的時候,坐在一起織圍巾。我連這些都參與過,現(xiàn)在回想,真是不可思議,還好在三年后,我恢復了正常,做小男生該做的事。

  和同學慢慢地熟了,廖同學話多了,也有了笑容。廖老師對她所做的一切,從不干涉,這里或許還有一個原因,因廖同學常和我一起玩,她對我很放心,在她的眼里,我不僅成績好、活潑,還有禮貌。

  她只是遠遠觀望,見女兒笑,她也會笑。

  不過我也有讓廖老師生氣的時候。有堂體育課,我?guī)е嗤瑢W,去墓區(qū)奔跑,興奮時還不忘在地上打滾。廖同學也跟我去瘋了。

  廖老師知道了。她只說了一句,學習委員帶著全班同學跑墓區(qū),真厲害?!罢鎱柡Α闭f得很重。我從未見廖老師如此嚴肅。

  我低下了頭。

  為了討她的歡心,我上課更積極了。每回答完問題,她總能露出兩個小酒窩。我也更加努力,下定決心,一定不落人后。我不懂就問,不局限她教的語文。她對我也格外好。每次說完,還不忘問女兒,你聽懂了?廖同學直點頭,惹得同學們都眼紅起來。

  有一次我挺羞臉,那次拉稀,剛脫褲就泄了。內(nèi)褲臟了,用了很多紙,還是有點臭,屁股粘粘的。廖同學猜到,并沒有露出反感的情緒,而是在廖老師耳邊,輕輕地說了幾句。

  廖老師望了我,拉著我走出教室,低頭詢問是不是拉臭了。我羞愧地點頭。她沒有惱我,讓我去了辦公室,脫了內(nèi)褲。因沒有換的,叫我穿上外褲,先去教室。

  廖同學見我回來,只是不停地笑,什么也不說。我臉紅了。放學了,廖老師把我拉到一邊,說內(nèi)褲洗了,烘干了,換了回去。

  這事沒有第四人知道。我對她更敬佩了。

  母親有點不習慣了,說我變了。我只是微微一笑。我確實變了,一切源于廖老師。我還因為讀書的事情,和母親鬧過情緒,因她起來晚了,讓我遲到了。

  其實這也不能怪母親,當時的家里并沒有鐘表,一切憑經(jīng)驗做事,時間很難估算準確。從此,母親不管刮風下雨,哪怕大雪,都會早起給我做早餐。

  記得那次大雪,如棉絮般飄落,到處一片白茫。雪很厚,早已分不清路面。父母不同意我去學校。當時的我脾氣特別犟,不管他們說什么?堅決要去。

  結(jié)局可想而知,他們倔不過我,只能同意,但還是千叮萬囑。其實我也挺害怕,小小的身軀,怎敢在大雪天亂走,一不小心,掉入坑內(nèi),就不見蹤跡,我只敢沿著別人的腳印,一步一步往學校前行。

  這件事導致父母擔心了一天,見路人就問,是否看見我,生怕我出事。大家都說我很好學,其實我當時并未考慮其他,只是不想缺廖老師的課而已。

  那時我最愛語文,不管造句還是寫作文,都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我寫作文,很多字不會寫,就寫拼音或別字替之。同學們說我是錯字大王。廖老師卻表揚我,說我腦子靈活,作文常評“優(yōu)秀”,但將錯別字畫出,讓我抄三遍。她也常拿我的作文在班上朗讀。

  我是她的好學生,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其他方面。她把我當成自己的小孩,并寄予厚望。這并非胡說,是有依據(jù)的。那時條件差,學校中午不開餐。廖老師寄宿在校。每炒好菜,比如魚肉之類,她會喊我去吃。

  還有一次,我在操場瘋跑,摔破了頭,流了很多血。廖老師啥也沒說,背著我直奔醫(yī)院。學校離醫(yī)院有好幾里路,鮮血染紅了她的衣服。到了醫(yī)院,廖老師來不及休息,陪在我身邊,一下問醫(yī)生,一下問我,問個不停,直到確診沒事,才松了口氣。醫(yī)生訓斥了我,說:“你太不省心,看你媽擔心成什么樣子?!绷卫蠋煕]有解釋,只是望了我笑了,說沒事就好。我哭了。

  好景不長,三年級了,我來到學校,以為又可見到廖老師。進教室的是一位戴鴨舌帽的且年紀大的男老師,說是我們班的新班主任。

  我很失落,她調(diào)走了,走的匆忙。我又哭了。

  從那之后,我再也沒有見到廖老師。我沒有了動力,開始和同學吵鬧。缺少她的監(jiān)督,雖還名列前茅,但沉不下心。習慣也差了。我又開始逃學了。第一次和“壞”學生穿過墓區(qū)。墓區(qū)對面有片栗子樹。樹皆高大茂密。結(jié)果被當成賊,落荒而逃,逃到渠道邊,發(fā)現(xiàn)新大陸。這也成了以后常玩之地。渠道里有魚有蝦,還有螃蟹。我們常下渠捉魚。

  四年級下學期,堂姑小孩抓周?;丶衣飞?,我出了車禍,缺課兩個多月。學習跟不上,我在鎮(zhèn)小重讀了四年級。我還是想念廖老師。初中后,漸漸淡忘。

  二十多年過去,每想起小學,我就會想到廖老師。我不知道她在哪里?也不知道她是否還在人世?每每想起,心里總是充滿深深惆悵。

  如果她一直教我。我想,我也不是現(xiàn)在的我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