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讓孩子們再挨餓!
一晃二十來天過去了,薛一梅每天都去下魚簍,每天也有所收入,只是收入逐漸減少,這樣也是沒辦法的事。
這期間,薛一梅又買了兩次糧食,也買了兩回布頭和碎棉花、燈油和一些針線。
雖然添置了不少東西,但總體來說還是有所盈余,讓薛一梅心里有些安慰。
尤其是屯里的人,去河邊捕魚的人后來漸漸少了,也可能是他們捕魚的方法不對頭,后來就漸漸的不來了。
而且他們并沒有來河東,這也讓薛一梅很是松了口氣。
薛一梅用布頭給傅歡和丫丫每人做了一頂棉帽子和一副棉手套,也給她倆每人做了一身新衣服。
新衣服做的是單衣,是用色彩鮮艷的碎布頭拼接的。
為了讓衣服看起來美觀一些,薛一梅前后衣片和袖子用布頭給她倆拼接了小動物圖案,小兔子、狗熊、小魚、小雞等,栩栩如生的,一點兒也看不出是用布頭拼接的,兩個孩子喜歡的不得了,咋咋呼呼的恨不得立即穿在身上。
用那些顏色深、布塊大些的布頭,薛一梅給傅平也做了一身新衣,拼接成了竹子圖案和幾何圖案,別具一格,也很好看,傅平也喜歡的咧著嘴笑個不停。
后來薛一梅見孩子們身上的棉衣都臟了,也沒有換洗的棉衣,就將碎棉花一點一點的鋪展開,給三個孩子每人又做了一身棉衣。
只是棉衣的布料沒有再拼接圖案,將布頭直接縫上就行了。因為棉花太碎,怕棉花在里面滾動,薛一梅用針線多引了幾趟針線。不管怎么說,孩子們有了新棉衣穿,不再挨凍,用極小的價錢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薛一梅也非常有成就感。
不是薛一梅舍不得用好棉花做棉衣,而是外債還沒償還,好棉花一斤要五十文呢,目前來說,傅家還真是買不起。
棉衣做好之后,讓孩子們換上了新棉衣,在外面還套上了新做的單衣,省得把棉衣弄臟了。身上的舊棉衣薛一梅全都拆洗了,再重新做時,里面不僅又摻了些碎棉花,也在衣服和袖子下面拼接了一塊布頭,比原來的棉衣大了些,也厚實了許多。破舊的地方也重新縫補了,干凈厚實多了。
可惜的是,自己身量太大,用布頭做鞋還行,做衣服就牽強了,也只能等家里條件改善了再說。
她選擇了一些厚實的粗布做了鞋面,比著腳上的鞋裁剪出來,家里每人都用布頭還做了一雙新棉鞋。
做棉鞋時,薛一梅可費了老勁了。
首先得用碎布頭和舊粗布粘布板,作為鞋底的原材料。每雙鞋的鞋底最少得用四層布板,四個人的鞋底得用多少?因此,粘布板時,家里的菜板、面板、大盆底和大些的木板都利用上了。
這也罷了,最難的是納鞋底。因為她急著將鞋快做好,因此還買了燈油。經(jīng)過日夜苦戰(zhàn),終于給家里所有人都做了一雙新棉鞋。
另外,薛一梅也做成了簡易的衛(wèi)生帶和衛(wèi)生巾。
衛(wèi)生帶是用厚實的布頭里面夾著軟些的油布,衛(wèi)生巾是軟布里面裹著棉花,做成以后用蒸籠消了毒晾曬干爽,就成了古代版衛(wèi)生帶和衛(wèi)生巾。
她也沒多做,衛(wèi)生帶做了五個輪換著使用,這個她想多用幾回。衛(wèi)生巾做了二十多片,都是一次性的。
也多虧家里都是孩子,怕他們問,都是夜間做的,買燈油也是這個原因。
這些東西都被她用布包了起來,放在了衣柜里。
她的月事不太準,有時兩三個月才來一次。有了衛(wèi)生帶和衛(wèi)生巾,她也不怕來月事的尷尬和不便了。
可惜廁紙沒有買到,雜貨鋪里沒有賣廁紙的。她偷偷打聽了一下,小二用看傻子的目光看著她,說了句“誰舍得用紙如廁”,就不理她了。
看來古代的紙一定貴得離譜,目前來說她還沒有那個條件使用廁紙,也只能繼續(xù)用高粱桿如廁了。
在這期間,還過了李氏的”三七”,也就是二十一天。
薛一梅買了線香、糕點、水果和五谷,去墳頭上祭拜了一下。年前還有一個“五七”,等到明年過了忌日,才算出了孝期。
在炕上做針線活的同時,薛一梅也沒忘記給幾個孩子講故事。海爾兄弟已經(jīng)講了二十多集了,幾個孩子主題曲現(xiàn)在唱的比薛一梅還溜。
另外,薛一梅還教會了他們一部分三字經(jīng)。著重講了孟母三遷、竇燕山教子、孔融讓梨、香九齡的故事,讓他們知曉人性的善惡、所處環(huán)境對人性的影響,為人處世的禮節(jié)以及友愛孝悌做人的基本準則等道理。
三個孩子聽得津津有味,兩個小的雖然聽得懵懵懂懂的,不知道里面實際的含義,但薛一梅教的三字經(jīng),卻全都會背了。
尤其是傅平,不僅全都會背,字面意思也都弄懂了。每次薛一梅講完,他都若有所思,眼里煥發(fā)出奪目的光彩。
薛一梅發(fā)現(xiàn),三個孩子都很聰明,傅平大些還不算什么,丫丫的反應能力和記憶力比傅歡還強上一些。
傅歡也不笨,磕磕碰碰的也能背下來,但相對于丫丫到底就差一些。
這天,她早早起來,去河邊取了魚簍,掂了掂分量,也就五六斤的樣子。這些日子下的魚簍,每天都差不多,能有五六斤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她很知足,每天都有二三百文的收入,已經(jīng)是意外的驚喜了,她也沒想到河里的魚蝦這么給力。
現(xiàn)在家里已經(jīng)有四兩多不到五兩銀子了,再賣些魚蝦,估計年前就能將外債還清了。
一想到能還清外債,薛一梅就信心倍增,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她打開魚簍,里面也只有兩條二斤多的鱖魚、大約半斤青蝦和一些小魚,因為東西少,這些魚蝦也沒分類,都放進了一個大些的籃子里。
薛一梅將筐子裝好,也沒有在上面覆蓋荒草,反正屯里人基本上都知道了她每天進鎮(zhèn)賣魚,也沒啥好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