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神晝吞太陽,夜吞太陰,一吞一吐,循環(huán)往復(fù)。
胸腹之中,極熱又極寒,淬煉那混沌初開一點火。
傳說,二圣就是借鑒于此,開創(chuàng)了窺窺納履起火的修行。
又借鑒古仙煉化萬物,以煉化靈氣,步步登高,奠定了窺窺十五的格局。
說白了,窺窺的修行體系,正是二圣借鑒古神,古仙糅而為一,逐漸開辟出來。
窺窺兩座山,一座山是普通的窺窺,或者說站在低處的窺窺。
另一座山,則是最拔尖的那一小撮窺窺,站在最高處的那撥窺窺。這一小撮窺窺,又叫獨夫。
相對而言,獨夫走的其實就是古神的路子,只不過遠(yuǎn)遠(yuǎn)不及古神的那般舉手抬足,捉星拿月的威勢。
然而,真正的獨夫,是可以和古神掰手腕子的窺窺。
甚至,猶有過之。
譬如二圣,屠戮諸神。
而整個天下,從古到今,也只有兩個人可以稱得上真正的獨夫。
兩人都是爵公爺,一個是“三”,一個是乙丁道人。
其實,敕令山的那位“天下最囂張”,一斛春,也應(yīng)該算個。如果不是那一場大戰(zhàn),傷了根基,一斛春道人就是那名副其實的第二人。
即便如此,在獨夫這座巔巔山上,乙丁道人也始終把自己擺在第三位,認(rèn)定那位道號“騷氣”的前輩,一斛春,才是第二。
混沌初開一點火,講究的是那生生滅滅,滅滅生生,乃至于最后,一點光明,不朽永恒。
虞韭白還是有點不敢相信,那個叫桃樹的小娃娃,起的是這一點混沌火?
要知道,古往今來,膽敢嘗試起這一點混沌火的,大有人在。但是,最后有幾人能夠起火?
沒幾個,一把手應(yīng)該數(shù)的過來。
眾所周知的,也就是那幾位橫壓千古的人物,有三,有乙丁道人,還有他們敕令山的一斛春。
或者,還有其他,在漫漫歲月中,僥幸?guī)讉€成功者。
冬道人閉口不言,合情合理,這種事,向來是山門大事。
虞韭白同樣明白,許多事情可知不可言。
種種心思,不過瞬間。
虞韭白灑然一笑,不再多想,轉(zhuǎn)回頭,視線飄遠(yuǎn),淡淡笑道:“小桃樹情急之下,驟然打出的那一拳應(yīng)該就是“疊”吧?”
敕令山的九疊嶂,九拳一疊,這一點,天下人都知道。
而且,“拳難疊更難”。
虞韭白只知道九疊嶂,很難修煉,具體如何艱難,就不得而知了。
冬道人滿面春風(fēng),雖然笑容很淺,但是那股子得意,顯而易見,輕笑道:“虞老,你這眼光毒啊,還別說,福童那個夯貨還是有點心眼的,居然想出這么個法子,逼得小桃樹‘疊’了出來?!?p> 然后,冬道人眼光斜瞥,怪笑道:“只是苦了你那個乖徒兒!”
虞韭白自然知道,黃衣被那個叫福童的魁梧漢子算計了。倒也算不上什么壞事,叫那個小王八蛋吃點苦頭,長長記性。
虞韭白感到震驚的是,那個三歲的小娃娃,還真是,打出了“疊”!
難怪!僅僅一拳,就把自己那個窺二的小徒兒打出十丈之外,關(guān)鍵是,兩人之間差了兩步,那個小桃樹還未入窺。
雖然拳意還淺薄,可那個小娃娃,才三歲。
好像,敕令山自一斛春道人以來,還沒有能夠三歲疊拳的,似乎那個小娃娃的師父,春秋道人三歲時候,剛剛起拳,修煉九疊嶂。
山上傳聞,春秋道人很可能就是第二個“一斛春”,最有可能打出九疊的獨夫。
也就是說,乙丁道人之后,又要出一個真正的獨夫。
據(jù)此看來,小桃樹那個娃娃,必然是起的那一點混沌火,而且和他師父一樣,將來都是真正的獨夫,甚至,比他的師父,春秋道人,更勝一籌。
那么,天下山門望敕令的時代,就回來了。
那個時代不長,但是,熱血沸騰,英雄輩出,是一斛春道人游歷天下,一拳一拳,硬生生打出來的。
敕令山,那個時候,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山門。
只是,一斛春走了之后,敕令山再沒有第二位拳壓群雄的道人。
如今,虞韭白頓時心潮起漣漪,不敢想啊,敕令山一下子出了兩位,師徒倆,這天下,又要熱鬧了。
為什么,因為敕令山的道人,也喜歡“洗天下”。
說來也奇怪,無數(shù)歲月來,那么多的爵公爺,偏偏沒有一位出自敕令山。
爵公爺洗天下,這是人盡皆知的規(guī)矩。
一斛春橫壓天下的時候,恰巧是個爵公爺“空衣”的年代。
“空衣”就是那件白龍袍,兆民衣無人加身。
那個前任爵公爺已走,后任爵公爺未來的年代,所以,一斛春開始洗天下。
用他的拳頭,宰了好多好多的神和仙。
正是因為如此,仇視敕令山的很多,敬佩敕令山的更多。
無論如何,那以后,洗天下似乎成了敕令山道人的一個規(guī)矩。
尋常村落,大城小郭,街頭巷尾,還有荒山野嶺,古道破廟,以及山山水水,大海碧波,瞧一眼,就知道。
那一襲道袍,雙袖有桃花,背負(fù)桃木劍,來自敕令山。
關(guān)于九疊嶂,虞韭白知道一些深意,這自然是冬道人,他這位多年的故交好友告知的。
九疊嶂,不重形,重意,重神。
沒有什么古板的拳架,更不講究什么驚人的氣勢,追求的是兩個字。重和輕。
或者說,極重和極輕。
此外,沒有什么起步,拉開拳勢的說法,而是“即地起拳”。
身形不動絲毫,意起即拳起,起而迅,迅而猛,猛而烈,烈而貫。
就像黃衣一腳砸在小桃樹腦袋上的時候,小桃樹身形未動的那一臂直搗。其實,那一臂細(xì)細(xì)看來,是九拳,只不過入目皆是殘影,迅猛而霸道,一疊貫出。
這一點,虞韭白這位仙人,看得很清楚。
之所以身形不動,說白了,就是那沛然拳力,盡數(shù)由內(nèi)而外,發(fā)自體骸之中,不借外力。
故而,對于體魄要求極高,所以,只有獨夫才能修煉。
“動拳驚骸骨,竅穴起雷聲,皮肉筋骨血,一疊壓一疊?!?p> 按照冬道人的說法,竅穴起雷聲,九疊嶂才算摸著門檻。
九疊嶂與世間諸多拳法,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一個“內(nèi)”字。
說白了,九疊嶂是人體小天地里面的拳法,不是那一招一式,手腳上的功夫。
好比小桃樹練拳,劈,掛,崩,鉆,諸般招式,看上去沒什么新鮮,其實,諸般招式之下,身體百骸之中,才是真正練拳的地方。
通俗些說,表面上,小桃樹只是打出了一拳,但是,那人體三百六十五處竅穴,處處皆起拳。
也就是說,是小桃樹的那三百六十五處竅穴在練拳,是那皮肉筋骨血在練拳。
練拳同時也養(yǎng)拳。
養(yǎng)拳亦養(yǎng)身,這說的就是拳對于身體的反哺,潤物無聲,天長日久,漸漸錘煉體魄。
世間拳法論高低,能不能反哺于體魄,便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
九疊嶂為天下推崇備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拳法越到精深處,越是裨益體魄。
而且,那股子拳法神意如同江河,流淌在百骸之內(nèi),竅穴之中,同時滋潤神魂。
天下拳法,九疊嶂的“養(yǎng)”,首屈一指。
只可惜,這套拳法只有獨夫可以修煉,而且必須是根底厚重的獨夫。
虞韭白有些惆悵,如果自己的那個乖徒兒黃衣是個弟子厚重的獨夫就好了,那么,他以雷花米作為交換,想來敕令山應(yīng)該會同意,傳授黃衣九疊嶂。
當(dāng)然,只能修煉不能外傳,需要發(fā)下大誓言。這一點,天下山門都一樣,自家功法豈可輕授。
又是“可惜”二字······
虞韭白苦笑一聲,神色平淡,沒有多說什么。
一時間,山頂之上,二人無言,皆是視線飄遠(yuǎn)。
虞韭白知道,九疊嶂并不是字面上“九疊”,那么簡單,九疊之后加一疊。
十疊。
只是,那位開創(chuàng)九疊嶂的一斛春道人,好像都沒有打出十疊。
據(jù)推測,十疊誅古。
古神古仙皆可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