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嘛,此人之所以風評甚佳,是因為有兩人為之打下的基礎甚好,”劉篡眼神中飄過一絲輕蔑:“丁子賤出生之時,那闞澤居然見而異之,說什么此兒后必致公輔。后來,丁固踏入官場,又有虞翻對他身邊的同僚說什么丁子賤塞淵好德,堂構(gòu)克舉,野無遺薪,斯之為懿,其美優(yōu)矣。令德之后,惟此君嘉耳??傊?,都是一些溢美之詞?!?p> “闞澤和虞翻?!蓖醯蠈@兩個名字還是很熟悉的,闞澤,主要是演義里面赤壁之戰(zhàn)獻詐降書的表現(xiàn)過于神勇而記憶猶新,虞翻嘛,其事跡主要是和懟人有關(guān),從領導到同僚再到他討厭的人,沒有不懟的(比如有一次孫權(quán)和張昭討論神仙話題,虞翻咣當就是一句“彼皆死人,而語神仙,世豈有仙人邪!”,雖然是指著張昭說的話,但明顯是把孫權(quán)也給捎帶進去了),更別說糜芳和于禁這樣履歷有污點的投降將領(孫權(quán)騎馬請于禁和自己偕行,虞翻叱責于禁:“你是俘虜,怎敢和主公齊頭并進呢!”就要拿鞭子打,后孫權(quán)和群臣會飲,于禁痛哭流涕,虞翻又說:“你計劃裝模作樣求得寬赦嗎?”甚至,后來后來孫權(quán)與魏和解,要把于禁遣回魏國,虞翻說:“雖然放了他對我們沒有損失,但依舊如同放盜歸山,不如將他斬了用來警示身為人臣卻有二心之人?!泵臃急粦坏母?,“失忠與信,何以事君?傾人二城,而稱將軍,可乎”與“當閉反開,當開反閉,豈得事宜邪”簡直就是罵人不帶臟字的典范),終于把自己給懟走了,“權(quán)積怒非一,遂徙翻交州”,甚至到了交州還沒忘記直言上書,最后被流放到了蒼梧郡。
這樣一個人,除了都好讀書以外,和丁固完全是兩種風格啊,怎么會走到一起?
“其實原因很簡單,”劉篡見王迪有些納悶,就給出了答案:“丁固,會稽山陰人;虞翻,會稽余姚人;闞澤,會稽山陰人,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而且這闞澤,出身貧寒,世代務農(nóng),他能夠被舉薦開啟仕途,和丁固的父親有很大關(guān)系,如此怎能不相互提攜?”
原來是鄉(xiāng)黨啊,王迪恍然大悟。
“而且,在這丁子賤身上還發(fā)生一件事,很有意思。”劉篡說這話時笑容很是玩味:“官場流傳一件奇聞,乃是‘丁固生松’”。
“丁固生松?”王迪有些納悶,表示這個典故從未聽過。
“子均不是我吳人,所以這件官場笑談并未曾有耳聞,”一旁的葛系笑道:“有一次,那丁固夢見從自己的肚子里長出一棵松樹,占卜者認為“松”字拆開后為“十、八、公”,這表示十八年后,丁固將位至公卿?!?p> “怕是最近幾年才傳出來的吧?”王迪笑道,這幾日為了給孫皓造謠生事,類似的事情可沒少做,太知道里面的貓膩了,再結(jié)合前世在史書看到的甭管什么明主暴君,只要出生,必定是有異于常人的地方,實在是無聊。
“奇怪就在這里,”劉篡接著說道:“還真不是升任左御史大夫之后才傳出來的,那是在建興二年(公元253年),丁固才出任尚書的時候,此事便流傳開了,真要按照十八年算的話,這日子還沒到呢?!?p> “所以才極力反對吾等擁戴烏程侯?”王迪恍然大悟。因為自己的“疏忽”,并沒有將丁固列入核心人員名單,一旦天下變了顏色,再考慮一下自己的歲數(shù),再往上爬實現(xiàn)三公這個“夢想”的可能幾乎就沒有了?
“一開始老夫與劉車騎也是這般想的,所以,已經(jīng)做出了許諾,他丁固的位置不會有任何改變,最后一定有個三公之一的名譽,但是,那丁固的態(tài)度依舊是不配合,甚至連帶著虞翻的后人也站在對立的立場之上。”
誰贊成誰反對,一個大概的名單王迪已經(jīng)知道了,雖然明確贊成并且鞍前馬后付出很多的人不是特別多,但是,更多是站在中立的立場之上,抱著“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的人生觀(沒辦法,吳國立國以來的宮斗大戲太多了,血雨腥風之中無數(shù)人翻身落馬),只要孫皓成了氣候,他們絕不添亂,所以,真正反對,旗幟鮮明反對的人,很少。
這里面就有丁固以及虞翻的后人,是其中的“中流砥柱”。
“做出承諾還不領情,可見,根源不在于現(xiàn)在和以后,很有可能是在當年,在這個所謂的丁固生松神話流傳的當年,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建興二年到底怎么了?這丁固是怎么當?shù)纳袝??”王迪一番推理之后,問道。只是,這建興二年,到底是歷史上的哪一年,還真是不知道啊。
“子均這話問得真是到位,”劉篡贊許的說道:“說來這建興二年發(fā)生的事情還真不少,那已經(jīng)滅亡的蜀漢就發(fā)生了大將軍費祎被刺殺的事情,而后,我們吳國也發(fā)生了類似事件,便是孫峻兄弟聯(lián)合一些朝臣發(fā)動政變,滅了諸葛恪,而這丁固的尚書一職,呵呵,也正是從孫峻上臺之后拿到的,因為當初孫峻之所以能夠掌握對諸葛恪的優(yōu)勢,因為當時坊間有些流言出現(xiàn),是這諸葛恪要將國都遷到武昌,這就是將他諸葛恪推到了世家大族的對立面上,再考慮之前北伐慘敗,以及并非本地氏族出身的背景,于是朝堂之上自然都默許了孫峻的行為,據(jù)說,這條流言的始作俑者和丁固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p> 這老家伙果然是不怎么干凈啊,王迪笑了:“也就是說只要吾等占盡優(yōu)勢的話,他丁固也不會螳臂當車,甚至還有可能配合一下,那就沒什么可畏懼的了,只需做好自己便是?!?p> “子均,其實當時還有一條流言更為致命啊,”一旁的葛系補充道:“傳聞當時諸葛恪遷都武昌之后,還要廢掉會稽王(孫亮),擁立在民間頗有威望的廢太子孫和為帝,這樣一來,支持孫峻的可就不光是世家了,皇帝本人也是要參與其中了?!?p> “諸葛恪被誅之后,廢太子孫和下場如何?”王迪不動聲色的問,其實到這里他已經(jīng)明白了,丁固究竟怕的是什么,十幾年前那一場政變,這個看似兩不相幫的老人其實靠著這兩條流言平步青云,換了是孫皓做了皇帝的話,可以說前途盡毀都是最輕的,畢竟當年干掉諸葛恪,也順帶讓孫和受到牽連,全家被干掉都有可能,所以,才這么積極的反對啊。
“被賜自盡。”劉篡的回答果然不出所料,政治斗爭里面的失敗者,不是說你想放棄爭斗資格就可以全身而退的,懷璧其罪啊。
想到這里,王迪不禁有些頭疼,十幾年前就是幾條流言,丁固從來沒說過是他做的,所以,自己還沒辦法挑明了:老頭兒,別怕,烏程侯上位之后肯定既往不咎,或者,連烏程侯對此事毫不知情都不能說,說了就等于撕破臉了,但是不說,丁固的這種危機感就不會消除,不消除,就不可能站在哪怕中立的立場之上。這特么的是個死循環(huán)啊。
“那吾等只好從虞翻的后人那里入手了,”想了半天也沒有辦法的王迪只好采取曲線救國的策略:“如果能把他們爭取過來,將這丁固孤立起來,也就無事了吧?”
說完這話,王迪就發(fā)現(xiàn)葛系與劉篡看著自己,笑的很詭異。
“若能說服最好,只是,誰都能說服他們,唯獨子均辦不到啊。”還是葛系好心一些,忍不住說道。
“為何?”王迪一愣。自己和這幫人都是素未謀面,哪里來的怨恨呢?
“雖然吾等在運作烏程侯一事時,并沒有提及子均,”說道這個話題,劉篡也是有些無奈:“但是,架不住有些人在暗中調(diào)查,還是發(fā)現(xiàn)了子均的一些蛛絲馬跡,然后便產(chǎn)生了興趣,其中虞翻的第六子,任職廷尉的虞聳動用手下人馬做了進一步的偵查,不得了,雖然詳細的信息并沒有掌握,卻也知道子均乃是從西邊過來的,而且時間、路線上和鄧艾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p> 廷尉的職掌是管理天下刑獄。每年天下斷獄總數(shù)最后要匯總到廷尉﹔郡國疑難案件要報請廷尉判處﹔廷尉也常派員為地方處理某些重要案件。有的還可駁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決意見。這虞聳,居然利用職權(quán)將自己查到這種程度,也是高手啊,畢竟自己的舉動已經(jīng)是很低調(diào)了。只是,這個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你們這幫人不也是知道嗎?也沒耽誤開展合作啊。
對此,王迪表示十分不解。
“其實吾等出于好奇也是有過一些了解,”葛系盡量斟酌的說道:“子均與鄧艾即便是有所關(guān)聯(lián),相信也不是真正的一路人,而江東,才是大家大展宏圖的地方,只是,那虞聳可不這么想,只要認定了子均和鄧艾有可能有聯(lián)系,那就必然勢如水火了,這還是好的,如果證據(jù)確鑿的話,廷尉的人都會在全國下文書緝拿子均了?!?p> “仇恨這么大?”王迪嚇了一跳,他現(xiàn)在可不想當通緝犯。
“沒辦法,子均這也是無妄之災啊,”葛系苦笑:“前些時日,那鄧艾率軍侵占了我吳國荊州不少領土,幼節(jié)的死,征北將軍(陸凱)是算在了那步協(xié)的頭上,可虞翻有一子,名喚虞忠,是這虞聳的五哥(虞聳排行第六),二人最是相善,這虞忠前段時間在幼節(jié)大軍出征后,被派往宜都出任了宜都太守,結(jié)果上任沒有幾天便趕上鄧艾來攻,戰(zhàn)死了(歷史上的虞忠也是死在了宜都太守的崗位上,但是是在西晉滅吳的時候才死)?!?p> 又是個死循環(huán),王迪聽完這話,瞬間有了日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