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ㄗⅲ捍苏履嗣枋鲷鹆x、隗冉等人當年的經(jīng)歷,與故事主線關聯(lián)不大,不喜的讀者可自行略過。有喜歡交流漢末歷史和小說情節(jié)的朋友可以加書友群96433014)
顏良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既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向人傾訴,而隗冉始終低著頭不發(fā)一言,唯有被捏得發(fā)白的指節(jié)顯露出他的激動情緒。
隗冉字進武,并非冀州人士,而是來自涼州。
提起隗冉的祖上,在本朝之初那可是赫赫有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正是曾經(jīng)割據(jù)一方,掩有雍涼的西州大將軍隗囂。只是隗囂當年患得患失首鼠兩端,最終落得個悲劇收場,而天水隗氏家族也隨之星散沒落。
當年的天水隗氏中的一支,流落到了金城扎根,而金城等地漢羌雜居,民風彪悍。隗氏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與當?shù)氐那既酥g也頗多通婚,因而隗冉身上倒有幾分羌人的血統(tǒng)。
隗冉年少之時剽輕好武,有一次他與人出獵之時遇著一股馬賊,他與幾個伴當雖然盡皆勇武,但敵不過馬賊人多勢眾,上來就吃了不小的虧,只能邊打邊逃。但馬賊見這些少年衣衫光鮮,馬匹雄壯,知道乃是大大的肥羊,哪肯輕易放他們跑路。
一番窮追之下,雖然馬賊們指望著生俘了肥羊好換取大筆的贖金,故而沒有下死手,但隗冉一方幾乎是人人帶傷,還有人受傷落馬。正在山窮水盡時,卻是迎面撞上一彪人馬,來人眼見前方有人廝斗,正是馬賊在行劫持之舉,竟是不畏不避,帶人直接沖殺過來。
為首一員年輕人,騎快馬,使長矛,猛地扎進了馬賊堆里,而諸多阻攔在他面前的馬賊竟無一人能有一合之力,瞬間被挑落了幾人。這伙馬賊猝不及防之間,反被打得狼奔豕突,再也顧不上什么肥羊,盡皆四散而去。
一場遭遇戰(zhàn)下來,馬賊傷亡五人,而隗冉等人卻賴以保全。
隗冉在死里逃生之余,自然是對這個救了自己性命的年輕人既佩服又感激,而這個年輕人,乃是客居于此的平原麴氏子弟,單名一個義字。
說起這麴義,原本乃是平原大族。但在先孝靈皇帝時,朝中鬧得沸沸揚揚的黨錮之禍,亦是殃及到了平原麴氏。麴氏中人為避災禍,不惜遠走西疆,一直到了黃河上游地區(qū),大漢最西邊的西海,也就是現(xiàn)代的青海湖附近才止步。
西海附近羌人更多,尤其以燒當羌的勢力最大,麴義少小之時便與羌人同習同俗,沾染了一身的羌人習氣,同時也把羌人輕捷勇猛的戰(zhàn)法戰(zhàn)技給學了個十成十,竟比身有羌人血統(tǒng),從小在西涼長大的隗冉更像一個羌人。
倆人年齡相近,性情相投,遂因著這次巧遇而成為至交。到了靈帝駕崩,朝中閹宦被一舉除盡后,麴氏便想要回到平原祖地,但當時中州紛亂道路不靖。
當時麴義在附近漢羌族群中已經(jīng)頗有些威名,便召合了一些漢羌子弟衛(wèi)護著自家東返。而隗冉因著與麴義相當投契,也決意隨他到中原來闖蕩一番。
麴氏回到平原時,平原已經(jīng)是飽經(jīng)黃巾肆虐,民不聊生。老一輩的麴氏族人見自家祖宗之地破敗荒蕪,那是痛心疾首,但性格豪放的麴義卻覺得來得正當其時。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麴義為人勇武,手下又帶著一幫西涼剽輕之徒,很快便在河北之地闖出了名堂。隨即,他的大名便入了當時還是冀州牧的韓馥耳中,韓馥招其為將,委之以兵。
然則麴義在西涼之地長大,那是野慣了的,若是遇上個有為的明主倒也能壓服得了他,但韓馥只是個恇怯庸才罷了,豈能令麴義歸心率服。
韓、麴之間漸生齟齬,麴義對韓馥的命令愛理不理,占據(jù)了冀兗交界附近的幾個縣當起了一方豪霸。
要說麴義這種作為放在亂世之中也不過是當時的常態(tài)罷了,但麴義向來粗鄙無文,與韓馥手下的一眾謀臣僚屬全部沒什么交情,甚至還因為不會做人明里暗里得罪過不少人。
麴義這么一不尊調(diào)度,韓馥的屬下耿武、閔純等人便在韓馥面前反復進言,稱麴義此舉大逆不道,不容姑息。而韓馥本就是個無甚主見之人,被一番慫恿之下,便發(fā)州兵討伐麴義。
在韓馥以及耿武、閔純等人的眼里,麴義一介粗鄙武夫,不過占據(jù)幾個縣城,又能掀起多大風浪,想著可以一戰(zhàn)而定,從而起到殺雞儆猴的效用。
卻不料耿武、閔純等人紙上談兵頭頭是道,帶兵討伐卻被他們所看不起的粗鄙武夫麴義給打得大敗虧輸。這下倒好,非但麴義這只雞沒殺成,反被袁紹這只猴子在一旁暗地里取笑。
而見韓馥的刀如此之鈍,原本就對韓馥大為不滿的袁紹更生覬覦之心,遂派人招攬麴義,并暗中承諾資供他軍械糧草。
麴義打敗了韓馥的討伐,一時之間頗與兩千年后那句“就喜歡看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的心態(tài)暗合。但他雖然粗鄙無文,卻不是個無謀匹夫,知道自己僅僅占據(jù)幾個小縣城是不能持久的,更貪戀那些軍械糧草,便與袁紹暗中媾和,以抵御韓馥的威脅。
隨后袁紹再引幽州公孫瓚南下威嚇韓馥,從而謀奪了整個冀州。而袁紹畢竟與韓馥的恇怯昏庸不同,堪稱是一代雄杰,得了冀州之后,更多文臣武將前來歸附,而麴義見袁紹大勢已成,便也率部投效。
早先袁紹引公孫瓚南下威逼韓馥,公孫瓚也覬覦冀州良久,兩人一拍即合。但袁紹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公孫瓚南下是為明,遣了荀諶、高干等說客往赴冀州那是暗,最終出了力的公孫瓚沒得了便宜,反倒是只磨了磨嘴皮子的袁紹全取了冀州,怎不令公孫瓚氣得暴跳如雷。
恰好公孫瓚之弟公孫越在南下協(xié)助袁術時不幸身死,公孫瓚就遷怒于袁紹,并借了這個由頭要將新仇舊恨和袁紹一起算一算,遂派兵大舉進攻冀州。
公孫瓚與袁紹同樣是漢末群雄中的佼佼者,但這時候的白馬將軍卻要比袁本初強橫得多。
公孫瓚其人在初平年間就多次率領幽州精騎接連大破張舉、張純叛亂,然后被長期率兵在幽州抗衡鮮卑、烏桓,手下精騎盡皆驍勇。就在這一年里,三十萬青州黃巾渡河北上,欲要與黑山軍會合,公孫瓚率兩萬步騎南下,于渤??|光縣以南大破青州黃巾,斬首三萬余,生俘七萬余,威名震徹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