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哲夫當(dāng)立

第四十五章 議定

哲夫當(dāng)立 顧首青弦 2122 2019-06-01 07:31:42

  “外臣屈文謙(蘇湛),拜見秦皇陛下”

  兩人雙手一輯,深深拜下,這是外臣的禮儀。

  秦皇穿著黑色袞服,戴著冠冕端莊而有威嚴。

  輕抬手掌,道了聲“外臣不必多禮,速速請起”

  之后,宋顯文便走了出來,將當(dāng)日之話,近乎復(fù)述一遍。

  如今楚國已經(jīng)基本穩(wěn)定了局勢,秦國大軍南下作用和意義,也只有靠著騎兵來騷擾南郡。

  但北地已經(jīng)狼煙四起,趙軍圍攻城陽,三大營也有軍士北上防御。

  如果楚國堅持作戰(zhàn),秦國將面臨兩線作戰(zhàn)的狀況。

  不僅如此,西陲的這戎狄羌人也會趁機做亂。

  到時候,就難對付了。

  ……

  秦皇銳利的眼神一直盯著蘇湛,好像是要找出點什么。

  待宋顯文說完,范絀才走上前去提醒一聲“陛下,議和一事細節(jié)可否?”

  “???”秦皇一愣,旋即很吃驚的道:“這便完了?”

  “是,陛下”范絀應(yīng)道。

  秦皇指著蘇湛道“你可是蘇湛?那個名動天下的‘鬼狐’?”

  “外臣是蘇湛,至于說名動天下便是有名不屬實了,也是說來慚愧!”蘇湛不卑不亢的答道。

  鎮(zhèn)定自若,沒有一絲慌亂,很是平靜。

  “那么,寡人有一個問題想求教,使者可否答復(fù)?”

  “陛下請講”

  諸臣也很好奇,這個時候秦皇會問什么。

  “寡人好奇,明明是楚國先動寡人的大秦,最后落得大敗,為何寡人勝了還得不到一點好處,反而處處為楚國掣肘?”

  “天下變幻,何日起勝者低眉順眼,而敗者卻儼然一副勝者的姿態(tài),還請使者解惑”

  抑揚頓挫,起承轉(zhuǎn)合無不體現(xiàn)了一代梟雄的困惑。

  秦皇贏華的話,極具魅力,卻又不容拒絕。

  蘇湛微微失神,為這極具魄力的君主所嘆服。

  說是詢問,實則已經(jīng)了然一切,不過是想給自己一個分析大勢的機會而已。

  蘇湛對秦皇一輯,接著又對著群臣也是一輯才道“湛以為,秦皇之惑,不外乎勢也”

  “昔日韓申之法家,因勢而動,講求以勢迫人。國之成敗,執(zhí)政者之得失,無勢不可行,無勢不以立”

  “度今日秦國,上庸?jié)h中兩處大戰(zhàn),皆占有絕對優(yōu)勢,但國勢卻不可為”

  “自數(shù)年前秦鄭交戰(zhàn),本是占著優(yōu)勢,誰料崛起了一位不出世的英雄人物文昭”

  一直處于劣勢的鄭國,與一直圖謀鄭國的秦國因為文昭而變得異常復(fù)雜。

  尤其是,在文昭帶領(lǐng)著鄭軍百戰(zhàn)百勝的情況下,更讓秦國覺得東進無望。

  這時候,有人獻了一個縱敵與離間結(jié)合的計謀,引鄭國大勝之后再離間。

  這法子很管用,使得本就國力衰微矛盾重重的鄭國更加猜忌嚴重。

  最后,一舉消滅了鄭國。

  秦國也因打破了之前的六國僵局,而被深深忌憚。

  哪怕是利益上并沒有獨占,已經(jīng)分給了諸國,諸國心里也難免這種思緒。

  最為深刻的,也是受利最大的楚趙兩國。

  景鞠為千里奔襲的焦挺擊敗,更是讓楚國內(nèi)心不安。

  大勢之下,秦國勝了戰(zhàn)爭,卻失去了國勢少了盟友。

  東進局面打開,秦國也為諸國所恐懼。

  “使得秦國東進策略被破壞,而陛下不甘,才有了諸侯分鄭”

  “陛下以為利益均沾不僅足以令諸國消除忌憚,也可以使得自己得不到的地方,作為順水人情送給諸國”

  秦破洛陽,再攻下安邑,使得鄭國兩個都城被破。

  諸國受恩,畏懼大于所謂‘恩德’。

  “但實際看來,這效果似乎并沒有很明顯”

  “除了避免四國為聯(lián)合,反攻秦國之外,并沒有什么益處”

  若秦國獨吞鄭國,必定引得四國共同對付秦國。

  “陛下”群臣之中走出一位官吏,向秦皇一輯后,走出列來。

  又向蘇湛一輯,道:“世人傳聞蘇副使出自鬼谷,而我祖上也出自鬼谷,卻不敢與蘇副使持一般看法”

  “哦?”

  “張利,張晉之曾孫也,有其曾祖之風(fēng)”秦臣向楚使介紹道。

  張晉曾是著名的辨士謀士,鬼谷‘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的名聲,正是因他而起。

  他擅長的,是詭辯。

  “先祖曾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若是以勢論,不如以利來分。趙之所以為驅(qū)使,倒不如說是利益驅(qū)使”

  “秦勝而不得利呢?”

  “趙看如今之利,許之兵士折損之弊端。諸侯蠅營狗茍,皆為利驅(qū)使”

  “退下”秦皇喝退張利。

  也不知剛才那人是如何稱其有‘張晉之風(fēng)’的,竟張口便說了諸侯的不是。

  當(dāng)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簡直活該。

  “副使高論,寡人茅塞頓開”

  “只是,若……簽了這份國書,寡人有何顏面舉國百姓,還請大使諒解”

  “此事,就連寡人也無法想通其中厲害,何況是百姓”

  對于帝王,任何一絲懇切,都很難得。

  屈文謙竟一時不知說什么好,看著云淡風(fēng)輕的蘇湛,立刻又窩著一肚子的氣。

  別過頭去,索性不插嘴。

  怎奈……

  “陛下,此事皆由大使抉擇,外臣不過是拾遺補缺,拾人牙慧的說些無用的話而已”

  一邊說著,一邊看向屈文謙。

  “你……”屈文謙氣的差點跳將起來。

  不過是沒給點好臉色,就立刻被報復(fù),他的臉更黑了。

  “屈大使不如舍我巴東江陽八縣,也好……”

  “昨夜睡的不好,腸胃里生了些小疾,蘇某先走了”又聽蘇湛從他耳邊說了幾句,便一輯于秦皇。

  “外臣有些急事,刻不容緩,還請陛下諒解”

  秦皇眼睛一亮,揮了揮手。

  蘇湛會意,說罷,便轉(zhuǎn)過宮門走了出去。

  留下臉色發(fā)青,不知所措的屈文謙。

  “楚使?”秦皇又輕聲喊道。

  “外臣……外臣……也身子不適,還請陛下……”

  這時,范絀走了出來道“如今可是議和,不是兒戲,屈大使切莫躲避”

  抓著機會,秦國群臣自然沒有放過。

  屈文謙硬著頭皮,一個個說了個遍,最終還是讓了五城。

  雖然是地近東蜀的接壤,本就不算重要,也沒多少戶人家,可卻是一片熱土。

  最終,并沒有其他波折的簽下了這份國書,并與秦國一道決議此約可行。

  再三確認無誤,屈文謙著隨行書佐并史官記下了這次議和。

  秦的巴東二十六縣,除了要歸還二十一縣之外,剩余五縣歸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