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帝劉宏笑道:“黃愛卿,王匡去幽州上任在上黨被黃巾反賊所殺不知你可知道?!?p> 黃敘道:“微臣不知?!?p> 劉宏道:“黃愛卿,如今天下大亂,你以為該如何應(yīng)對。”
黃敘躬身道:“全憑陛下做主,微臣并無良策。”
劉宏道:“黃愛卿,大漢十三州,有十二個州遭到黃巾軍攻擊,卻為何唯獨(dú)不攻你幽州,你就不想解釋一下?”
黃敘道:“微臣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幽州刺史,所以沒什么好解釋的?!?p> 劉宏道:“黃敘,你為什么一直要逼我?你真以為我拿你沒有辦法?”
黃敘躬身道:“微臣不敢,是陛下一直在逼微臣?!?p> 劉宏耐著性子道:“黃愛卿,你只要下令把幽州40萬大軍調(diào)到洛陽來,我便放你回南陽去如何?!?p> 黃敘道:“我根本就不知道幽州哪里有40萬大軍,叫我到哪里去找40萬大軍給陛下。再說了幽州正面臨著三國聯(lián)軍圍攻,難道陛下要拋棄幽州百姓嗎?”
劉宏道:“可如今黃巾反賊猖獗,朕也是沒有辦法。”
黃敘道:“聽聞陛下不是已經(jīng)下令讓各州自行解決嗎?”
劉宏道:“那些就是飯桶,居然讓一群刁民搞的灰頭土臉。”
黃敘道:“微臣以為陛下還是再等等再說,我大漢江山傳承400年是不可能如此被顛覆的?!?p> 劉宏見黃敘油鹽不進(jìn)也沒有辦法,只好揮了揮手讓黃敘退下。
二十天后,涼州,益州,江東,揚(yáng)州,徐州,膠州,豫州紛紛傳來捷報。
董卓,馬騰,韓遂成功奪回涼州。
劉焉,張魯奪回的益州。
孫堅攻取了江東。
劉繇攻取了揚(yáng)州。
陶謙奪取了徐州。
劉虞收復(fù)了膠州。
劉表攻荊州不下轉(zhuǎn)而奪取的豫州。
劉宏得到消息后,下圣旨勉勵的他們一番。
丁原久攻并州不下,又因糧草短缺無奈只好投奔了徐州陶謙。
韓馥也沒能攻下冀州轉(zhuǎn)而投豫州劉表。
孔融也未能奪回青州轉(zhuǎn)而投奔了膠州劉虞
劉岱同樣沒能奪回兗州轉(zhuǎn)而去投奔了益州劉焉。
至此大漢劉氏十三州去了五州,張角將冀州,青州,并州,兗州,荊州連成一片。
張角命管亥為青州刺史,唐周為軍都尉。
張曼成為荊州刺史,趙弘為軍都尉。何珍為兗州刺史,何曼為軍都尉。
劉辟為并州刺史,龔都為軍都尉。周倉為冀州刺史,裴元紹為軍都尉。
張梁為鎮(zhèn)中將軍統(tǒng)領(lǐng)荊州,冀州兩州兵馬,張寶為鎮(zhèn)西將軍統(tǒng)領(lǐng)青州,兗州兩州兵馬。
黃紹為鎮(zhèn)北將軍駐守并州,防御幽州黃敘部。
而此時的幽州風(fēng)平浪靜,黃巾軍在冀州與幽州和并州與幽州交界處,蠢蠢欲動卻不敢越雷池一步。
李華的天虎軍團(tuán)與李興的天狼軍團(tuán)也就冷冷的看著這一切的發(fā)生,他們接到的命令是鎮(zhèn)守邊界只要黃巾軍不過界便不予理會。
張郃率領(lǐng)的天龍軍團(tuán)已經(jīng)將,朝宣國2/3的領(lǐng)土拿下了。
朝宣國國主金成功召集文武議事,眾人到齊后。
國主金成功道:“如今我國2/3國土已經(jīng)被漢軍攻占了,我們現(xiàn)在該如何應(yīng)對?!?p> 太將軍樸天華出列道:“我請戰(zhàn),誓死與漢軍決一死戰(zhàn)?!?p> 宰相文得助道:“國主不可,想前一個月我們30萬大軍都沒有擋住,如今我們手中兵不過10萬兵馬迎戰(zhàn),只會平添傷亡?!?p> 大將軍樸天華非常不甘的怒吼道:“寧死也不做亡國奴?!?p> 文得助道:“白白送死那不是忠義而是愚蠢!我們要想復(fù)國,就必須忍別人不能忍?。”
國主金成功大喜道:“聽文這項(xiàng)如此說,應(yīng)該是有了應(yīng)對之策?!?p> 文得助道:“我的辦法就是,堅守然后派人去向高句麗國與夫佘國求援。說明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兩個一定會出兵的?!?p> 文得助話音未落,王宮外便有人大聲道:“夫佘國使臣求見國主?!?p> 眾人聽了一喜,這是想什么來什么?
金成功道:“有請夫佘國使臣進(jìn)宮?!?p> 很快夫佘國使臣便進(jìn)入了王宮大殿,待雙見禮寒暄兩句。
夫佘國使臣便說明了來意,朝宣國聽的是膽戰(zhàn)心驚。
文得助剛要開口間話,王宮外又有人大聲道:“高句麗國使臣求見國主。”
這下眾人聽的是面面相覷,金成功道:“有請高句麗國使臣進(jìn)宮”
高句麗國使臣也進(jìn)入了大殿,金成功沒等其說話便問道:“你莫不是也是來尋求聯(lián)合抗擊漢軍的?!?p> 高句麗國使臣聽了問話一愣,但還是很快回答道:“是的,想必唇亡齒寒的道理國主大人不會不知道吧?”
文得助接話道:“道理我們都懂,這位是夫佘國使臣也是來尋求聯(lián)合的?!?p> 說完還指了下夫佘國使臣繼續(xù)道:“不瞞二位使臣,就剛剛在你們來之前,我還向我國王建議他派出使去向你們兩國求援。實(shí)話告訴你們吧!我們也遭到了漢軍的攻擊。”
二國使臣聽了大驚,高句麗國使臣問道:“那貴遭受漢軍多少人的攻擊?”
文得助答道:“18萬人號稱天龍軍團(tuán),你們兩國又有多少漢軍攻擊?!?p> 高句麗國使臣道:“我國也有18萬漢軍在進(jìn)攻,號稱天鷹軍團(tuán)?!?p> 夫佘國使臣道:“我國有12萬漢在進(jìn)攻,乃是幽州刺史麾下的天豹軍團(tuán)。”
國主金成功道:“如今該如何是好。”
眾人聽了默然無語。
夫佘國使臣行禮道:“看來幽州刺史所圖不小,我得盡快返回去將這個事稟報上去給國主知道。”
高句麗國使臣也行禮道:“對,我也得回去將此事報與國主,不能恐怕來不及了?!?p> 二位使臣剛轉(zhuǎn)身向外走去,有個人跌跌撞撞地跑進(jìn)來跪伏道:“國主不好了,王城被漢軍圍城了?,F(xiàn)在還在城下喊話,要您親自去回話呢?”
二位使臣聽了一愣,夫佘國使臣忙道:“不可能,我進(jìn)王城時都好端端的,怎么半個時辰就被圍城了?!?p> 那人結(jié)結(jié)巴巴的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但現(xiàn)在真的是被漢軍給包圍了?!?p> 大將軍樸天華道:“大家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朝宣國國主金成功也道:“漢軍好大的膽,居然還要我親自出去搭話,我倒要去看看他們是何許人也。”
說完站起身朝外走去。
王宮中的文武百官及兩國使臣,都跟在其身后向外走去。
當(dāng)一行人來到那人說的東城的城墻上向外看去。只見城外旌旗招展,劍戟如林。
當(dāng)城下一箭之地的張飛見到了城墻上來了一群衣著華麗的人后,便大聲道:“來人可是朝宣國國主?!?p> 朝宣國國主命人回張飛的話。
大將軍樸天華大聲答道:“我國國主在此,你有話直說便是?!?p> 張飛聞言大聲道:“吾乃北伐軍天龍軍團(tuán)張郃司令麾下二軍軍長張飛是也,現(xiàn)我大漢天兵已至,限你三日內(nèi)開門投降。如不投降待到破城之日,殺你個雞犬不留?!?p> 大將軍樸天華聞言大怒道:“你大漢無故對我國挑起爭端,實(shí)在是欺人太甚當(dāng)真以為我們怕你們不成?!?p> 張飛道:“我不與你做口舌之爭,如不投降三日后便知后果,只是到時不要后悔莫及?!?p> 說完不待城墻上的人回話,調(diào)轉(zhuǎn)馬頭回歸本陣。
城墻上朝宣國眾人臉色非常難看,國主道:“先回王宮再議?!?p> 大將軍樸天華對守城的將士道:“給我打起12分精神嚴(yán)防死守,絕對不能讓漢軍有可乘之機(jī)?!?p> 待守城將士回答后,其才向王宮走去。
回到王宮,國主金成功道:“漢軍來勢洶洶,這該如何是好?”
二位使臣不便說話,這畢竟不是在他們的國家。
文得助道:“國主,看來漢軍不滅掉我們?nèi)龂遣粫帐值?,我們要早做打算才好。?p> 另一員文官道:“在絕對的實(shí)力面前,陰謀詭計都是枉然。我們現(xiàn)在勢力弱小又無外援,這一關(guān)恐怕很難躲過?!?p> 大將軍樸天華怒道:“就是要死也要跟他痛痛快快的打一場。”
國主金成功道:“痛痛快快的打一場,我們死了倒無所謂。難道你真要讓我們的民族在世上除名嗎?為保全我們的民族,所以我決定投降不再做無謂的抵抗?!?p> 高句麗國與夫佘國的二位使臣聽了張了張口欲言又止。
國主金成功道:“你們誰愿意出城與漢軍商談投降事宜?!?p> 文得助見沒有人站出來,只好自己站出來道:“我去吧!”
國主金成功道:“文愛卿去也好,你轉(zhuǎn)告他們我可以放棄王權(quán),唯一的條件就是要求他善待我們的百性?!?p> 眾人聞言臉色大變,很多人張了張口想勸,可是最后都沒有說出口。
文得助道:“國主您為百姓付出的太大了,全國百姓都會感激你的?!?p> 國主金成功苦笑道:“是我這個做國主的無能,不能庇佑子民。我現(xiàn)在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盡量少讓他們遭受殺戮吧!”
眾文武百官聞言眾皆默然,就連二位使臣都佩服國主的魄力。這可是要放下自己的王權(quán)呀!一般的人誰能舍得?
未完待續(xù),下周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