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wèi)湛藍的眼睛差點就動搖穆亦漾的決心:“我的粵語說得很不錯。”
不錯?除了穆爸爸之外,我們半猜半蒙都不明白你說的是什么。穆亦漾哄著他:“你的發(fā)音是可以,但是成語運用不好,會讓別人笑話。”
她實在沒有辦法味著良心說來賓們聽不懂成語,只能用大衛(wèi)對成語理解得有誤為由,打消他用粵語說成語的念頭。
在她好說歹說之下,大衛(wèi)終于同意不說成語。有了這個保證,穆亦漾徹底放下心來。他說半咸淡的粵語可以,只要不亂用成語即可。
只是,她要好好地考慮下一下,有必要嚴格規(guī)范家人對大衛(wèi)的粵語傳授。什么可以教,什么不可以教,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她實再也不想聽到類似于上邪之類的神品被大衛(wèi)描述成災難現(xiàn)場。
兩天之后的早晨,穆家人回到穆家村。家宴是在晚上才舉行,白天先準備一下。
穆八公和大伯母帶著家里的親戚,早早把菜譜準備好。從村頭開始,就可以看到人們?yōu)檠缦β档纳碛?。甚至,一些冷菜,昨天就開始準備??吹矫β档娜巳?,慕容俊浩頭皮發(fā)麻。
“寶寶,晚上的時候,我們要一桌一桌地敬酒謝賓?”
真要那樣,阿漪的身體如何受得了?
阿漪根本就不擔心這點:“沒事,我沒穿高跟鞋。爸爸說,晚上我們不用喝酒,白開水就行。”
肚子里的寶寶真乖,這些日子,她一點害喜的反應都沒有。除了胃口大增,不能吃魚之外,其它的,見什么吃什么。白天也不覺得困,搞得她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懷孕,不會是瑤姨誤診吧?
看到穆三少帶著家人回來,大家熱情地打招呼:“三少,現(xiàn)在才回來啊?!?p> 本來還以為只是嫁一個女兒,這不兩三天的時候,小女兒也嫁出去了??炜?,那個高高大大,有著老鷹鼻子的金毛怪,應該就是穆家三姑爺。
三少的閨女長得好看,姑爺也是一表人材。那個二姑爺,雖然沒有三姑爺長得高,但也是高大威猛,膚白大眼,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看起來像一個讀書人。
對于村民來看,二姑爺長得比三姑爺好看,都是中國人,看著順眼。
大衛(wèi)對于穆家村的建筑非常感興趣,與老街不同,穆家村的建筑都是傳統(tǒng)的中式建筑,一座座樓房錯落有致地排開,典型的南方建筑,粉墻瓦黛,顏色淡雅。
正在忙前忙后的大伯母看到小叔子一家回來,她快步上前,興奮地拉著阿漪的手:“回來了,快快快,先回屋里坐下。外面有點熱,回家喝點蜜蜂水解渴。”
她知道阿漪已經(jīng)有了身孕,心里那個高興。雖然她已經(jīng)做太奶奶,但是家里添丁,她還是非常興奮。
本來喜宴上,肯定會有魚的。然而,由于阿漪聞到魚就想吐,于是,她和穆八公干脆叫人做酸甜魚,用醋和糖的味道遮住魚的腥味。
她左手牽著阿漪,右手牽著穆亦漾,喜氣洋洋地往家里走。穆媽媽和穆爸爸則在后面和村里人說話。大伯母回頭看一眼慕容俊浩和大衛(wèi),不管他們聽不聽得懂,用粵語說:“二位姑爺,跟大伯母回家。”
二位姑爺恰巧都聽得懂這句話,乖乖地跟在后面走。大伯母興奮地對穆亦漾說:“囡囡啊,真是沒想到,你這么快就結婚。我們家,真是三喜,哦,不對,雙喜臨門?!?p> 老人家非常的迷信,懷孕沒過三個月,不要對外宣布。所以,三喜臨門才會被她改成雙喜臨門。
穆亦漾笑嘻嘻地說:“大伯母,找到對的人,我就趕緊嫁了。遲嫁早嫁一樣是嫁,早點結婚也沒關系的。對吧?!?p> “那當然,女孩子嫁人那么遲干嘛?你們?nèi)忝冒?,我最提心的就是阿漣。都30歲了還不嫁人,將來生孩子,危險著呢。阿漣這個年紀了,怎么沒想到父母會擔心。真是的。呵呵,還是我們阿漪和囡囡乖,早早嫁人,生兒育女。”
大伯母16歲就嫁給大伯父,兩人結婚60年,大伯父被大伯母管得死死的,是穆家最出名的妻管嚴。大伯母結婚早,生孩子也早,所以她的大兒子比穆爸爸才小兩歲。想當年,大伯母回娘家時,經(jīng)常背著穆爸爸回家探親。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穆爸爸是大伯母的兒子。
拉著兩個侄女回家,阿桂正在客廳里擺早餐。阿桂是大堂哥的媳婦,也是一個能干精明的女人??吹絻蓚€小姑子和姑爺回家,她招呼著:“來來來,正等著你們吃早餐呢?!?p> 不會吧,專程為她們準備早餐?阿漪不好意思地說:“這段時間辛苦大嫂,真是不好意思?!?p> 擺喜宴的事情,都是大伯母一家和穆八公一家負責。大伯母一家,負責人是大伯母和大嫂。兩人忙碌了一個星期,雖然大家是一家人,道謝還是要說的。
阿桂故意虎著一張臉:“一家人說什么兩家話。你再這么說,大嫂可要生氣啦?!?p> 只是,當那張虎臉在看到身后的慕容俊浩和大衛(wèi)時,馬上變臉,熱情好客笑容柯掬:“二位姑爺,來來來,坐下吃早餐?!?p> 聽說,三姑爺是個老外。所以,只要視圖沒問題的人,都知道哪位是二姑爺,哪位是三姑爺。
大衛(wèi)熱情地說:“謝謝大嫂。”
“老天爺,嚇我一大跳?!卑⒐鹗钦娴谋粐樀搅?,誰都沒有想到,這個老外竟然會說粵語。雖然發(fā)音不是很準確,但是大家還是聽得懂。阿桂驚喜地問:“你會說話?。俊?p> 得意于自己讓人驚訝的表現(xiàn),大衛(wèi)自豪地說:“是的,我會說話?!?p> 慕容俊浩笑著說:“大嫂,大衛(wèi)的粵語說得比我還好?!?p> 是的,只要你一開口,大家就知道大衛(wèi)的粵語說得比你好。發(fā)音問題嘛。
太好了,本來大家還擔心,不知道該如何與三姑爺交流,沒想到他竟然會說粵語。然而阿桂還沒來得及高興,穆亦漾毫地客氣地揭大衛(wèi)的老底:“大嫂,我老公只會一兩個簡單的粵語。您和他多說兩句,他就聽不懂?!?p> 真的假的,那平時,你們是怎么和他溝通的?大伯母好奇得很:“囡囡,你們平時和他說話的時候,比手劃腳的嗎?”
屋里傳來一陣陣的笑聲,隨后走出來一大串人,原來是大堂哥、五堂哥、以及大哥的三個兒子們。阿富笑得最為夸張:“奶奶,三姑她們會英文,人家都是說英文的?!?p> 大堂哥有三個兒子,穆爸爸有三個女兒。最好玩的是,兩家的兒子都比女兒大。大侄子阿富比阿漣大一歲,二侄子阿貴比阿漪大兩歲,三侄子阿將比穆亦漾大三個月。
小時候,這三個侄子是不喊穆家三姐妹為姑姑的,覺得比自己小的小丫頭,卻在輩分上高了一頭,讓他們不爽。不過,長大之后,慢慢的,三個小子也只能乖乖地叫姑姑。誰讓他們打不過穆亦漾。
親人見面,肯定要一一介紹,慕容俊浩和大衛(wèi)兩人看著眼前一堆人,乖乖地稱呼人家。還要發(fā)紅包給三個侄子。
收到紅包的阿貴有點無奈:“我都兩個孩子的爸爸,還收到紅包?”
最開心的就是阿富,他雖然已經(jīng)結婚,但是還沒有生孩子。他甚至還把主意的到了穆亦漾的身上:“小姑,你怎么不發(fā)紅包給我?”
之前小姑不給紅包,還說得過去。因為沒有結婚的人,是不需要給紅包給晚輩?,F(xiàn)在的小姑可不一樣,她已經(jīng)嫁人了,雖然結婚證還沒到手。
向來大方的穆亦漾大手一揮:“放心,過年回來拜年的時候,我一定會包一個大大的紅包給你的?!?p> 每年除了清明之外,春節(jié)期間,穆家人一定會回到穆家村拜年。紅包到那個時候再給大一點,完全沒問題。
一屋子的人正在寒暄,男人們都圍著兩位姑爺聊天,阿漪和穆亦漾則坐在那里吃早餐。阿桂看著吃得正香的小姑子,突然吃了一句令穆亦漾嗆到的話:“囡囡,不會連你也有了吧?”
說的什么話,嗆得穆亦漾連連咳嗽:“沒有,大嫂。這是沒有的事,我們過幾年再要小孩?!?p> 聽到她這么說,大伯母有點著急,她開始勸著侄女:“囡囡,生孩子要趁早。你看大伯母,16歲結婚,18歲就生你大堂哥。高齡產(chǎn)婦,對身體不好?!?p> 哇塞,原來大伯母也懂得什么是高齡產(chǎn)女。穆亦漾眼睛大亮:“大伯母,您覺得我現(xiàn)在就應該生孩子啦?”
那是當然?!澳阋呀?jīng)20歲,生孩子完全沒有問題。不用擔心。”
囡囡從小習武,從小到大,幾乎沒有感冒發(fā)燒過。身體這么強壯的人,有什么可擔心的。還有,看她前凸后翹,屁股又大又圓,是典型的好生養(yǎng)的類型。這種女孩子,可是天下所有婆婆心目中的理想兒媳。
至于阿漪,在大伯母的眼里,是加緊要小孩子的階段:“阿漪,你想生幾個孩子?”
聽說二姑爺在戶籍上是少數(shù)民族,那樣的話,可以不受生育政策的束縛。
突然被人問起這個問題,阿漪愣住了,自己父母從來沒有問過,她和慕容俊浩也沒想過這個問題:“不知道,我們沒商量過。只是,我們肯定不只生一個。”
慕容俊浩是個獨生子,他小時候很孤獨。阿漪上有姐下有妹,成長路上熱鬧非凡。兩人的意見很統(tǒng)一,二胎是肯定的。至于三胎、四胎那倒另外。
答案令大伯母和大嫂非常滿意,雖然說有生育政策。但是穆家村的人,家里從來沒有獨生兒女。頭胎生女兒的人,二胎那是必須的。頭胎生兒子的人,也要生二胎和三胎。
生完孩子之后,大家主動地交罰款。村里的干部即會做人也好說話,我好做你也好做。大家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沾親帶故,能幫一把都會幫一把。再說,孩子可是家里的未來。沒孩子,大人還有什么盼頭?
二姐都表態(tài)了,大伯母和阿桂把視線鎖定在穆亦漾身上。穆亦漾知道,這是在等著她靜態(tài)呢:“我能生幾個就生幾個。”
大衛(wèi)是老外,生育政策對他來沒有效力。所以,關鍵在于自己。以自己和大衛(wèi)的經(jīng)濟條件,又不是養(yǎng)不起孩子。至少她是這么考慮的,能生幾個孩子,就生幾個孩子。
這不,大伯母高興得把大腿拍得啪啪響,這響聲,穆亦漾和阿漪聽了都疼:“還是我家阿漪和囡囡懂事,真是好孩子。我們穆家的女人,向來都是了不起的。來來來,我們多吃點,慢點吃,別咽著?!?p> 老人家的心愿很簡單,家里人丁兩旺。既然是女孩子家,在老人的心里,女孩生的也是穆家的孩子。
此時,阿漪才想起一個問題,好像穆家嫁出去的女孩,個個都是生育的好手。這也是穆家女孩那么搶手的原因之一。
有一個太姑奶奶,她出嫁后給代代單傳的夫家一連生了九個兒子,其中還有一對雙胞胎??砂哑偶腋吲d壞了,家里老老小小,都把她當祖宗那樣供著。
女人這邊聊得高興,男人那邊可不那么愉快。尤其是大衛(wèi),對面著六個男人的好奇、打量、審視、看戲的眼光,大伯父是后面走進屋子里的。
得知小侄女嫁的是一個老外,大伯非常不高興:“天下男人那么多,嫁誰不好,嫁一個老外。日后囡囡去了國外,是死是活,誰知道?”
嚇得大堂哥趕緊捂住他的嘴:“我的爹啊,這話讓九斤叔聽到,他不會打你,卻會拿我出氣啊。”
以囡囡那個小霸王的性格,別說國外。就是到了九天云霄之外,照樣霸王吃四方。人家嫁人,喜事一樁。你這里說什么死活不知,不是觸人霉頭嗎?
九斤叔那不講理的性格,是不會對自己的大哥怎樣。可是,自己這個小他兩歲的侄子,卻是他最佳的出氣目標。
想他都58歲的當了8年爺爺?shù)娜耍?jīng)常被九斤叔從村頭追到村尾打,村里人覺得叔侄倆人感情深厚,然而他還要臉的好不好。
大伯那挑剔的目光,正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地打量著大衛(wèi)。
一頭的金毛,跟家里的大黃身上那狗毛的顏色差不多。眼珠子是藍色的,看了怪嚇人。鼻子真是難看,與老鷹的鼻子一樣。
臉型倒是蠻帥的,至少還算順眼;只是一個大男人的皮膚,卻生得像個姑娘家一樣,白里透紅的。還e有,他長得太高,是不是有巨人癥?高高壯壯,像一頭熊一樣可怕。這么大的體型,囡囡怎么吃得消?
再看看二姑爺,嗯,還是中國人看得順眼。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看了就討喜。
囡囡看人的眼光不行,估計她的眼光隨了弟妹吧。
與長輩們相比,還是三個老侄子平易近人。阿富對這個老外姑父非常好奇:“你是哪里的?”
剛才聽到他會說粵語,阿富不懂英文,于是也用粵語說話。小姑都聽不懂家鄉(xiāng)話,這個老外更加聽不懂。
大衛(wèi)聽懂了:“意大利羅馬?!?p> 因為大家見到他,都喜歡問他哪來的。這些話,他聽多了,回答的也多了。
“噢,我知道。就是那個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羅馬?!?p> 咦,這個大堂哥說的是什么,這么多。不過,至少大衛(wèi)聽得懂羅馬兩個字。他點點頭:“是的,羅馬?!?p> 老外就是老外,就算會說粵語,說話腔調(diào)也是怪聲怪氣的。大伯父懶得搭理這個看不順眼的小姑爺,他直接與看著順眼二姑爺搭話:“二姑爺,你是哪里的啊?”
“大伯,我是南楚的。我與阿漪是大學同學。”
與長輩說話,慕容俊浩回答得彬彬有禮,讓人挑不出錯處。
滿意地點頭,這孩子,人長得不錯,說話的聲音也好聽。就像那些唱戲的人一樣,聲音圓潤飽滿。
“成了家,當了父親。你可得好好地對我們阿漪,要不然,村里的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你淹死?!?p> 他擺起大伯父的架子,一本正常地訓著姑爺。想當初,他嫁自己三個閨女的時候也是這么訓人的。他沒訓老二家里的二姑爺;但是老三家里的二姑爺,他得好好訓一頓。
慕容俊浩有點傻了眼,自己的外父外母都沒有這么說過他,如今卻是大伯父訓他。他恭敬地說:“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顧阿漪,絕不對會讓她吃苦?!?p> 自己與阿漪在一起,除了父母臨時弄的暈招之外,其它的時候都是順風順水的。兩人感情深厚,情比金堅。若是他敢對阿漪不好,別說小妹,就連他自己都不會放過自己的。
說得比唱的好聽,大伯父正欲繼續(xù)他的訓姑爺大業(yè),卻被大伯母喝斥著:“要你來教育姑爺。什么話,自有九斤和弟妹在,你瞎攙和什么。你快點出去外面看看,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外面忙著呢?!?p> 既然你知道外面這么忙,為何卻窩在屋里陪侄女聊天。真是的,就是會使喚我。心里的意見雖然大,然而大伯父卻不敢說出來,嘴里嘟囔著:“知道了,這不就出去了嗎?”
望著大伯父的背影,阿漪羨慕地說:“大伯母,你好厲害?!蹦馨颜煞蛑笓]得團團轉,在村里,大伯母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老頭子年輕時風流倜儻,十里八鄉(xiāng)的姑娘們哪個不眼紅。偏偏這么一個美男子被其貌不揚的自己給收入來囊中,令多少姑娘們捶胸頓足。哼,還不是婆婆相中自己會持家,是個過日子的人。
這些年來,自己里里外外地為家里忙和,張羅一切,生兒育女,娶媳嫁女,哪個不夸自己是一個持家好手?雖然年輕時老頭子風流一陣子,只是,他還不被自己控制得死死的,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如今的她,兒女雙全,子孫滿堂。她還有什么可盼的,不就是家庭和睦人丁興旺?至于老頭子,除了乖乖地聽她的話,還能干什么?小心惹急了她,兩手一撂,就不伺候你了。你哪邊涼快哪邊待著去,我還落個輕松。
年輕的時候,她還以過來人的身份勸過穆媽媽,讓弟妹別和小叔子犟下去。男人,到老的時候,除了老婆可以依靠,他還能靠誰去。
只是,她這個觀點,到了飽讀詩書的穆媽媽那里卻是行不通的。小叔子我行我素,弟妹淡然漠視。等到小叔子收心斂興之后,弟妹卻已經(jīng)不再看他一眼。這個道理,小叔子卻不明白。
本來她一直擔心小叔子的家會半途散了,沒想到弟妹竟然堅持下去。一轉眼,侄女們都長大成人。小叔子和弟妹也快要當姥爺姥姥。自己這個當大嫂的,終于可以把心放下來。
說曹操,曹操到。穆媽媽走了進來,大伯母拉著她坐了下來:“先喝點海鮮粥,今天會很累的。”
傍晚要應酬一村子的人,阿漪估計舉動走滿場,可是小叔子和弟妹必須走滿場才行。也不知向來嬌氣的弟妹能不能應酬得下來。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著弟妹臉上掩藏不住的笑意和喜色,可以知道這些日子,她過得如何舒心。
要知道,四年前,弟妹家里的三個老人相繼離去,她幾乎足不出戶,臉上毫無生氣,自己這個當大嫂的看到她都嚇了一大跳。
穆媽媽高興地說:“還是大嫂的手藝好。我可煮不出這個海味?!?p> 我可是窮苦人家出身,哪像你大家小姐的氣派,十指不沾陽春水。大伯母打趣著:“喜歡叫就多吃點,家里什么都缺,獨獨不缺海鮮?!?p> 這是實話,囡囡平時最喜歡生吃的沙蟲和蝦米,大部分都是大伯母自己曬干之后寄過來的。
看了一眼屋子里的人,都是穆家男人,穆家媳婦去哪了:“大嫂,孫媳婦們呢?”
“她們啊,在村子里幫忙。擺碗筷分份量,弄些果盤點心之類的。”
大伯家三個孫媳婦都是附件村子里的人。因為穆家村的人都是親戚,村里的人不能通婚。女兒往外嫁,媳婦往外娶。
唯有大孫子的媳婦,結婚多年都沒有生孩子。不像她的兩個妯娌,個個都生兩個兒子。
為了孩子問題,阿桂心里對大兒媳多少有意見。然而,大伯母對她:“你當初結婚時,不也是七八年之后才生的娃娃?!?p> 多虧阿桂生娃遲,所以她沒有給大兒媳臉色看。如今,看到阿漪剛領證就懷孕,又勾起她的心事。
穆媽媽看到侄媳的臉色突然不太自然,猜想是因為阿富媳婦還沒生出孩子令她不高興。她只有扯開話題:“大嫂,祠堂祭祖的祭品都準備好了吧?!?p> 阿漪和囡囡出嫁,等會要去祠堂祭拜祖宗,順便也讓姑父給祖宗們上香。
辦事向來穩(wěn)妥的大伯母早就準備妥當:“都弄好了,待會就讓孩子們和姑爺去燒香磕頭?!?p> 大家正在說話呢,穆八公走了進來:“阿漪,囡囡,帶個兩位姑父,洗干凈手。到點到給祖宗們磕頭啦?!?p> 祭祖是很嚴肅的事情,燒香之前一定要換上干凈的衣服,把手洗干凈。否則,會被認為對祖宗不敬。
大衛(wèi)和慕容俊浩好不容易才從穆家男人堆里脫出身,大衛(wèi)擦了額頭上的虛汗:“天使,你家的親戚人太多?!?p> 一開始只是幾個堂哥和侄子在那里圍觀他,后來發(fā)展到村里的人都跑進屋里看他,好像他就是一個正在耍戲的猴子,大家看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