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集 夏元吉治水
那中年漢聽說小舍是蘇州知府的人,便端著吃的湊了過來,一邊吃,一邊指著天道:“北方干旱,這里雨倒下個不停.聽說,莊稼都淹了?“
“我昨天從昆山搬來,確實全淹了,主要是致和塘臨近長江的白卯塘堵了,陽澄湖,青劍湖乃至太湖的水下不去。“
中年人道:“照公子意思,先疏浚了白茆塘?“
“還有吳淞口,太湖,金雞湖等上游的水也在那堵了.“
邊上那個稍年少的漢子,拿著張地圖上來道:“麻煩賢弟在圖上指點一下“
小舍便把吳淞口淤塞的方位標注出來.
中年漢道:“公子是蘇州人,怎么對松江水情也了如指掌.“
“晚輩前幾天隨欽差大臣金忠去松江府碰巧看見了.“
那中年漢用手摸了摸尖尖的下巴,對邊上那人笑道:“金忠,金忠,精忠報國!“
這里到蘇州知府才半里路,三人還沒到府衙門囗,就見湯知府從臺階上奔了出來.
知道朝廷大管家戶部尚書夏元吉今天要來蘇州,蘇州知府湯忠便早早在門口恭候.
燕王朱棣的“靖難”大軍攻入城中時,包括建文帝全城的官都逃走了,唯獨夏元吉還在戶部點了蠟燭計算城防所需的費用,朱棣問道:“尓不怕死?“夏元吉笑道:“主上殉難,做臣子的豈能茍活,只是戶部還有些賬目尚未算清,此事關(guān)乎社稷百姓的未來,請容臣下三天內(nèi)做完,然后愿隨先君赴死?!?p> 朱棣聽了這番擲地有聲的慷慨之語,如何下得了手,他當轉(zhuǎn)怒為喜道:“正好,朝廷缺尓等忠臣。“朱棣即位后,夏原吉還當戶部尚書。天下的戶口、府庫、錢谷、田稅增減等浩如煙海般的數(shù)字,他都用小本子記好,帶在身上,隨時查閱。每當皇上問起,夏原吉他都能對答如流.
這次蘇州,淞江發(fā)大水.江南地區(qū)是明王朝重要的財賦之地,全國稅糧2943萬石,蘇松二府就占400萬石,皇帝要做的事情很多,自然花費也多,再加上戰(zhàn)爭結(jié)束不久,百廢待舉,他這財政大臣心里最明白.
原本這治水的事左通政趙居任做過,沒有成效,照理也應(yīng)該是工部的事,這工部吳尚書就個敗家子,皇上已經(jīng)對他不感興趣了,讓夏原吉“越俎”代之.
夏元吉領(lǐng)命后,從京師過來,見沿途都是饑寒交迫,流離失所,舉家逃難的災(zāi)民,把個官道堵得水泄不通,心急如焚便與侍郎李文郁在驛站借了馬,連夜趕到蘇州,正巧碰到了張小舍.
湯知府知道夏元吉的倔脾氣,立馬叫張小舍帶他去昆山看水情.
一幫人騎著馬匆匆趕到昆山縣衙,衙內(nèi)只有新來的陳福貴和幾名老衙役看門,其余人都隨李知縣去白卯塘了.
陳福貴道:“師兄,前面都淹了,只能用小船過去!“
河浜里船是不少,只是沒人會使,小舍便去鎮(zhèn)上找,碰巧見豆腐西施白梅一家在打點行李,便請她們幫忙.
豆腐西施挺著大肚子,見救命恩人過來求援,就像自己的事,叫上自家爹媽和開藥鋪的舅舅.
白卯塘已是天水一色,唯一靈動的便是碧水中飄著的蘆葦雜樹.前面已是平灘,稍比河床高些,有不少官兵和民工正在挖土.李知縣站在高處指揮,見小舍帶一幫人駕船停在那,便赤了腳迎了過來.
尚書沿路已把地形了解清楚,看準這是以前大禹治水的古道,便問知縣:“尓這方案頗好,只是人工太少?!?p> 李知縣道:“大部份老百姓,包括部份吃官飯的都逃難去了,再加上各鄉(xiāng)各村,筑堤圍堰,分散了不少人,我這老少加上去也不到千把人?!?p> 尚書道:“我馬上回去奏請朝廷發(fā)放粟米,并且給災(zāi)民分發(fā)了耕牛和糧種,如參與疏通河道者論功行賞。“
李知縣道:“有大人這句話,下官我立馬叫人去寫告示,挨家逐戶去貼!“
侍郎李文郁道:“這挖河的方案也需要重新定下,要按步驟來.“
李知縣見這個朝廷大臣說話有份量,言之有物,來了信心.帶了他們?nèi)ヅR時工棚坐下商議.
尚書對小舍道:“麻煩張主薄去街上弄些饅頭什么的,中午我們就在這用膳了.“
李知縣道:“不用不用,工地上有好吃的大鍋菜飯,只是少了點咸肉.“
豆腐西施的娘道:“我家過年時腌了些香腸臘肉,我去取來.“
夏原吉撫著長須,拍了拍小舍的臂膀,笑道:“有這些老百姓,你還怕治不了天。“說罷在他咬傷的手臂上,順手擰了一把.
小舍忍著疼,心想,我這手臂和多少人有冤仇啊.
這時幾個滿身泥巴的衙役,興高采烈的挑著幾筐魚路過,都是原來的屬下,小舍便問:“那撈得這些人間美味?“
朱捕頭道:“前面淺灘上多得是,有青魚,草魚,鰱魚,蝦,還有甲魚,都是上游沖下來的,我們天天吃,都吃膩了.“
小舍道:“你們好笨啊,城里魚腥蝦蟹少,可以運去換些咸肉腌鴨,換些酒什么的慰問下弟兄們.“
夏元吉也道:“干體力活需要補充能量,張主薄這辦法好,我讓京師的管事也來這釆購.“
李知縣正愁民工埋怨伙食差,聽了大喜,便命令朱捕頭負責捕魚之事.
菜飯也煮好了,加了些豬膘熬的油,幾個人吃著噴香.
夏元吉喜歡吃那鍋底的鍋巴.“咔嚓咔嚓“咬著脆香,他道:“晉朝有個叫陳遺的小軍官,他很孝順。媽媽喜歡吃鍋巴,所以每次煮飯他都要把鍋巴放到口袋里,裝滿了后就去送給媽媽。有一次,他太忙了沒去送,存了好幾麻袋鍋巴。后來他的部隊被敵人包圍了。眼看要餓死。才想起那些鍋巴可吃,堅持到了援兵來,反敗為勝.“
小舍道:“陳遺的孝心得到上天對他的恩澤.“
李知縣道:“我小時候,家在農(nóng)村,每頓吃了兩三碗米飯之后,還想要吃點鍋巴。就會向大人討:“給塊鍋巴香香嘴呀!“大人便會給些。”
幾個衙役聽了笑出聲來,舉著碗,學著李知縣的的腔調(diào),對正幫著盛飯的白梅娘道:“嫂子,給塊鍋巴香香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