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首級,我大多敬而遠(yuǎn)之。其中的緣由類似于國人信奉三尺之上有神明、東瀛相信稻米中藏著仙人。對著具備眼睛、嘴巴的頭顱,我總覺得其中藏有靈魂,若是吞食,就會遭受冥冥之中的業(yè)報。
只有魚頭是個例外,盡管魚亦有嘴有眼,但他口不能言,平日里也不像貓狗豬鳥,能與人在相處中產(chǎn)生感情,因此我對其失了敬畏,草魚頭燉白菜、鹽燒三文魚頭,我是吃得不亦樂乎,如若真有魚頭靈魂來找,我大約會把那靈魂細(xì)心烹飪,再吃一次。
但是其它動物的腦袋,我就不忍直視了,潮汕人講究祭祀,一年到頭總有大大小小的日子要拜拜,對象不是各路神仙,就是先人祖宗。在奶奶還在世時,祭祀總是很正式,傳統(tǒng)的三牲必不可少,當(dāng)然潮汕地區(qū)牛羊罕見,用的是小三牲,即鯉魚一條、雞一只,豬一頭。普通人家祭一頭豬過于鋪張,又簡化成豬頭一個。于是就見朱紅色的八仙桌上,一枚碩大的豬頭張著嘴,似笑非笑,混合著空氣里的香火味,說不出的詭異,因?yàn)檫@樣的童年陰影,我從不吃豬頭肉,連豬耳朵、豬舌頭等父母大呼好吃的部位,也是一口不動。
但豬頭雖說駭人,至少還是肥大有肉的,未料某些骨多肉少的腦殼,也是人民群眾的心頭好。
例如鵝頭是潮汕人的愛,老鵝頭更被奉若珍品,仿佛家中窖藏多年的美酒,我家吃鵝頭是切片的,但按母親的說法,鵝頭最好還是啃,不啃就少一分香,盡管斬后用筷子吃顯得斯文,但滋味卻是大減。
兔頭則是成都的名小吃,我曾好奇去賣兔頭的地方端詳一番,但見眼齒、耳孔具在,沒了毛絨絨的外層,倒是有種科幻片中某些面罩的未來感,但究其本質(zhì),終是帶肉骷髏,從何處吃起,實(shí)在難以想象。后來小張與我說:兔頭也是用啃的,從嘴部掰開兩半,就可以挨個細(xì)品了。
不過小張也不敢食用兔頭,只因其老板嗜好此口,尤愛其中兔舌,幾乎每日必啃,小張見多了,也就曉得吃法。這小張老板也是個傳奇人物,其與前妻從大學(xué)愛情長跑,畢業(yè)后一同創(chuàng)業(yè),待事業(yè)有成結(jié)婚后,又在一年內(nèi)棄妻另娶,更不知使了什么法子,讓對方分文未得。小張談其心狠,我想,一個面對猙獰兔頭,還能親吻不停的男子,多少是有幾分厲害的,就是不曉得這新娶的嬌妻,在未來會不會是另一顆兔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