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蓬廬小記

書文簡要

蓬廬小記 蓮梅玄明 1284 2019-03-04 10:00:00

  諸位晚上好,能來社區(qū),乃是機緣,能共同交流,乃是我的榮幸。常言道“人不可忘本,”又怎能忘,那些賢能;怎能失,那些傳承;怎能殤,那道靈魂。

  如今,時人多是偏激極端之輩,行無道,涵寡德,事少法,勁泛度,華風黯然,學術(shù)何堪。修一份淡泊,持一份清明,平生若此,更復何求呢?弘揚國學,是我等之榮幸,亦是義務,實不宜懈,更不可漠。

  首先,要感謝諸位于百忙之中抽空前來,實屬不易。在下以為,學術(shù)修心,是我們共同的追求,也是我們今晚齊聚于此的初衷,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一定不會再是遙不可及。

  其次,在下山野村夫,閑萍亂云之客,才疏學淺,能力尚且有限,倘有不當之處,還望在座諸位多多海涵。也期待能與列位交換意見,存同取異,共研經(jīng)倫。

  華夏文藝,運蘊淵博,非人人能窺其深淺,得其精髓,且夫時空之離異,學歷之差,無對錯之言也。余生性愚鈍,唯自娛矣,相承散律,以墨研心,足矣。嚴格來說,文者皆散,非韻即律,于是古散有兩系,一為散律,二為韻律,百家爭鳴后,散律為帝王欽點正統(tǒng),去散為律,作為文韜的樣本,散律沒入民間,口耳相傳。文章細分為銘,傳,記,賦,等。

  首先,書文必有其意。我們說,文有三境,即情境,意境,心境。倘若書文,必是一立三境,二立章程,三立初文。其中章程包括主題,中心及文綱情境,由感而發(fā),情景交融。意境,物兩我相忘,任六識入微;心境,以事物相悟,以求升華。

  以個人寫作時的感受,落筆寫文,心情和喜好有關(guān)系,就我個人而言,比較喜歡聽歌,聽略帶憂傷的歌曲,那曲調(diào)和歌詞也或多或少影響心情,所以在這種心情下寫文,一般文字都會略帶凄涼,滄桑的感覺,所以說情境心境意境都是因人而異的,同一命題,之所以寫不出同樣感覺的文字來,或許這也是原因之一。

  至于章程,最先應是順序,可以時間空間,事件為序,再是主次詳略,最后將章程記錄,這便是初稿。

  說到這部分,文的先后順序,主次顯得尤為重要,在下筆時,初稿就按構(gòu)思的結(jié)構(gòu)來完成比較好。

  其次再講到,文章立意初稿形成之后,便要進行煉句。俗話說,文改三遍,煉句,即是在初稿的基礎上進行完善。所謂煉句,即煅煉文章。由字到詞,隨心所欲,其意如心。就是在初稿上不斷推敲,以便字詞句更貼和本意。

  鍛煉文章,由字到詞。以每個人的水平各異,所以在字和詞的運用和手法上,都會不同。

  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風格,寫法,都需要交流才能相互提高,風格,不要隨意改變,學習的是人家的技巧,品味的是人家的情懷。猶如將音符編成曲子,要有眾星拱月之意,萬法歸一之勢。

  一段文字的好壞,是在字和詞的運用,而整篇文的好壞,則在和曲之功。

  一篇文章有了主題,才易于構(gòu)思,才好按著所想的場景來賦予文字,自然,通篇文字不可能不分段落,所以段落間的承上啟下關(guān)系非常重要。落筆應須先構(gòu)思好每段該寫的內(nèi)容。例如寫散文時,通常先寫景,再以景抒發(fā)心中的情境,漸漸地深入,突出自己心中真正的心緒。

  正如前面說的,和曲須兼融各點線面,即必須按構(gòu)思好的順序來發(fā)揮,切不可亂,但是可以在修改時調(diào)整,那樣就不會影響整篇的主題的中心思想,如何能掌握好段落間的聯(lián)系,猶如將音符編成美妙的曲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初衷,達到作品的成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