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朕法

第十三章道士

朕法 明日邊緣 2509 2019-03-07 23:45:13

  光輝城,黎輝一個人待在安靜的小房間里,原本五十出頭的他,精神奕奕,比年輕人還有干勁。

  可現(xiàn)在滿頭白發(fā),像是瞬間蒼老了幾十歲。

  作為蜀國軍方的最高統(tǒng)帥,這么多年來,他自問自己雖不是常勝將軍,但也不會一敗涂地,將一盤棋走成了死路。

  楚蜀交戰(zhàn)多年,黎輝和朱繇一直都是雙方的軍事統(tǒng)帥,彼此互有勝負(fù)。

  這一次,黎輝敗得很慘。

  他總結(jié)失敗的原因,自己太過輕敵,因為一連串的勝利,使自己錯判兩國形勢,導(dǎo)致了大軍的冒進(jìn),由此導(dǎo)致了最后的失敗。

  這一戰(zhàn)后,黎輝回國肯定是要接受懲罰的,大元帥之位和爵位是一定會被剝奪,他在軍方的地位與聲望必將一落千丈。

  日后,能不能得到復(fù)用都是未知數(shù)。

  他的軍事生涯,或?qū)⒃诖水嬒戮涮枴?p>  在人生的巔峰時,跌落無底深淵。

  劉忠進(jìn)來匯報軍情時,見到黎輝滿是憂郁,立刻拍著胸脯道:“大帥,請不要擔(dān)心,有末將在,那些楚軍鼠類,休想傷您一根毫毛?!?p>  劉忠本是蜀軍最低等的士兵,在戰(zhàn)爭中沖鋒陷陣,殺敵無數(shù),但本應(yīng)得到的軍功,大多都被上級軍官抹去占有。

  因此郁郁不得志,收拾行囊準(zhǔn)備離開軍伍,正好被黎輝發(fā)現(xiàn)挽留。

  從此,劉忠一飛沖天,成為蜀軍戰(zhàn)將中的第一猛將,并成為萬千士兵中津津樂道的傳奇。

  黎輝對劉忠不僅是知遇之恩,還有大哥對弟弟的關(guān)愛之情。

  如今朱繇圍攻光輝城,想傷害他大哥,他劉忠第一個不同意。

  即使有百萬楚軍包圍,劉忠也有信心可以帶著黎輝突出重圍。

  “你放心吧,朱繇不會對我們趕盡殺絕的,他圍困駐馬坡,必是有三面重點布兵,一面薄弱,好讓我軍撤離的?!?p>  黎輝對光輝城的稱呼,又改回了駐馬坡。

  曾經(jīng)的光輝榮耀,將成為他一生的污點。

  “這是為何?”

  劉忠不解道。

  黎輝看了眼劉忠,嘆氣道:“如今的朱繇不必當(dāng)年,他的謀略已經(jīng)遠(yuǎn)超于我,以前的他,無論如何都不敢違背皇帝的旨意,現(xiàn)如今,卻已經(jīng)膽氣十足,另有圖謀?!?p>  “這是個危險的信號,他不再是當(dāng)年那個以忠君愛國為標(biāo)準(zhǔn)的人?!?p>  “哎,和你說這么多,你也不懂,你只要知道,朱繇一但殺了我,蜀國將沒有主伐楚國的聲音,這對他朱繇在楚國朝廷的地位極為不利?!?p>  “如果他不殺我,楚國朝野必定會擔(dān)心我卷土重來,從而不敢舍棄他。”

  “大帥,你說的我聽不懂,我只知道,你說殺誰,我就殺誰?!?p>  劉忠眨眨眼。

  “……讓兄弟們準(zhǔn)備一下吧,準(zhǔn)備明夜突圍,咱們回蜀國吧?!?p>  黎輝苦笑的搖了搖頭。

  “明夜?大帥難道就這樣放棄光輝城?”

  “早一點走,就少死一些兄弟,再說了,打了敗仗后,將士們士氣低迷,早就歸心似箭,何必在這里死撐,讓列國看笑話?!?p>  黎輝嘆氣。

  這一邊,黎輝準(zhǔn)備突圍撤離,而楚軍營地中,朱繇下令四面圍困的同時,在西面削弱兵力部署,好讓黎輝突圍。

  中軍帳內(nèi),朱繇高坐中央,上百員將領(lǐng)分列兩旁,個個殺氣騰騰,戰(zhàn)意盎然。

  除了這些將領(lǐng),還有數(shù)十位文官,他們中,不僅有幕僚、主簿,還有好幾位謀士,都是朱繇在南方尋獲的名士,擅長出謀劃策,處理軍務(wù),還有幾個,對于民政事物十分精通,

  這些人中,唯有一個道士,和朱繇一樣是盤腿而坐,且坐在朱繇左側(cè),彰顯出他身份地位的不同尋常。

  “建忠兄,黎輝不久便會逃回蜀國,而我會因為違背朝廷意志,遭受重罰的,那些奸佞小人必會在陛下面前進(jìn)讒言攻擊于我,請您教教我,我該怎么辦?”

  朱繇虛心問道。

  道士連忙恭敬的回道:“大都督不必憂人自惱,自此一役后,再無人可取代您在楚軍中的地位?!?p>  “如果朝廷降旨,要懲罰您,您大可接受,我敢擔(dān)保,不出三日,必定群情激憤,為您申冤,大都督可因此以清君側(cè)之名,號召各路人馬,進(jìn)京殺賊,匡扶楚室?!?p>  “那我豈不成了會因此擔(dān)上反賊之名?!敝祠沓粤艘惑@。

  道士不以為意道:“大都督為了楚國江山,一生戎馬,保衛(wèi)山河,豈可因為一些閑言碎語,而置楚國江山于不顧?!?p>  “不錯,大都督放心,只要大都督一句話,末將等就算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p>  眾將紛紛抱拳。

  朱繇見狀,連忙說道:“我朱繇何德何能,能得到大家如此信任?!?p>  “建忠兄,還請您,替我擬一份請罪詔書,命人送入京城,請皇帝責(zé)罰?!?p>  道士會心一笑,“大都督放心,我立刻去辦?!?p>  眾將與謀士散去后。

  朱繇獨坐帳內(nèi),喃喃自語:“幸好三水被皇帝貶斥,否則有他在朝廷中,縱然曹建忠有再高的計謀,都會被他看穿揭破,而我的大業(yè)必將難成啊!”

  張淼和黎輝對朱繇的理解和看法,沒有半點偏差。

  唯一不同的是,張淼早在很久以前,就看穿了朱繇不敢久居人下的狼子野心。

  而黎輝則是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朱繇有點不對勁的苗頭。

  朱繇在先帝在位時,雖然在軍方已經(jīng)初露崢嶸,可并沒有太大野心。

  他想做的只是建功立業(yè),可楚四世繼位后的種種表現(xiàn),讓他寒心。

  從此,朱繇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只是,他的狼子野心,一直深埋在內(nèi)心,從不對外表露。

  除了張淼看破不說破外,只剩那些奸佞造謠生事。

  當(dāng)然,他們的造謠正中朱繇的內(nèi)心。

  朱繇在被貶去南方的這幾年,可并不是混日子。

  首先,他遇到了一個道士,一個不務(wù)正業(yè)的道士,曹建忠。

  即使是在楚國,朱繇都聽過曹建忠的名字。

  魏國皇室有名的浪子,在二十年前的皇位繼承中,曹建忠因為老皇帝的不看中,而被放棄。

  從此放浪形骸,縱情聲色。

  卻又不甘心就這樣一輩子過下去。

  后來在一個游方道士的勸說下,決定造反。

  曹建忠秘密培養(yǎng)了一大批死士,并在市井中召集了一大批無賴流氓,作為他的小弟跟班。

  這還不夠,在軍方,他更是結(jié)交了幾個死黨,掌握了守衛(wèi)京畿的部分禁軍。

  在聚集這么多力量后,曹建忠又在朝廷中,結(jié)交重臣,為他日后造反登基鋪路。

  除夕夜,曹建忠悍然發(fā)動兵變,并親率死士無賴組成的軍隊,沖擊皇宮。

  與他交好的禁軍則展開了攻奪京都的守衛(wèi)權(quán)。

  可惜,曹建忠密謀的核心團(tuán)隊中,有人覺得他不靠譜,最終背叛了曹建忠。

  在曹建忠造反的前一天,暗中舉報了他。

  于是,皇帝給曹建忠來了一個甕中捉鱉。

  在曹建忠以為即將大功告成的前一刻,埋伏在暗處的禁軍大舉殺出,殺的曹建忠措手不及。

  慌亂中,曹建忠僥幸逃離了京都,開始了他人生中的流浪之旅。

  他學(xué)老道士一般,當(dāng)了道士,并醉心于造反一道上。

  四處尋找那些有潛力能夠造反成功的官員,游說他們。

  希望可以將他的造反理論,付諸于實踐當(dāng)中,并成功。

  這些年,他去過趙國、云國,還坐船去過武國。

  見過無數(shù)野心勃勃之人,但他都覺得這些人不是成就大事之人。

  唯獨來到楚國,見到了朱繇,他才忽然明白,只有這個口碑良好,看似忠厚老實的人,才是造反的好苗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