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站了起來,先是向劉禪行了禮,算是答謝劉禪給了這個機會和權利,隨后走到鄧艾的身邊,猛地抽出了腰間的佩劍,劍一出鞘,就直往鄧艾頭上招呼。
劉禪大驚,嘖嘖稱奇:
“諸葛亮這是要手刃仇家了,替父報仇,成全孝名了?!?p> 趙云、廖化亦是大驚,原來諸葛亮能文能武,這么不簡單呀。
“軍師這么猛,竟當著陛下的面,奮起殺人。”
唯有陳祗一臉的不屑,不就殺個人嘛,何必搞得這么大陣仗,無非就是手起刀落的小事兒,不過諸葛亮可是陳祗的頂頭上司,陳祗不敢有任何不滿或嘲笑的表現(xiàn),只敢在內(nèi)心里嘀咕:
“真是酸儒、迂儒,和他老子一個樣。”
場風突轉,諸葛亮并沒有殺鄧艾,劍是架在了鄧艾的脖子上,沒錯。
可諸葛亮沒有砍了下去,而是劍鋒一轉,用長劍的鋒利,從側面砍斷了鄧艾一大縷的長發(fā),就順勢收了佩劍。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
鄧艾大急,算是恢復了一些清明,朝諸葛亮怒目而視,吼道:
“要殺則殺,要剮就剮,我鄧艾要是哼一聲就不是英雄,爾等何人,竟敢折辱于我?!?p> 諸葛亮將鄧艾的那縷長發(fā),卷成一團,對鄧艾的怒吼并不回應,只是冷冷淡淡地道:
“在下復姓諸葛,家父名諱瞻。”
諸葛亮說罷,就不再理鄧艾,而是回了自己的座位,這才好像突然想起了劉禪,向劉禪賠罪,說道:
“陛下,降將鄧艾如何處理,在于陛下,在于鄧艾,不在亮這里。依臣看來,若是陛下惜才,鄧艾愿降,那也是好事一樁??v是臣與鄧艾有私怨家仇,也絕不敢與鄧艾為敵,誤了國事?!?p> 劉禪聽了諸葛亮所說,也有些佩服諸葛亮的胸襟,不愧是虛懷若谷之人,哪怕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能謙遜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有被仇恨所蒙蔽了心智,做出一時沖動之事。
難怪諸葛亮是個到哪,人人都覺得諸葛亮是個人才,只是出身不好,諸葛村夫嘛。諸葛氏的先祖,還真是發(fā)家于田隴之中,起跡于鄉(xiāng)野之間。
“軍師真是寬宏大量,朕佩服,比之不及也。那么,鄧艾,你可愿降?”
劉禪對諸葛亮點了點頭,又轉向鄧艾,看似無意,就像一個游玩不識路的人突然逮住一個路人,在問路。
鄧艾剛被折辱了一番,還以為劉禪會禮賢下士,對鄧艾進行招降,誰料劉禪只顧著夸諸葛亮,卻是平白地詢問。
一下子就被問降與不降,鄧艾有些震驚,知道肯定會有這一幕,但沒想到會來得這么快,其實鄧艾被俘虜之后,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舌嚢雭硐肴ィ€是覺得身死事小,失節(jié)為大,但鄧艾又有些替自己不值得,不就打了場敗仗嘛,何至于此。
于是,鄧艾還想掙扎一下,反問劉禪,說道:
“降?艾雖為降將,卻絕不投降,要殺就殺吧,艾絕無二言?!?p> 鄧艾不愿降,劉禪才懶得勸,又轉頭去問諸葛亮,笑道:
“瞧,軍師,這人不愿降,骨頭硬著呢,既然不降,那就留之無用了,我蜀國是積弱多年,但還不缺少戰(zhàn)將,軍師還是想想看,這鄧艾怎么搞好?一直關禁著,也是不好,費糧,還得找人看管著?!?p> 諸葛亮了解劉禪并不是說笑,而是真的這樣想,一個不愿投降,棄暗投明的敵將,留在蜀軍,那是隱患。一個降將而已,如何處理還難不倒諸葛亮,諸葛亮略一沉吟,就想出了法子,答道:
“陛下,鄧艾不降,如趙將軍在陣前所送出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依臣看來,可差人前往魏都許昌,告之魏主,令魏主派人帶著贖金,前來救贖鄧艾,既可反間魏國,還能給蜀國帶來一筆豐厚的收入?!?p> “此外,鄧艾不降,可直接殺了。到時取其首級,引兵至綿竹,喝令綿竹守將打開城門,獻城投降,臣早已打聽好了,綿竹此時的守將正是鄧艾的父親鄧忠,倘若鄧忠看到其子的首級,必定激動不已,一定會領兵出城,我等只要像之前一樣依樣畫葫蘆,則可取綿竹,收復失地。”
“縱是綿竹守將鄧忠不肯打開城門,見其子鄧艾已死,視死如歸,打算死守,那也不怕,沒事的,只要我等將鄧艾的人頭棄于地上,再派軍兵輪流往首級上滋尿,折辱,想必鄧忠會下不了臺,盛怒之下不得不出城應戰(zhàn)。”
“真要拿下了鄧忠,奪回綿竹,那魏主的贖金應該也差不多到了我蜀國,我等只要將鄧忠送回魏國許昌即可。鄧忠年老,又是大敗之將,魏主必會感到棘手,算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給魏主出個難題?!?p> “如此,陛下覺得可好?”
諸葛亮的計謀真毒,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且實操性極強,哪怕劉禪還沒拍板,說就這么干,坐在下首的各人已是雙眼放光,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即按諸葛亮所說的,拿著鄧艾的人頭,扔在地上滋尿,還能順便奪回綿竹,多好。
劉禪聽了之后,笑了,其他人不懂,劉禪哪里還聽不出來,這是諸葛亮攻心之計,不是針對綿竹守將鄧忠,也不是針對遠在許昌的魏主,而是鄧艾。
劉禪相信鄧艾不怕死,但鄧艾怕死了之后,事情的發(fā)展真的如諸葛亮所說,于是劉禪再給了鄧艾最后的一次機會,問道:
“軍師真妙計,可軍師不知,鄧艾乃是有風骨之人,忠君之將,就是不肯投降哪,不知鄧將軍覺得我蜀國軍師剛才所言,可好?”
鄧艾氣不打一處來,都被諸葛亮給算死了,別說鄧艾只是魏國如云似雨的猛將之中,不太起眼的其中一個。
然而魏主曹丕的性格,鄧艾比在座的人誰都清楚,說不定當蜀國的使者去了許都,提及這贖金之事,曹丕也許就直接將鄧艾給放棄了。還贖什么贖,千金難得,魏國的大將多的是。
可鄧艾一想到守在近處綿竹的老父鄧忠,的確要是諸葛亮剛才說的那樣做,鄧忠一定會中計。
沒人能夠忍住這種折辱的事情。
于是,鄧艾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