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在希望的漢末

第四十章 退讓

在希望的漢末 悠悠青荇 2084 2019-06-09 08:00:00

  劉焉一番苦勸,反倒點燃天子中燒的怒火。近乎賭氣般地探出身,劉宏殺氣騰騰地說:“大將軍若感到忌憚,就送大將軍回南陽養(yǎng)老。三公九卿要是覺得受到威脅,就請他們一并辭官回鄉(xiāng)。太常以為如何?”

  “陛下,容臣斗膽問一句。就算他們真的離開,你準備用誰去填補滿朝的空缺?中常侍嗎?他們當真明白該如何治理國家?他們當真清楚怎樣去訓(xùn)練兵卒?還是他們可以替陛下征討亂民?他們不能,他們?nèi)疾荒埽 ?p>  重重伏拜,等到劉焉再抬起頭時,已經(jīng)是淚流滿面:“還望陛下三思?。 ?p>  “太常,朕的太?!页?,果然是忠臣呀。呵呵?!睅茁暿捤鞯睦湫?,劉宏嘲諷的不是熱淚滿眶的劉焉,他只是在笑自己。更確切點說,他在嘲笑大漢天子。

  曾幾何時,是朕即國家。遙想先漢時,天子權(quán)威是如何之浩蕩,單看孝武皇帝廢黜陳阿嬌是多么輕而易舉足可窺見一二。

  短短三百年,漢家天子的威嚴何以淪喪至斯?這難道僅僅是劉秀苗裔們登基時,普遍年幼就能一言以蔽之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

  如今皇帝權(quán)柄衰弱之根源,或許都要從光武皇帝重建漢家社稷時,吸取前漢的教訓(xùn),對漢家舊日制度的大刀闊斧改革談起。因為正是劉秀當年諸多得意之筆,給未來的子孫們埋下無數(shù)禍根。

  就似光武皇帝以天子尚書,取代三公決策,進而完成個人的集權(quán)。然而自他駕崩,外戚藉由便利長期把持尚書臺,導(dǎo)致器與名的爭奪,天子是屢屢位居下風(fēng)。

  亦如冗員問題的突出,促成光武皇帝重新劃分公卿職權(quán)。通過諸如司農(nóng)統(tǒng)合國家財政與皇室財政、下放曾經(jīng)統(tǒng)一管轄的鹽鐵之權(quán)等措施,劉秀順利完成對朝廷官員的精簡。

  然而與降低每歲養(yǎng)官支出對應(yīng)的,則是皇室再無私庫,也是地方世族借助壟斷州郡鹽鐵,迅速膨脹成一個個龐然大物。

  甚至就連居重馭輕的戰(zhàn)略,亦是帶來不少負面結(jié)果。

  隨著光武皇帝不斷裁撤各地軍隊,中央禁軍完成對州郡的壓倒性優(yōu)勢。但地方兵源不繼的直接后果,就是每逢戰(zhàn)事,雒陽的戍衛(wèi)部隊總需要出擊馳援。

  似這般狀況,不但造成京師長期處在空虛狀態(tài),也令擔(dān)負京師防務(wù)的北軍,無法時刻由皇帝信任之人掌握。

  正是由于皇帝的權(quán)威遭到內(nèi)廷、外庭以及地方的重重擠壓,才導(dǎo)致身為漢室宗親的劉焉,縱然愿意倒向劉宏,卻也不敢替壯年的天子充當馬前卒。

  亦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昔年劉宏才會在誅族定策之臣,手中掌握兵權(quán)之際,迫不及待地悍然發(fā)動第二次黨錮。作為天子,他理所應(yīng)當?shù)叵胍獖Z回失去的權(quán)柄,進而口出成憲。

  排除異己,賣官鬻爵。那些年,劉宏用無數(shù)為人不齒的手段,威壓尚書臺,繼而在外庭與地方不斷摻上泥沙。

  但是他自以為一舉數(shù)得的行徑,卻也埋下無窮的貽害。只是數(shù)年罷,買官的泥沙們鬧得是海內(nèi)沸騰,由是引發(fā)九州分崩離析的黃巾之亂。

  蛾賊點燃的戰(zhàn)火肆虐中原,三路兵鋒勢如破竹直指中原,攪亂劉宏清洗的步伐。驚慌失措之余,他意識到平叛堪亂剿賊需要的是真材實料,由是他在啟用皇甫嵩、盧植等人之余,心有不甘地解除黨錮。

  只是當天子無法頻繁祭出屠刀時,攻守異位的士林怎甘維持現(xiàn)狀?在外庭的傾力支持中,何進迅速完成對尚書臺的控制。劉宏十數(shù)年的努力,也一朝功虧一簣。

  一通亂砸,發(fā)泄完堆積的負面情緒。接受現(xiàn)實的劉宏搖搖頭,索然無味道:“罷,罷,朕等得起,等得起…太?;厝ゴ薷嬖V大將軍,朕意,封皇甫嵩為都鄉(xiāng)侯遷蕩寇中郎將,封朱儁為西鄉(xiāng)侯遷鎮(zhèn)賊中郎將。煩請大將軍明日上表吧?!?p>  就算京師戍衛(wèi)當真無法信任,完全控制著宮廷禁衛(wèi)與宮城近衛(wèi)的劉宏,依舊有著自保之力。

  因而施恩皇甫嵩、朱儁,更似是有備無患罷。反倒是若因此事與各方爭奪不休,令蛾賊漁翁得利,才是最糟糕的發(fā)展。

  但想通歸想通,劉宏始終心存著芥蒂。就在劉焉起身欲走時,想起剛剛宦官說的兩個名字,天子靈光乍現(xiàn)地喊住他的太常,道:“朕聞曹操、荀彧,俱與宦官有著莫大的淵源,有諸?”

  劉宏沒來由的提問,有些發(fā)蒙的劉焉只能如實回答:“回稟陛下,確有其事?!彼c曹操、荀彧都不算熟悉,但總歸還是聽說過:“曹操之父,乃是大鴻臚曹嵩,曹嵩則是已故中常侍曹騰的養(yǎng)子。

  至于荀彧,其妻是已故中常侍唐衡之女。臣猶記得昔日荀緄與唐衡結(jié)親,朝野多有荀緄慕勢之譏。”

  劉宏點點頭,又問:“荀彧與其妻,感情如何?”

  “傳聞兩人感情甚篤?!眲⒀善疵貞浺魂嚕?。

  “宦官之孫,宦官之婿。呵呵,難怪混跡一起?!贝蛉さ卣f著,劉宏已經(jīng)爬起:“這樣吧,太常替朕試著說服大將軍,就說騎都尉曹操親斬賊酋波才,又隨朱儁縱橫中州,勞苦而功高。朕欲頒詔委其出任濟南相?!?p>  幾乎是將北軍拱手相讓,劉宏當然要換回些東西,他選擇的是曹操與荀彧的感激。兩人與宦官聯(lián)系匪淺,算是符合劉宏用人的選擇。

  至于何以是濟南相,則完全是劉宏順著靈光想出的——他記得荀彧之父,就是世人譏諷的荀緄,就曾出任過濟南相。

  “臣遵旨?!边h離雒陽的濟南相,何進不會在意,劉焉當然也沒必要觸皇帝的霉頭。

  略是思索,劉焉忽然想起一人,或許皇帝用得著,由是開口道:“臣還記得皇甫嵩表中曾言,涼人賈詡有獻策之功,陛下或許…”

  “涼人…皇甫嵩倒是內(nèi)舉不避親,交讓大將軍去定奪吧?!眲⒑觌m在剛才言辭鑿鑿,怒斥宦官帶回的消息俱是虛假。然而眾口鑠金,他心中就真沒對皇甫嵩生出半點疑竇?既然起疑,他又如何會給皇甫嵩結(jié)黨的機會?

  不但他不會,想來同樣能夠聽到這些傳聞的何進,也不會。

悠悠青荇

史何以為鑒,蓋因太陽底下沒什么新鮮事。人類所有能犯下的錯誤,歷史上都會有近似的先例。   但以史為鑒,未必就能不犯錯。知錯改錯,從來不代表可以不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