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人們一提起唐高宗李治,眼前似乎馬上就會浮現(xiàn)出一張蒼白羸弱、畏葸無能的臉。無論是在傳統(tǒng)史家的筆下,還是在普通百姓的眼中,李治好像從來都是一個軟弱的、懼內(nèi)的、毫無主見的傀儡皇帝。
據(jù)說,李治從小就熟讀《孝經(jīng)》,所以屢受太宗褒獎;他母親長孫皇后死時,他又是三個同胞兄弟中哭得最傷心的一個,因此人們很自然地給他貼上了“寬仁孝友”的標簽。稍長,他的兩個哥哥因奪嫡之爭而兩敗俱傷,...
千百年來,人們一提起唐高宗李治,眼前似乎馬上就會浮現(xiàn)出一張蒼白羸弱、畏葸無能的臉。無論是在傳統(tǒng)史家的筆下,還是在普通百姓的眼中,李治好像從來都是一個軟弱的、懼內(nèi)的、毫無主見的傀儡皇帝。
據(jù)說,李治從小就熟讀《孝經(jīng)》,所以屢受太宗褒獎;他母親長孫皇后死時,他又是三個同胞兄弟中哭得最傷心的一個,因此人們很自然地給他貼上了“寬仁孝友”的標簽。稍長,他的兩個哥哥因奪嫡之爭而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