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江辰傳奇

第375章 天庭

江辰傳奇 吹牛笑書狂 5260 2020-09-17 10:10:14

  天庭為三界主宰,整個三界宇宙最高執(zhí)法地,是當(dāng)初封神大戰(zhàn)后,新崛起的第三勢力。經(jīng)過漫長的演變整頓,如今整個天庭,天神仙人眾多,雖前有孫悟空、二郎神、沉香等人大鬧天宮,死了一批仙人天神,后有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導(dǎo)致蟠桃供應(yīng)不足,一些原本有望成為仙人的混沌界、下域界散修都由此未增壽元,等五百年大限將至,或渡劫身死,或壽元盡散羽化……只有極少數(shù)在天庭有后臺的散仙們借著天庭仙人的幫助凝練真元,直接轉(zhuǎn)世走輪回,成為轉(zhuǎn)世仙人,重新修煉。

  如此一來,整個混沌界、下域界又死去一批仙人。

  時至東漢末年,天庭諸路天神仙人察覺混沌界千年大災(zāi)劫,所謂福禍相依,大災(zāi)劫中除了一些道法高深的金仙大能者,其余近乎一半仙人皆下界尋求一線領(lǐng)悟大道的機緣。

  以至于后來引發(fā)的黃巾軍戰(zhàn)役、董卓入京乃至三國鼎力等一切歷史故事,都曾出現(xiàn)各種仙人身影。

  直到晉末宋代,天下仙人歸位已久,混沌界靈氣耗盡大半,但凡能夠領(lǐng)悟一絲大道者,無不是百年難遇之天才。

  若是換成國運昌盛的繁榮盛世,這些所謂天才輕而易舉個個都能成就圣皇妙境,但三國至?xí)x,以及晉末到宋,這數(shù)百年時間,無一刻是國運鼎盛時期。

  三國時,被下界仙人天神為為尋大道契機這么一攪和,原本由秦朝斷代傳承下來的稀有靈氣,更是稀少到可憐的地步。

  到了太白子時代,整個天下近百年,也才出了一位劍仙。太白子創(chuàng)《青蓮劍歌》在后世廣為流傳,飛升登天后,趕上了劉裕一統(tǒng)中原的短暫繁華局面,那時國運才相對有所回升,以至于同時期不僅誕生出諸如“獨孤行、令狐傲、虬髯客”等三絕,更是在他們之后,出現(xiàn)了“姜堯章、胡古道、秦九”等十大劍客。

  這些人,準(zhǔn)確來說,道法境界并不高,但妙就妙在,十人皆是劍修,卻走的截然不同的劍道之路。

  許久未曾見過如此層出不窮的劍意大道,而且一分為十,相當(dāng)可觀。

  天庭玉帝是三界最高執(zhí)法者。但這僅是凡俗對天庭的固有觀念。

  三界廣袤,真正主宰三界宇宙的乃是混沌宇宙掌控者鴻鈞老祖。

  在鴻鈞老祖眼中,天庭只是他座下的一個小朝廷。如同下域界十殿閻羅名義上是下域界主宰,實則真正主宰下域界的是那位發(fā)下大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薩。天庭在創(chuàng)立之初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三次仙人大鬧天宮的戰(zhàn)爭。

  其中第三次,由妖王之王孫悟空引起。

  孫悟空曾言道“玉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這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鴻鈞老祖掌控三界宇宙,天庭也只是他掌控范圍內(nèi)的其中一處地界。清雎天尊叛變天庭,按理說,鴻鈞老祖應(yīng)該出手相助,但是卻并沒有。

  原因總結(jié),只有四個字“靜觀其變”。

  天道法則向來都是能者居之。倘若清雎天尊在不威脅自己掌控者的名義下,有手段將三界治理的更好,鴻鈞老祖也樂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靜觀其變。

  但玉帝本身是沒有錯誤的。實行天道法則,只是讓三界正常運行的一種方式,換言之,清雎天尊這一次叛變,更大程度是給三界敲響一次警鐘。也許……清雎天尊的失敗與否,早已冥冥中已成定數(shù)。

  江辰有幸成為第一個在有意識狀態(tài)下,親眼目睹觀賞凡俗傳說中,令人聞之變色的下域界。也就是凡俗眼中的陰曹地府。

  其實,準(zhǔn)確來說,這世上本就有三座地府,佛門陰曹地府,儒家泰山地府,道門酆都地府。這三座地府天下總體稱為“下域界”,表示“第三界領(lǐng)域之地”。

  江辰一路隨著黑白無常走過黃泉路,穿越繞過刀山火海,憑借黑白無常一路護持,在來到輪回殿時,被一股奇異力量接引,都無需與秦廣王知會一聲,江辰意識模糊,再次醒來時,已經(jīng)身處另一個全新世界。

  身旁黑白無常以不見蹤影,當(dāng)初剛來下域界所看到的一個個白衣鬼魂,以及那些金剛怒目的鬼差,還有些類似黑白無常,身居域匚尊之職的其他鬼修,譬如牛頭馬面,魑魅魍魎,盡皆讓江辰看了個遍。若換做尋常凡俗,即便是一些普通仙人、修行者壽元大限來到下域界,也絕不敢用那種眼神去看域匚尊,豈不說稍有不慎就會挨鞭打,從他們的眼中看到的并非趾高氣揚,如同在混沌界時那般受人供奉,恭敬拜服,說一些“上仙”“真人”之類奉承言語,到下域界,盡皆化為枯骨,凡俗名利皆虛妄,空空如也。

  他們?nèi)羧砸苑菜籽酃饪创私绻聿?,難免就要落得死后仍不得好死的可悲下場。

  但面對江辰的神情時,那些鬼差域匚尊們卻全無此等情緒,更不會將江辰堪稱是卑賤的鬼魂,而是將其視為貴賓,示以笑容。

  江辰還之以禮,最后卻發(fā)現(xiàn)實在多余。諸如牛頭馬面若對人笑起來,難免讓人不寒而栗,江辰亦是此感,索性便嚴(yán)肅了起來。

  江辰環(huán)顧四周,只見周圍都是空蕩蕩的,一片虛無之地。面前有位老者趴在桌安上鼾聲如雷的睡覺。

  他竟頭一回知道,原來下域界的居民也是需要睡覺的。

  過了許久,連江辰都不確定究竟過去多久,似乎很久很久,又似乎只在瞬息之間。

  久到度過千年萬年,老者仍是不醒。

  快到仿佛一瞬而逝,他在等老者的那段時間似乎就像被人為抹去一般。

  老者雙目深邃,如同無盡海洋。眉目中透露一股陰氣,看向江辰,眼中都散發(fā)著光芒,好似遇到了千年難得的美玉,拿在手中、放入盒中,都覺得是對美玉的褻瀆。

  只見老者嘖嘖稱奇,給出江辰一個最中肯的答案“龍章鳳姿,天質(zhì)自然,蕭蕭肅肅,神情俊朗。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傀俄若玉山之將崩?!苯铰牶?,自然十分受用。

  老者笑道“你叫江辰?”

   后者恭敬點頭,心中雖有萬千疑惑,但恐懼心大減,自然能夠行止自如,老者道“人生如逆旅,百代如過客,此身也無非是土木形骸臭皮囊!江辰啊,對人生可還有遺憾?”

  這話似乎是讓他講出自己的遺言。江辰本就沒活夠,剛出劍宮那人的身體,自立門戶,如何能就這般慷慨赴死?

   江辰連搖頭,雖不至于口吐芬芳,卻也有半敬半罵的嫌疑“得了前輩,您就別夸在下了。江辰自封道號“鬼圣”莫不是得罪前輩?若真如此,江辰大可從此以后,不用道號,前輩還是放我回去吧?!?p>   那虛幻老者看不清穿著是什么衣服,在江辰眼中,即便是老者容貌,對他而言也頗為奇怪,他本可以看清楚老者長相,但若仔細(xì)回想,卻完全想不出來。

  似乎老者的樣貌看在他眼中,卻無論如何都不能顯現(xiàn)在腦海里,縱是江辰想要通過神識去查探周圍,但當(dāng)他試圖這么做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調(diào)用不起一絲法力了。

  仿佛他就是個普通凡俗一般,縱是道德敗壞的儒家圣人,在跌境后,也至多跌一半,大不了由原先化神境跌落凡塵成為大武師,也決計不會出現(xiàn)直接跌境為凡夫俗子的可怕地步。

  江辰心中大駭,自從來到下域界后,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了恐懼。

  老者似乎一眼就看透了江辰心境本質(zhì),臉上笑意突然凝固,自言自語小聲嘀咕道“哪都好,根紅苗正。就是這心性需要好好練練?!?p>  于是,老者下定決心,幫助江辰推進修為大關(guān),首先就要突破他內(nèi)心修煉的障礙。他一揮手,身旁開啟一道虛空裂縫,虛空裂縫中不斷流光閃動,巨大吸力仿佛在吸噬著江辰所剩無幾的幾縷殘魂。不等江辰反應(yīng)過來,就直接被吸入裂縫中,裂縫將江辰吸收進去后,迅速合攏。

  老者重又趴在桌上不一會又睡著了,很快的鼾聲如雷。

  他做了一個夢。

  夢中,江辰在一片深不見底的湖中行走,老者雙手負(fù)后,站在岸上觀看,許久,江辰停了下來,開始練習(xí)劍法,每一劍都與他當(dāng)初所練的不同,看上去更加詭譎多變,招數(shù)機巧,世所罕見。練了許久,江辰停下來詫異看向岸邊老者,似乎出現(xiàn)疑惑處,整個空間天地色變,老者已知江辰逼近大關(guān),于是輕描淡寫的指點幾次,幫助年輕劍客度過一個又一個對江辰而言如連綿山巒般層出不窮的難關(guān),一層復(fù)一層,終究不知練習(xí)了多久。

  但這其中,江辰始終沒有一句反駁言語。就好像他處于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中,只知道一味的聽從老者吩咐練劍,除此之外,以無半點思維,他就像是一個專門的練劍機器。又不知過去了多久,老者看著江辰劍法越來越精湛,越來越絕妙,心中都是一陣又一陣的舒適暢快,緩緩道“好苗子,真是個好苗子?!鄙袂楹B(tài)可掬,十分喜人,雖然在此之前,二人都未曾行任何拜師禮,但此時的江辰對老者卻十分恭敬,真如徒弟對師傅那般。至于老者,看到這免費徒弟,自然也相當(dāng)滿意。

  “繼續(xù)練!”老者立刻又吩咐道。

  須知,下域界的時間流速與混沌界完全不同。

  混沌界一天十二個時辰,在下域界看來就是十萬兩千年。

  江辰在下域界虛空世界中修煉了許久,估摸有近萬年、十萬年都在修煉中度過,但其實放眼混沌界,也不過才過去了小一天的時間。

  然而,這一切,江辰全然不知。他仍如一個練劍機器般,沒日沒夜的修行劍術(shù)。除此之外,在老者受益下,他又開始修行有關(guān)“六道輪回”的一些其他法術(shù)。在老者眼中,這些六道法術(shù),是極為珍貴與重要的東西,也是江辰的一大機緣,無數(shù)神魔天神,乃至天庭仙人都想得到下域界六道法術(shù)的一些機會,然而卻最終沒有一個人能有如此運氣。原因只有一個,這些六道法術(shù)只能由接替修羅王之位的修行者修煉。然而,誰是新任修羅王,這一切都要由天道決定。

  在任何時候,天道并非真的天道。

  天道浩瀚無垠,奧秘極多。哪能說的清呢?

  這里的天道通常指的是鴻鈞老祖。

  老祖指定的新任下域界修羅王,縱是前代修羅王冥河老祖也不能違背。但在外人眼中,這一次選任修羅王,卻是冥河老祖一人決定。

  江辰在虛空世界中見到的模糊老者,便是冥河老祖的一個分身。

  真正的冥河老祖早已赴天庭參加蟠桃盛會去了。

  寒霜谷,劍宮。

  由于北朝云仙城一戰(zhàn),漠北皇庭與北魏國力衰減,寒霜谷劍宮趁機脫離漠北皇庭掌控,加入中原武林。

  原本這件事在漠北皇庭看來無足輕重,畢竟只是小小一座江湖,況且寒霜谷之地,千里冰封,人煙稀少,漠北皇庭雖占地廣袤,但多荒漠絕壁,北境苦寒之地,因此真正能稱得上人口眾多,與中原王朝一戰(zhàn)之力的也就二州七郡而已。

  劉宋近些年,勞民傷財,北伐數(shù)次皆無功而返,國內(nèi)亂民四起,各地流寇集結(jié),有奶就是娘,山上有匪,民間有江湖,乃至是一些藩鎮(zhèn)諸侯勢力不滿朝中女帝垂簾聽政,縱是不敢明目張膽的和朝廷對抗,但仍有自立為王,稱雄江南的野心。

  其中,猶以范陽天師道信眾作亂之事最為棘手。早在很多年前,北地大族,范陽盧竦篤信天師道,信眾極多,后從徐州天師道大祭酒。

  祭酒原是漢末曹魏官名,諸如博士祭酒、軍師祭酒之類,當(dāng)年武帝手下第一智囊,郭嘉郭奉孝就曾擔(dān)任過軍師祭酒,有些類似于軍團參謀。

  但這所謂天師道大祭酒卻非官名,而是指統(tǒng)領(lǐng)一地天師道信眾的道首,性質(zhì)類似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的張角張氏兄弟。

  盧竦修為極高,人卻心術(shù)不正,篤信天師道為神教,卻整日干一些見不得人的陰險勾當(dāng)。其子孫恩與妹夫盧循聚眾天師道信眾作亂,規(guī)模雖不如黃巾軍起義,那時已成氣候,卻也給晉末帶來不少困境。

  實則,這與后來的黃龍士布道性質(zhì)差不多,只是前者心黑人狠,只為謀取一己私利,而后者則是心系天下的大儒。

  黃龍士所做的一切皆為布道,所謂奉天伐罪。甚至在最后云仙城保衛(wèi)戰(zhàn)以及魔族萬法入侵時都無不有黃龍士當(dāng)初《上謀十策》的影子在里面。

  為了讓萬法魔主徹底覺悟而做出的抉擇,最后萬法魔主迫不得已與天庭達成協(xié)議,黃龍士用儒家平定萬法魔主的世界入侵,因此預(yù)言又一個甲子年后,天下大興,儒學(xué)興盛,位于三教之首。這是繼《上謀十策》后,又一個讓整個天下震驚的預(yù)言,只是那時黃龍士退隱江湖很多年,甚至有些人以為他早已羽化飛升,這據(jù)說出自黃龍士親口預(yù)言,真假未可知,就連是誰傳出來的,也無據(jù)可查。

  又有西南川蜀之地,蕭氏諸侯自立蜀中王,江南一地一州三郡,盡歸其手,勢力還在不斷擴張。

  整個天下,三座王朝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局。伴隨而來的是,劍宮脫離漠北皇庭掌控,又被劉宋極力拉攏,如今江湖上豪杰游俠,各門各派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不能算是王朝之下的某一處勢力,而是被朝廷拉攏以防萬一造成更大規(guī)模作亂的一股不小力量。

  若是前些年,殺手樓還未解散或是大都督在世時,整個江湖仍在朝廷的掌控中,但如今局勢截然不同。

  前幾日,有中原武林盟與劍宮通信,邀請趙塵霄前往中原參加一場武林盛會。這場盛會不同以往,不必傳統(tǒng)意義上的以武會友,只是大家坐到一起,喝茶聊天,相互見禮認(rèn)識認(rèn)識,言外之意,趙塵霄最熟悉不過了。

  武林盟曾有一段隱匿期,原因便是在大都督殺手樓與朝廷馬踏江湖雙重壓力下,不得不半隱半就,放手一些江湖中的事情。

  當(dāng)初身為武林盟主的十劍客之一,“千機尺”北境則也由于內(nèi)部斗爭,敗給“碧霞君子”曲陽,險些身死。

  曲陽一上位,便表現(xiàn)出對朝廷政策的極大支持。整個武林盟近一半勢力被其解散,同時聯(lián)合殺手樓打壓天下各州其他江湖門派。據(jù)說,唐門與碧月山莊的紛爭就是由此引起的。

  這件事本沒有錯,但刻意為之就顯得很惡心虛偽了。

  此事一結(jié)束,曲陽的盟主生涯也就結(jié)束了。

  這人后來的結(jié)局未可知。江湖中眾說紛紜,有說歸隱的,也有說被仇家殺死的,還有說此人實則為朝廷將領(lǐng),身入江湖妥妥演了一回?zé)o間道,最后還頗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不俗氣度,自然是換回新名字,繼續(xù)去邊境當(dāng)他的守關(guān)將軍去了……

  武林盟由此逐漸隱沒,勢力大不如前。

  最近幾年,由于朝廷局勢不穩(wěn),無力管轄,武林盟才逐漸恢復(fù)了些許元氣。

  實則,朝廷剿匪豈在一朝一夕,各地將軍都摩拳擦掌等待朝廷命令了,命令雖然下達了,卻由于之前數(shù)次北伐,耗費巨大,導(dǎo)致國庫空虛,實在擠不出半點剿匪物資,各地也只能逐一蠶食,將損失降到最小,甚至一些州府剿匪,都是朝中官員自行組織,戰(zhàn)后所得無需上報朝廷,自行分配。

  又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如此往復(fù),朝廷可以管轄到的地方,表面看上去依舊聽從朝廷詔令,實則同而不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