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煊見自己計劃順利完成,心中大喜,開始想著如何設計可行的通信密碼,于是向李定國和劉文秀提議下山。
李定國和劉文秀自然應允,眾人下了后,朱慈煊回到黔國公府邸,一頭鉆進自己的居室,開始設計通信密碼。
他先前已經(jīng)有了大致的思路,通信密碼目標的字范圍不能太廣,否則不容易記住。只需要設計百來個常用字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設計每個字對應的通信密碼。
通信密碼不能復雜,一定要簡單;但又不能太常用,否則失去保密性。
朱慈煊腦海中很快跳出一連串的數(shù)字,正是前世已經(jīng)應用推廣的阿拉伯數(shù)字。
阿拉伯數(shù)字簡單易懂而且容易記住,關鍵一點,目前的阿拉伯數(shù)字并未推廣。
阿拉伯數(shù)字大約在13到14世紀傳入我國。由于我國古代有一種數(shù)字叫“籌碼”,用起來比較習慣,所以阿拉伯數(shù)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
直到20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shù)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shù)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
所以,用阿拉伯數(shù)字作為通信密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朱慈煊繼續(xù)想著,將通訊的常用字以數(shù)字替代,盡量簡短有效,而且只需選擇關鍵一百個替代即可。
這一百個替代詞語,自然需牢牢記在心里!
接下來,就是要找到這一百個常用字,然后每個字由三個阿拉伯數(shù)字組成。
于是朱慈煊取出紙筆開始寫著認為非常常用的漢字。
待到晚了,
他將這些紙筆放好,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回到皇宮,繼續(xù)思考著。
他不敢將這些工作底稿帶回皇宮,那里被馬吉翔監(jiān)視著,實在不安全。
第二日,朱慈煊回到黔國公府邸的太子居所,繼續(xù)開始尋找這一百個重要的漢字。
經(jīng)過一天的摸索,他大概發(fā)現(xiàn)了一些規(guī)律,這一百個重要的漢字集中在下面這些:
第一類是時間類詞語,但凡機密事件,時間最為重要。
比如時辰詞語,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于前世的兩個小時。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那么每個字對應就是001,002,003,004,…….012。
代表時間的單位,月、日、時辰、時刻;對應的數(shù)字為801,802,803,804表示,而具體的數(shù)字則直接用阿拉伯數(shù)字替代;
如此一來,如果朱慈煊與劉文秀約定2月15日午時三刻見面,對應的數(shù)字便是2,801,15,802,007,803,3,804。
由于古代沒有斷句,還需提醒,便用現(xiàn)代語言的逗號分隔開來。而非關鍵的文字,就無需用這些密碼了。
第二類是重要人名替換,朱慈煊根據(jù)先前沐天波給他的南明人才表,列出了二十個重要人物用數(shù)字替代。
第三類是,山川、河流、東、南、西、北、左、右、等表示地理位置的詞語。這類詞語在選擇地點見面時候經(jīng)常用到,而且特別重要。
第四類是表示態(tài)度、意見和重大決策的詞語;比如同意,不、是,反駁等字。
朱慈煊做好這些,先找了沐天波商量。
沐天波很快明白其中意義,大聲稱贊,又提了意見,一定要保密,知道人越少越好。尤其要體現(xiàn)晉王,因為晉王不善分辨人心,身邊多有阿諛之徒。
之后,朱慈煊又去找了劉文秀,請他指出其中的不足;
到了第四日,才將經(jīng)過劉文秀、沐天波同意后的簡易通信密碼表呈現(xiàn)出來。
朱慈煊先說了一遍阿拉伯數(shù)字,然后又將自己思路說了一遍,最后詢問李定國的意見。
李定國不愧是軍事天才,不過聽了一遍,便懂了其中的用處,大喜道:“若能將此推而廣之,就不懼怕軍中奸細了?!?p> 沐天波卻道:“既然這是仙人托夢給殿下轉授給我們?nèi)?,沐某覺得還是保密為好。這推廣一事,容后再議?!?p> 劉文秀連連點頭。
李定國呵呵笑了笑,也道:“對,這是仙人托夢的,興許有其他深意。黔國公考慮得周全?!?p> 沐天波道:“既然如此,我們?nèi)司驮俅税l(fā)下誓言,此密件不能讓第三人知曉?!?p> 劉文秀和李定國都是軍旅之人,知道這通信密件的重要,立刻點頭同意。尤其是劉文秀望了朱慈煊一眼,目光中充滿了希翼。
朱慈煊知曉他們?nèi)硕际且淮私埽巧潭际敲霘⑶迦A北大學子的天才人物,這些簡單的東西,記憶下來并不太難,待他們發(fā)了誓言,便叮囑道:“學生抄錄了四份,三位老師每人一份,貼身保管,若是能記熟,便將他燒毀了。若是不能記熟,便將不熟的記住,其他的燒毀便是。”
李定國道:“殿下考慮的周全,理當如此。老師先瞧瞧,若是不懂,還需請殿下道明?!?p> 說著小心翼翼捧到手中,開始研讀起來。
這一日授課的氛圍跟平日里大不相同,平日里都是沐天波、李定國和劉文秀三位老師在講,朱慈煊在聽。
今日角色卻是顛倒過來,朱慈煊在講,沐天波、劉文秀和李定國三人在認真聽著。
待到分別之時,朱慈煊詢問劉文秀的入川時間,才知今日就是最后一日,明日他就將入川。
朱慈煊想起即將多日不見,心中一酸,動情道:“那明日學生來為老師送行。”
劉文秀自然接受,見他神情傷感,又撫慰了幾句。
朱慈煊本想單獨為劉文秀送行,沒想到一回到宮里,就接了父皇朱由榔的命令,明日一起去為蜀王送行。
到了第二日,他隨著父皇將劉文秀送出了城門,便不得不隨著父皇回宮。
劉文秀入川后,先前許多軍務之事便落到了李定國身上。
又過了幾日,李定國也離開昆明,前往滇南收集舊部,如此一來,沐天波便忙得不可開交起來。
反倒是朱慈煊開始空閑下來。
他每日還是依著慣例抄錄典故經(jīng)文,一邊繼續(xù)向沫忠亮灌輸財務理論知識。
同時,他開始謀劃起李定國女兒,李海岳的攻略。
畢竟,估摸著日子,李定國的女兒,李海岳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