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德陵冷著臉沒有說話。
他與虞琬寧對視了一眼,倆人俱已猜到,孫姨娘定是急著回屋隱匿真賬本,銷毀證據(jù)。
虞琬寧淡淡地道:“姨娘不必著急,雖然二姐不怎么懂事,但畢竟比我還大著一歲,看護幼弟總沒問題的,紹垣雖然淘氣頑劣,但畢竟除了二姐,還有一堆丫環(huán)婆子看著,出不了多大岔子,為免讓人懷疑姨娘你在賬上動手腳,還是老實在這里等著高管家回來罷?!?p> “那……”
孫姨娘還待掙扎,但僅開口說了一個字。
便被虞琬寧堵了回來:“姨娘也別打算著讓丫頭回去,我一早就叫墨梨帶了兩個小廝在外頭看著呢?!?p> “老爺……”
孫姨娘一聽,一顆心便像是放在油鍋里煎了,急忙轉(zhuǎn)頭向虞德陵求請。
“三小姐這樣做,只怕是有些欺人太甚了罷,她雖是嫡出的小姐,可婢妾再不濟也是她的庶母,她怎能如此防賊一般地對待婢妾?婢妾便是連派個丫環(huán)回去照看兩個孩子都不成嗎?”
她說著,已是有紅了眼睛,雖是年近三十的人了,但此時泫然欲泣的樣子,還是頗有些教人我見猶憐的。
虞琬寧一雙秀目,看戲似地在虞德陵和孫姨娘兩個人身上來回流轉(zhuǎn)著。
“阿寧說得對,你院里丫頭婆子不少,不必再差人回去?!?p> 虞德陵顯然并不吃這一套,連孫姨娘看也未看。
孫姨娘被虞德陵這般駁了臉面,頓時臉一陣白一陣紅又一陣青,訕訕地再也說不出話來。
至于還在地上跪著的那兩個奴才,也再無人理會,他們這會子跪得雙腿都麻了,膝蓋跟針扎似地,卻也不敢吱聲。
孫姨娘如坐針氈,過了大約一柱香的時間,到底還是坐不住了,便又向虞德陵賠笑。
“老爺,到了午飯時分了,是否容婢妾出去安排?”
“不必?!?p> 虞德陵卻連想也沒想,便駁了回來,然后看向虞夫人的貼身侍女蓉香:“你去安排,讓廚房把飯食送到夫人房里來,今日在這里將就吃些就行。”
“是?!?p> 蓉香屈膝行了禮,又對虞琬寧微福了一下便出去了,經(jīng)過孫姨娘身側(cè)時,只淡淡地瞥了她一眼。
孫姨娘頓時如墜冰窟,臉色灰敗地呆坐在那兒,眼中滿是絕望。
她很清楚,雖然現(xiàn)在明面上只說是查田莊的賬,可田莊的賬查完了呢?接下來必定是要查她的賬,可現(xiàn)在自己困在這里,連個話都遞不出去,豈不是只能坐以待斃?
想到兒,孫姨娘眼里的怨毒,便如釘子似地射向虞琬寧。
可虞琬寧卻絲毫不以為意,甚至還看著她扯了扯唇角,給了她一個輕蔑譏諷的輕笑。
虞夫人手里做著針線活,耳中聽著方才的一番爭論,只偶爾抬頭看看丈夫和女兒,什么也沒表態(tài)。
對她來說,夫君是天,夫君說的,便一定是對的,不用她來操心多嘴。
一頓飯吃得孫姨娘味同嚼蠟,總共也沒咽下去幾口。
倒是虞琬寧心情不錯,再加上近來身量長得頗快,食量大增,吃了不少。
看著女兒胃口好,長得快,虞夫人自然是滿心高興。
直到午后,高管家方才回來,將在田莊里的查驗結(jié)果,交到了虞德陵手上。
雖然原就有了心里準(zhǔn)備,但看到確鑿的證據(jù),虞德陵還是發(fā)了火,隨手就將手邊的茶杯扔了出去,直接砸在孫姨娘腳邊的水磨石地板上。
孫姨娘嚇了一跳,想辯解,卻又不知從何辯解,何況她一早就說了若出問題,必然是賬面問題,她也是被田莊管事給蒙騙了。
此時若開口分辯,擺明了便是不打自招。
可若不說話,偏偏虞德陵的怒氣分明就是沖著她來的。
虞琬寧看著孫姨娘淡淡地笑了一下,吩咐人去將之前用午飯時綁了扔去側(cè)廂房的田莊管事夫婦帶過來。
“高管家已從田莊回來了,你們還有何話說?”虞德陵沉聲問道。
虞德陵多年領(lǐng)軍征伐,素來威重,此時說出這話來,那對夫婦已是嚇得整個人都軟了。
爬在地上搗蒜般地磕頭不已,哀求主子開恩饒他們一命。
大胤朝雖以仁治天下,但對于這等賣了身,入了奴籍的奴才,一旦犯錯,主子還是對其有生殺予奪之權(quán)的。
這對夫婦打理田莊多年,貪污成性,蒙騙主子,便是直接拖出去亂棍打死,旁人也挑不出半點錯來。
“這樣的奴才,自然是留不得了?!?p> 虞琬寧冷冷地看了孫姨娘一眼,方才對虞德陵問道:“阿爹打算如何處置?”
“留是肯定不能再留的?!?p> 虞德陵微微思索了一下才道:“你們這樣的奴才,今日我便是叫人將你們拖出去打死,原本也無不可,只是我自十余歲上戰(zhàn)場護國殺敵,多年來早已算不清有多少人死于我的刀下,因此除戰(zhàn)場之外,我不愿多造殺孽,便免了你二人的死罪。”
聽虞德陵這樣說,那管事夫婦立時將頭磕得咚咚向,千恩萬謝。
只是虞德陵接下來的話,卻將他們又一次打入了地獄。
“近來北疆多處城墻破敗,我已奏請圣上,著力整修,只是人力不足,因此近來兵部正與刑部配合,清點各地罪奴,送往北疆邊關(guān)服苦役,高晏你這便將他們帶出去,送往兵部衙門罷,能為國出一份力,也算替你們贖罪了。”
“老爺開恩呀……”那陳氏突然失聲大哭起來。
便是他們這等沒什么見識的奴才,也知道去北疆修城墻是何等艱苦兇險。
身為罪奴,本就不被當(dāng)人看,累死餓死被打死不在少數(shù),尤其這些年來,大胤與北邊的北周一直不甚和睦。
雖無大的戰(zhàn)事,但邊關(guān)小型沖突不斷。
去那里服苦役,天知道哪天就被亂兵砍死了,便是不死,萬一被北周擄了去,要么做最下等的奴隸,任打任殺,更慘的是,還有可能變成獵奴,被北周人當(dāng)成獸物,任意射殺,用來練箭練刀。
如此一想,便是與直接拖出去打死沒什么兩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