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不習慣也要學著去習慣?!?/h1>
歌詞里寫道:
這個年紀的我們更珍惜難得的自由,
這個年紀的我們比起從前更容易感動,
這個年紀的我們徘徊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中,
不知不覺孤獨不再可恥了。
你有過心事無人傾訴,難過無人安慰的時刻嗎?
你有過快樂無人分享,收獲無人祝賀的經(jīng)歷嗎?
你有過尷尬無人圓場,難堪無人知曉的體驗嗎?
你有過無助無人求助,無聊無人閑聊的時候嗎?
你有過挫敗無人體會,沉默無人能懂的低谷嗎?
你有過深夜躊躇滿志,凌晨獨醒無眠的階段嗎?
不知道為什么二十歲剛出頭的年紀,常常被一種患得患失的感覺包圍,時常陷入一個人瑀瑀獨行的孤獨中。
有過迷茫無助失落挫敗孤獨的時刻,那些無以言表的難過正好撞上了不善言辭和少言寡語,所以也習慣在低谷的時候一個人孤芳自賞郁郁寡歡。
然而每場暴風雨過后,天總會放晴,于是借著楊絳先生的話開始自嘲:“你的問題就是書讀的太少,想的還挺多?!?p> 你會害怕一個人涌入擁擠的人流里嗎?
你會害怕別人成群結隊唯有你一人嗎?
你會害怕一個人上街逛超市去采購嗎?
你會害怕別人歡聲笑語只有你沉默嗎?
你會害怕一個人吃飯看劇熬夜睡覺嗎?
你會害怕別人其樂融融獨有你尷尬嗎?
我承認在很久以前,我怕孤獨怕的要死,我恐懼,畏懼甚至可笑的去抗拒。
然而在靜下心來讀書沉淀的過程里,我逐漸改變了以往的態(tài)度。在一篇又一篇的故事,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一個又一個的道理中,我慢慢懂得孤獨的含義,也對孤獨有了全新的定義,我學著去接受,學著去享受孤獨帶給我的踏實沉穩(wěn)快樂成熟還有成長。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中寫到:“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愿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p> 蔣勛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fā)慌,孤獨則是飽滿的?!?p> 馬爾克斯曾在《百年孤獨》中說:“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后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xiàn)實,唯有孤獨永恒?!?p> 夏洛蒂?勃朗特說:“我越是孤獨,越?jīng)]有朋友,越是沒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p> 大概是年紀的增長,對孤獨的認識,雖沒有名人那么通透,卻也有別樣深刻的感悟。
孤獨之前是不安是惶恐是畏懼,孤獨之后是成長是成熟也是沉穩(wěn)。
也許趁虛而入的孤獨會帶給你我無言的悲痛,但也總會帶來讓我們足矣刻骨銘心的領悟。
好像不再怕一個人孤獨了,因為我擁有了在孤獨里一個人狂歡的心境。
我不再涌入人潮里強顏歡笑的附和著迎面而來的每句話,看著那些個形形色色臉上的表情,突然覺得自己的時間有些廉價。
我不再用認真和用心去回復那些并不是很熟的人發(fā)來帶有請求意味的消息,在一次又一次的滿足里,我發(fā)現(xiàn)不必要的麻煩或多或少還是會消耗一些原本就很稀有的精力和熱情。
我不再盡力的去維護那些表面的關系和有些轉(zhuǎn)頭就會尋不見的人,時光從來不語只管轉(zhuǎn)瞬即逝,漸漸發(fā)現(xiàn)勇往直前的路上,我們一直都在一邊遇見一邊失去,最后留下來的才算珍貴。
我不再強求委屈自己去踏入一個原本不想有交際的圈子,像是去賣笑也似是在捧場,而是告訴自己要努力變得優(yōu)秀,去跳出有太多牽絆的人場,盡可能的再離遠一點。
我不再不識趣的闖進別人的演藝圈,配合他們生動浮夸的表演,而是明白了用特有的戲份把自己的生活演繹的精彩和有趣。
我不再輕易地把自己卷入一場當局者迷的境地里,看著眾人聲嘶力竭,再去道些不知是否善意的用辭,而是懂得把自己置身于旁觀者清的位置上,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我不再時不時的往朋友圈發(fā)條動態(tài),像是刷著存在感,只覺得在自己的世界認認真真的生活才是最能給自己安全感的一件事,而不是把本該用心生活的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我不再用大把的時間一個人去胡思亂想,想著毫無厘頭的事情去積攢本就很多的焦慮和煩惱,而是嘗試如何去消化那些困頓,找到最合理的解決辦法。
我不再自以為是的把自己淺陋的見解,表現(xiàn)在與別人的言談里,而是學會控制住內(nèi)心的欲望,潛下心來用沉默的方式在別人的說辭里學到更多的東西。
我不再害怕一個人獨行在人群里,仿佛快樂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而是越來越享受這一份撫慰人心的安靜,也更加堅信亞里士多德的那句: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我不再熬著漫長的黑夜輕松的去點開一個聊天頁面,而是在輾轉(zhuǎn)反側難以入眠的夜里,選擇打開一本書直到犯困或是伴著自己的呼吸聲一個人靜靜的盡情碼字,無論在凌晨五點睡去還是在黎明前醒來,這一夜都是讓人覺得無比迷人的。
我不知道這些難得的想法和細微的變化是在象征著我的成長還是告訴我已經(jīng)丟掉了些什么東西。
魯迅先生說:“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得沉默,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了逢人作戲的興趣?!?p> 也許在有些人眼中,那些看起來有些孤僻總是習慣特立獨行的人身上被貼滿各式各樣的標簽,可是你又如何懂得她們內(nèi)心的快樂和有所追求的事物。
相信我,你耐住了孤單,抗過了無望,不再害怕失落,也學會與安靜為伴時,會獨自上岸的,因為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孤獨里有一場甘之如蝕的修行,要給自己爭取到那張通透灑脫的活在這世上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