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重生李巖之再續(xù)大明

第三十五章 平地一聲雷

重生李巖之再續(xù)大明 弦錦 2066 2019-02-08 11:12:31

  隨后,焦璉與李巖一道回到梧州,面見瞿式耜。

  李巖只字未提自己的功勞,卻將焦璉夸上了天,將焦璉的所作所為,添油加醋的對瞿式耜說了一大通,最后還對瞿式耜說道“若非焦參將深明大義,自己也不可能輕松打敗楊國威的大軍。還請瞿大人對焦參將不吝封賞。”

  瞿式耜一向苦于無兵無將,所以廣西的首府桂林都不敢去,只能屈居在梧州,若能得一得力干將,收復桂林,自己名正言順的在桂林發(fā)號施令不是更好?

  聽聞李巖對焦璉的夸耀,心中對焦璉不免有了期待,“若焦參將當真能夠配合李將軍收復桂林,廣西總兵一職,老夫亦不吝封賞?!?p>  李巖拱手笑道,“李巖就不去桂林了,若焦參將本身不能克復桂林,那他也配不上廣西總兵一職。”

  瞿式耜贊同李巖的意見,“既如此,焦參將你自去收復桂林,克服桂林之日,就是你榮升總兵之時?!?p>  焦璉大喜而去。

  邊上趙興說道,“話說這李將軍也確實夠朋友,自己的功勞絲毫不提,卻將將軍狠狠夸上一通,讓將軍的總兵一職也有了希望?!?p>  劉起蛟卻說道,“就一點,李將軍似乎太吝惜自己的兵馬,都不愿和我們一道出兵桂林!”

  焦璉說道,“你們啊不懂!李將軍是明知道桂林可被我輕松拿下,才讓我名正言順的當好廣西總兵啊!”

  眾人一起贊嘆李巖的高義。

  焦璉心中還有一句話沒有宣諸于口,“李巖的擁立之功就已經(jīng)大到潑天了,再多的功勞也不能錦上添花,相反,只會讓朝臣更加忌憚。不攬功,才是最佳的選擇,反而會給朝臣謙遜的感覺,如此才是大智慧的人啊。”

  隨后,焦璉利用潛藏在桂林守軍中的內(nèi)應,果然輕松克服了桂林,隨后被瞿式耜上表提拔為廣西總兵,瞿式耜也來到了桂林。

  朱慈烺在肇慶稱帝的事情,首先傳到與廣東緊鄰的福建。這個時間已經(jīng)是七月初。此時,唐王朱聿鍵已經(jīng)在閏6月27日即位,并改元隆武。接到南方肇慶來的圣旨,讓隆武朝群臣面面相覷。

  此時,代表宣武朝廷前來宣旨的是已經(jīng)擔任左都御史的楊廷麟。見到眾人的表現(xiàn),楊廷麟內(nèi)心也是一咯噔,“果然如同李巖所說,面對大位與擁立勸進的滔天功勛,任何人都不會輕易舍棄的?!?p>  只是,眾多文官心有忌憚,還不敢直接質(zhì)疑,竊竊私語的居多。鄭芝龍作為隆武朝廷的實權派,即使是面對隆武帝也沒有絲毫收斂,更何況是廣東來的使者?

  沒等楊廷麟對隆武帝行禮,他就傲慢的看著楊廷麟說道,“早在弘光朝已有太子歿于京師的定論,就不知,你們的太子是哪來的?”

  面對一名盛氣奪人的實權武將,楊廷麟絲毫沒有顯露怯意,理直氣壯的說道,“弘光朝認定太子已歿之時,實則太子依然流落民間,自然不知道外面情形,對于外面之傳聞無法做出回應,也屬應當。”

  這時候,鄭芝龍身邊的狗腿子,隆武朝兵部尚書郭必昌開口道,“爾等說太子為真,可有證據(jù)?”

  楊廷麟說道,“老夫曾任太子講讀官,如何不認得太子?且太子隨身攜帶先帝遺詔,私密印章,如何做的了假?”

  郭必昌反駁道,“證據(jù)可以偽造,人證未必做的了真?”

  這就是是在污蔑楊廷麟造假了,楊廷麟如何還能忍,大喝一聲,“奸賊敢爾!我楊廷麟一向有一說一,從無謊言,你這奸賊焉敢污蔑與我?況且,無論前朝大學士寄庵先生(傅冠)還是石齋先生(黃道周),均為世人敬重的正人君子,豈會說謊?豈能說謊?”

  郭必昌一見楊廷麟搬出了黃道周,不敢在說話,畢竟,黃道周在讀書人心目中就如同圣人一般,他可不敢當眾說黃道周的壞話。

  見狗腿子不敢說話,鄭芝龍說道,“姑且不論太子真?zhèn)?,我且問你,京師距廣東何止千里之遙,太子是如何進入廣東的?”

  楊廷麟向南作揖,方才說道,“太子原本欲投周國丈,幸得鎮(zhèn)南伯李巖李子固忠義,冒著生命危險進入京師,救出了太子,又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將太子護送到廣東?!?p>  “李巖?沒記錯的話,李巖應該是賊寇李闖的制將軍,在楊大人的口中就成了忠義之人?”鄭芝龍用不屑的語氣說道。

  “忠義,并不僅僅是看一個人的出生,還要看他做了什么?想當初,鄭將軍豈非也流落于海外?”楊廷麟諷刺道。

  “你……”鄭芝龍氣急了要拔刀相向,楊廷麟不為所動。

  邊上閃出隆武朝的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林增志,與楊廷麟一樣,同樣曾是太子的講讀官,與楊廷麟自然有些交情,出列對鄭芝龍說道,“平虜侯暫息雷霆,伯祥畢竟乃是使者,還需忍讓一二?!?p>  見事情眼看不可收拾,高坐殿上的隆武皇帝只能發(fā)言,“若論血緣親疏,自然是故毅宗皇帝之太子最為親近,理應為大明皇帝。然則,太子之真假,也確實需要多方論證。既如此,我欲派人進入廣東,若太子為真,朕自然退位,改奉太子為主?!?p>  楊廷麟這時候才以覲見藩王的禮節(jié)拜見隆武,說道,“殿下深明大義,瑾為大明賀!”

  朱聿鍵苦笑著退朝。朱聿鍵確實是南明少有的明君,雖然一向志向遠大,以恢復大明故土為己任,但若是崇禎太子當真在世,自己也確實沒有理由戀棧不去。

  隨后,朱聿鍵派出首輔蔣德璟與林增志一道前往肇慶,確認太子的真假,若當真,“那就退位吧!”朱聿鍵只覺得一片雄心似乎化為烏有。

  楊廷麟也沒有閑著,繼續(xù)北上,前往紹興。等到七月二十日抵達紹興,朱以海已經(jīng)在張國維和熊汝霖等人的堅持下,于七月十八日就任監(jiān)國。

  不出意外的,楊廷麟的來到引起了魯監(jiān)國內(nèi)部的一陣強烈震動。

  最后,與朱聿鍵的態(tài)度類似,朱以海也派出了曾經(jīng)的太子講讀官方逢年前往肇慶查探實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