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五百六十二年

第三十二章 楚靈王

五百六十二年 黃巢0238 5313 2020-06-18 17:33:57

  晉楚爭霸的大戲落下了帷幕,而楚國國內(nèi)的大戲才剛剛開始。

  楚康王十五年(公元前545年),康王去世,其子郟敖繼位,楚國從此拉開了一段篡權(quán)奪位的歷史大劇。

  我們先把時間調(diào)回到楚共王三十年(公元前560年),因為,一切都是從這里開始的。

  這一年楚共王臥病在床,在臨死之前,他還有兩件事放不下,一件事是關(guān)于他自己的,還有一件事是關(guān)于楚國的。

  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死后的謚號怎么定。

  在楚共王看來,自己是一個沒有德行的人,十歲的時候就克死了自己的父親,因此,還沒來得及接受教育和訓導就匆匆的登上了王位。因為享受著這份不屬于自己的福氣,才導致了在鄢陵的大敗,從而讓國家因此而蒙羞。雖然如此,自己卻依然在楚國的王位上壽終正寢。既然生前沒有為楚國帶來過榮譽,那么死后,就請各位給我安上一個惡意的謚號吧,比如說“靈”或者“厲”。

  楚共王是認真的,但是楚國的大夫們可不敢認真,當楚共王提出這樣的要求后,楚國的大夫們沒有一個人敢出聲,直到楚共王下達了五次命令,這些人才勉強答應(yīng)。

  楚共王死后,當大夫們正商討按照楚共王的遺愿給他定謚號為“靈”或者“厲”時,令尹子囊站了出來:“國君讓你們給他安一個惡的謚號只不過是他的恭謙罷了,你們怎么可以真的當真呢!這不等于是在詆毀國君嗎!我們楚國聲威赫赫,正是在國君的統(tǒng)領(lǐng)之下,我們才安撫并統(tǒng)領(lǐng)南方諸蠻,才大舉征伐南海,才讓中原諸國服從于楚國,這些功績,難道你們都忘了嗎?”

  在子囊的說辭下,楚國的大夫們?nèi)鐗舫跣?。于是,子囊繼續(xù)說道:“國君有功于楚國,又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過錯,我看就用‘共’來做他的謚號吧!”

  子囊的思路是清晰的,楚共王的謚號也就這么定下來了。我們不知道楚共王臨死前要求把自己的謚號定為“靈”或者“厲”是真心的還是正如子囊所說的恭謙,反正,他的第一件事就沒有按照他的遺囑進行是事實的。

  按這個邏輯,第二件事,應(yīng)該也不會隨他的意。

  楚共王遺囑里的第二件事,就是關(guān)于楚國繼承人的事。由于楚共王沒有嫡子,所以,在他的幾個兒子當中,也就沒有一個是擁有先天繼承權(quán)的。

  正是這一點,為楚國日后的篡權(quán)奪位大戲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楚共王沒有嫡子,但是他的兒子是有很多的,不過,受到楚共王寵愛的卻只有五個。這五個兒子按長幼排序分別是王子昭、王子圍、子干、子晳(也就是公子黑肱)和王子棄疾,五個兒子同時分享著父親的愛,這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國君的位置只有一個,五個兒子不能共同分享,所以,楚共王必須做一個選擇。

  讓人選擇好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讓人選擇喜歡與更喜歡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讓人在很喜歡里面選擇一個最喜歡,唯一的喜歡,這就是一件很難的事了。楚共王也不知所措,但是,必須得有一個選擇,所以,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既然這個選擇對自己來講太為難了,那么干脆自己就不要做選擇,讓老天爺來決定好了。

  楚共王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拿出了一塊玉璧向所有的山川神靈展示,并告訴這些山川神靈,請他們在這五個人當中選擇一個來主持楚國的國政。

  只見楚共王把這塊玉璧埋于楚國的祖廟庭院內(nèi),然后再讓這五個兒子分別進祖廟入拜。第一個進來的王子昭雙腳跨于玉璧之上參拜完畢,第二個進來的王子圍參拜時,玉璧正好在他的胳膊之下,第三個進來的子干和第四個進來的子晳則離玉璧很遠。現(xiàn)在輪到了老五棄疾,由于此時棄疾還很年幼,不得不由人抱著進來,然而幸運的是,兩次參拜,棄疾都壓在了玉璧之上。

  楚共王試圖用這用荒唐的方式來確定楚國的國君,卻不曾想正是因為他給了每個人機會,才讓每個人產(chǎn)生了貪念,而這份貪念對楚國來講就成了災難。

  楚共王死后,王子昭繼位,也就是楚康王。

  楚康王死后,郟敖繼位,而這讓一個人分外眼紅,他就是當初進祖廟入拜時玉璧正好處在他胳膊之下的王子圍。

  楚康王雙腳跨于玉璧之上,且年長于王子圍,所以,他做國君的時候,王子圍是服服帖帖的。但是現(xiàn)在楚康王死了,郟敖又年少,想想當初玉璧處于自己的胳膊之下,自己卻與君位無緣,王子圍很不開心。

  而王子圍一不開心,他就想辦法要搞事情。

  楚郟敖四年(公元前541年),此時已身為楚國令尹的王子圍攜帶著副使伍舉來到了鄭國。

  王子圍此次出國訪問,任務(wù)還是蠻多的,比如說給自己找個小妾開心開心,比如說攜楚國的國威欺負欺負小國,還比如說享受一下等同于楚國國君的禮儀規(guī)格。

  總之,此次出訪,王子圍是完全把自己當成楚國國君的。

  當然,王子圍真正的任務(wù)也是有的,那就是與晉國中軍將趙武見個面,然后重溫一下弭兵大會的盟約。

  趙武是個愛好和平的人,王子圍前來,除了喜歡炫耀讓人看著不爽外,總體上來講還是沒有惡意的。因此,這次在宋國的會面,大體上是其樂融融的。

  當然,說趙武愛好和平也只是一種褒義的說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認為。比如,從秦國投奔而來的公子鍼就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趙武做為晉國的中軍將,位高權(quán)重,責任重大,但卻每天只知道混日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與公子鍼不謀而合的還有周王室的劉定公,在劉定公看來,趙武身為晉國的正卿,領(lǐng)導諸侯,卻從不長久考慮問題,老是做完早上的事就不想到晚上的事,這樣的人做一天的和尚撞一天在的鐘,有什么意義。

  每個人有選擇生活的方式,趙武之所以會成為這樣的人,與下宮之難可能有莫大的關(guān)系。年幼的經(jīng)歷讓趙武學會了不與人結(jié)仇,而不與人結(jié)仇,也就是不做任何事,而不做任何事,那不就是混日子嗎!公子鍼的評價很中肯,不過他卻沒有干涉的權(quán)力。

  趙武是個想平穩(wěn)過完一生的人,而王子圍卻截然相反,他的童年沒有太多糟糕的經(jīng)歷,所以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太多的好奇和野心。

  當王子圍國事訪問來到鄭國的時候,隨他而到的是一個從楚國國內(nèi)傳來的消息:楚王郟敖病重。

  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醫(yī)療條件極度落后,生病對于任何人來講都是恐怖的。然而,當王子圍聽到郟敖病重的消息時,他并沒有表現(xiàn)出一絲的驚恐和悲傷,相反更多的是一種緊張和驚喜。

  隨即,王子圍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把出訪列國的任務(wù)交給了副使伍舉,而自己則快馬加鞭的趕回了楚國。

  回到楚國后,王子圍以探病為由來到了郟敖的病床前。面對躺在病床上的侄子,王子圍并沒有表示出呵護和關(guān)心,而是緩慢的解下了自己帽子上的綾帶,然后禮貌的纏到了郟敖的脖子上,再然后用力一拉,保持這個姿勢片刻,郟敖便安靜的躺下了。

  郟敖離開了這個痛苦的世界,但王子圍并沒有就此住手,郟敖兩個年幼的兒子也相繼成了王子圍的刀下之鬼。

  事到如今,每一個楚國人都看出來了,王子圍這是要篡位謀權(quán)啊。當王子圍的野心暴露出來后,子干和子晳率先做出了行動:逃跑。

  子干逃到了晉國去,子晳逃到了鄭國去。

  楚王被他的王叔兼令尹謀殺,而他的另外兩個王叔卻逃跑了,這事就沒人敢來管一管嗎?我想是的,但是作為篡位者王子圍來講,他必須小心,因為有一些人是始終忠于楚王室的,比如說太宰伯州犁。

  不過,這一點王子圍早就料到了,所以他在趕回楚國前,就給伯州犁安排了一個任務(wù),讓他在楚國與鄭國交界的犨地、櫟地和郟地筑城。

  把伯州犁留在邊境,就是要他遠離楚國中心,要讓他的消息閉塞。所以,當伯州犁收到楚王郟敖被王子圍謀害的消息時,王子圍的屠刀也已經(jīng)架在了伯州犁的脖子上。

  掃清了一切障礙后,王子圍便大膽的坐上了楚國國君的寶座,他就是后來名聲在外的楚靈王。

  要問楚靈王的名聲在哪,讀過《墨子·兼愛》的人肯定都是知道的,“楚王好細腰”,說的就是這個主。

  當然,歷史上擁有軼事典故的名人有很多,像楚靈王這種在當時和在后世都不太招人喜歡的,用個故事來諷刺諷刺他,也就沒什么大驚小怪的了。

  不過,楚靈王當時在位的時候,他可沒意識到自己并不太招人喜歡。他對楚國王位的覬覦可是向來已久的,據(jù)《左傳》記載,楚靈王在篡位之前曾占過卜。他曾許愿要得到天下,但是占卜得到的結(jié)果并不吉利,一氣之下,楚靈王便把用來占卜的龜殼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并豎指罵天:“是區(qū)區(qū)者而不余畀,余必自取之。”

  在封建祭祀的社會背景下,敢做出如此不敬神靈的事,楚靈王的勇氣是可嘉的。當然,說勇氣可嘉,那是在現(xiàn)在科學主義下生長的我們對他的評價,在當時,這是十足的逆天而行。這便是真實的楚靈王,一個無所畏敬的人。

  沒有畏敬的人,做什么事都是無所理由的。

  楚靈王三年(公元前538年),楚靈王突然心血來潮想舉行諸侯會盟。話說,晉楚早已經(jīng)達成了弭兵同盟,要說沒事舉行舉行會盟,這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大家經(jīng)常到一起開個會,喝喝茶,吹吹牛,敘敘舊,聯(lián)絡(luò)聯(lián)絡(luò)感情,這對重溫弭兵會盟是有好處,這對天下的和平大局也是好的。不過,要會盟也是有規(guī)矩的,那就是按照在宋國會盟時立下的等級制度按照禮儀執(zhí)行,這樣就沒有問題了。

  然而,楚靈王可不這樣想,楚國為天下之大國,自然要高人一等。那么這次會盟的地點就定在楚國吧,這樣的話我就不用路途奔波了,至于其他人,我可管不到,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

  隨即,楚靈王向所有諸侯發(fā)出了會盟的通知,而被動收到楚靈王通知的,包括晉平公。

  大家都知道,晉國和楚國是同為一等諸侯的,他們對其他諸侯有著同等的領(lǐng)導權(quán)。然而這一次,晉國就像個小弟一樣,楚國想要會盟竟然沒有派人過來商量就自己決定了,還像通知其他小弟一樣通知晉國。

  這就很過分了,雖然在宋國會盟的時候,趙武讓了楚國先歃血,但也不至于這么囂張吧。

  所以,晉平公收到楚靈王通知的那一刻時,他就已經(jīng)很不高興了。

  晉國國君一不高興,天下怕是又要有事了,好在這時晉國的大夫司馬侯站了出來:“不如先依了他,讓他先狂妄一陣子,到時候上天要懲罰他,這就不得而知了。”

  司馬侯是對的,為了天下蒼生,止戈止戰(zhàn)。

  晉平公聽了司馬侯的話,覺得有道理。于是,派人回復了楚靈王,推脫說自己有大事要處理,所以就不去了,你自己召集諸侯會盟就好了,不需要來征求我的意見。

  晉平公是個冷靜的人,為了天下和平,他甘愿做出犧牲,從這一刻起,晉國的氣質(zhì)就徹底改變了,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崢嶸。

  時代在變,每個人都在變,但楚靈王卻是個例外。

  由于晉平公的缺席,曹國、衛(wèi)國、魯國和邾國都沒有來參加會盟,不過這對楚靈王來講不是很重要。少這幾個人,完全不耽誤他耀武揚威,但是,去參加會盟的人,就有苦頭吃了。其中,宋國太子佐和徐國國君最倒霉了。

  太子佐由于參加會盟的時候遲到了,這讓他在楚靈王面前留下了個壞印象。

  當他趕到會盟地的時候,會盟已經(jīng)舉辦完成,此時的楚靈王正外出打獵,太子佐求見,楚靈王連理都不想理他,把太子佐尷尬得不行。最后還是在楚國大夫椒舉的撮合下,楚靈王才給太子佐帶去了幾句話,算是給了個臺階下。

  當然,太子佐參加會盟都遲到,那他被楚靈王羞辱也就有幾分自己的原因了,所以他也不能太怨別人。但徐國國君就不一樣了,他可沒犯什么錯,并且,他比太子佐還慘,直接被楚靈王拘捕了。

  要問徐國國君哪里得罪了楚靈王,這得問他媽了,因為他媽是吳國人。大家都知道,自從晉國派巫臣出使吳國后,楚國在吳國身上可是吃了不少虧的,并且,吃得還都是啞巴虧,報不了仇的那種。

  楚國對吳國的那個氣啊,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呢,楚國拿吳國還真一點辦法都沒有。不過,這次楚靈王看到了徐國國君,一次出氣的機會就被他逮到了。拿吳國沒辦法,拿你徐國還是有辦法的,就這樣,徐國國君成了楚靈王的階下囚。

  大家都知道,春秋那會是父系社會,所謂的血統(tǒng)是按父系一脈來論的。女子是沒有地位的,他們承載的只不過是繁衍后代的任務(wù)。所以,在當時,女子無血統(tǒng)之論,她們嫁到哪里,她們就是哪里的人。也就是說,徐國國君的母親從他嫁到徐國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經(jīng)是徐國人了,她生的兒子也是徐國人,他們母子倆跟吳國已經(jīng)沒有任何關(guān)系了,這是當時普遍的社會認知。

  然而,楚靈王偏不這么認為,他非要把徐國國君母親的血統(tǒng)歸為吳國,然后以此為借口逮捕徐國國君。

  楚靈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公然的挑戰(zhàn)社會的普遍認知,他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自我毀滅的行為。通過這次會盟,天下諸侯看到了一個肆意妄為的楚靈王,這個印象留在了諸侯們的腦海中,而在諸侯們在心底也達成了一個共識:此人早晚必將覆滅。

  諸侯們有自己的認知,但他們不會告訴楚靈王,所以,楚靈王會在自己的那條路上越走越遠。

  這不,會盟結(jié)束后,楚國便起兵攻打吳國,一舉攻克了吳邑朱方城。在這里,楚靈王抓獲了一個老朋友---自齊國逃亡而來的權(quán)臣慶封。

  關(guān)于慶封的故事,以后有機會會給大家介紹的,現(xiàn)在,我們只看楚靈王的故事。

  抓獲慶封后,楚靈王便想觀看一段表演,他讓慶封背著一把大斧頭游行于諸侯軍隊之間,并且要他高喊:“大家不要像齊國的慶封那樣,殺死自己的國君,欺負國君的孤兒?!?p>  楚靈王想通過羞辱慶封來取樂,然而最終,被羞辱的那個人只有他自己。

  只見慶封被五花大綁的游行于諸侯軍隊之間,突然,他高喊:“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圍那樣---謀殺自己的國君---兄長的兒子,而取而代之。”

  顯然,慶封的這一嗓子太突然了,楚靈王都來不及阻止。于是,他弒君篡位的事跡便流傳于天下了。

  慶封想死,楚靈王當然攔不住,但他的目的也已經(jīng)達到了,他要讓楚靈王也不快活。

  當然,慶封只能耍耍嘴皮子,但吳國可就要來真的了,就在朱方城被破的同年,半年時間不到。吳國便舉大兵伐楚,楚國東部邊境棘、櫟、麻三城相繼淪陷。

  而這僅僅只是楚靈王霉運的開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