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都護府

第六十八章 以退為進

大唐都護府 李世卿 3682 2019-08-08 00:05:01

  令張波頭痛不已的那兩件事,確實非同小可。

  一則是豫州刺史奏請治理黃河主道;另一則是有關晉升屯衛(wèi)軍大統(tǒng)領劉一傳的條陳。

  -

  豫州刺史是何光華來到洛陽后更換委任的第一個新官員,乃是其鐵桿親信。所以豫州刺史奏請之事自然也是對何光華有利的。

  自古以來,興修水利一直是治國要務,尤其黃河治水,弄好了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弄不好就天災人禍紛至沓來。

  大唐的水利事務,一般由尚書省下屬的工部負責。工部衙門里專門設有水部員外郎的職位,督導各州郡的水利工程。

  豫州刺史提案的并非尋常水務,而是建議朝廷恩準,實施整個黃河主道的治理。

  治理黃河主道有必要嗎?應該說極有必要。

  黃河水系發(fā)達,流量充沛,途徑帝國北部一十六州,涉及灌溉、飲水、航運、洪澇災害等各種事務,關系到幾百萬人口的民生。

  但是,治理主道在當時又是天大的難題。因為其工程浩大,所以往往會耗費天量的資金、物料和人力,甚至有時還需要調動大批軍隊參與其中。

  所以,不逢盛世、不遇明君,歷代朝廷都不敢輕易啟動治理黃河主道的議程。歷史上因為大規(guī)模興修水利工程,而導致動搖國本、勞民傷財,甚至引發(fā)民變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

  而國家一旦批準啟動治理工程,那全權負責此事之人,瞬間就可以掌握朝廷近半的國力資源,變得權傾朝野。

  豫州刺史的這封奏折,簡直就是為何光華量身打造的。論官職、論資歷,朝中有誰能與何太傅爭奪這個位同司空的“黃河道大總管”的職位?

  何光華如果主持興修工程,不僅能夠掌握到更多實質性的權力,還可以趁勢將各州郡的府兵和青壯年勞力都牽制在這個上面。對西域的收復之戰(zhàn),也將會變得更加遙遙無期。

  對張波來說,興修黃河之事萬萬不可推行,至少不能在何光華得勢的時候推行。

  -

  另一件事,卻是何光華和吳凌百般阻撓的議題。

  當初屯衛(wèi)軍剛剛奉旨開拔西去不久,帝都便動過撤換劉一傳的念頭。

  但是,考慮到當時西域局勢緊張,臨陣換帥于國于軍都不利,所以皇帝李坤和胡云天老將軍商議后,決定暫且放過此事。

  再后來,朝廷眼看著屯衛(wèi)軍順利進駐兩關,各項防御體系也都構建完善,便又打起了劉大統(tǒng)領的主意。

  何光華接到帝都發(fā)給太子審閱的,關于屯衛(wèi)軍統(tǒng)領任免公文,立即大驚失色。他趕忙將廷報壓住,沒有呈送東宮,而是通過吳凌秘密聯(lián)系突厥的左賢王。

  沒過多久,駐扎兩關戰(zhàn)線的突厥大軍,忽然在玉門關外展開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場面聲勢極為駭人。

  駐守玉門關的安西副都護焦平虜,嚇得一日內連發(fā)十二道緊急軍報,唯恐都護軍和屯衛(wèi)軍抵擋不住,請求朝廷火速派兵增援。

  李坤一看這種情況,只好又再次打消撤換劉一傳的念頭,繼續(xù)觀察風頭形勢。

  沒想到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去,除了一場軍演外,突厥人再沒有其他動靜。帝都這才放下心來,重提換將之事。

  這一回,何太傅可不能再玩之前的把戲了。先不說朝廷還會不會被唬住,單說突厥左賢王隆尼亞,他又不是何光華的親爹,想咋樣就咋樣。你以為十萬大軍出動,是過家家???

  于是,“擬晉升劉一傳回京擔任太尉,協(xié)助陛下顧問諸軍事”的條陳,便擺在了撫政監(jiān)國的太子面前。

  -

  此番廷議,何光華他們顯然是有備而來。

  李鐸才開口問詢諸位大臣的意見,豫州刺史便捧出一大堆各式各樣的“請愿書”。

  刺史稟報,這些請愿書均來自黃河兩岸的各郡民眾,他們熱切盼望太子殿下能夠恩準治理黃河主道的奏疏,造福四方百姓。

  太子李鐸翻看著摞成小山的書信,默不作聲。

  吳凌趁機又添把柴火:“殿下,據(jù)各地水治所報告給工部的信息,今年黃河凌汛期比往年略有提前;而欽天監(jiān)也預測,隨著星象流轉,月影疊日,今后的兩年都將是潮汐年份,全國各個水系均會受其影響而導致水位上漲,其中以黃河主道尤甚。所以黃河主道的治理,實在是刻不容緩。”

  說著,他給豫州刺史遞個眼色。

  刺史見狀趕緊接話:“是啊,為了大唐社稷,也為了黎民百姓的平安,還請殿下圣裁恩準??!”

  李鐸抬起頭,望向張波:“張詹事,你看呢?”

  “啟稟殿下,”張波躬身道:“臣日前曾為此事專門去信給尚書省,詢問帝都諸位大人的意見,卻得到完全不同的答復?!?p>  “哦?他們怎么說?”李鐸關切問道。

  張波心中暗自回憶一下,回答說:“首先是戶部的回復。去年雖然兩淮地區(qū)大收,但是隴右道、河南道和關內道都因為出現(xiàn)災害,而導致糧食減產(chǎn);劍南道還發(fā)生過一次地震,形成近十萬規(guī)模的災民。再加上西域叛亂,朝廷不僅失去絲綢之路的關稅和商貿(mào)兩大進項,而且都護府陣亡將士的撫恤,屯衛(wèi)大軍調派駐防兩關,也都耗費頗巨。殿下可知,僅僅是賑濟災民和軍費開支這兩項,就一下子掏走國庫一千兩百萬貫,這幾乎是以往年份將近半年的財政收入?!?p>  李鐸發(fā)愁道:“這么多???那國庫里還剩多少呢?”

  “國庫儲蓄大概還有兩千多萬貫,為應對各種不可預測的危機,戶部的大人們說什么也不敢再有大的支出了?!睆埐ㄉ晕⑼nD,繼續(xù)講道:“另外還有工部。工部尚書喬大人親自給臣寫來信函,詳盡介紹他上任六年來,所主持過的黃河支流疏浚加固工程。他認為此時完全沒有必要再大興土木,去費力治理主道。”

  吳凌聞言,連忙反駁張波:“張大人所言差異。戶部向來最愛哭窮,其實他們是懶政。朝廷稅賦采用的是租庸調法,再加上皇帝陛下推行無為而治,多次下調稅率,導致該徼的稅也收不上來。這才使得國庫空虛,稍遇變故就顯得捉襟見肘?,F(xiàn)如今國家安定多年,藏富于民,我們完全可以重新開征武德年間曾有過的河捐,專門用于治理工程。殿下,據(jù)臣推算,僅僅是沿河十六州,就基本可以支撐所需開銷?!?p>  “吳大人是在說笑話,”張波哂笑道:“這十六州大多在去年的受災名單之中,情況本就不太樂觀,現(xiàn)在還要增加稅賦,難道不怕激起民變嗎?”

  吳凌也不甘示弱:“張詹事,照你的說法,增加些許稅賦就能激起民變,那還要朝廷和軍隊做什么?”

  張波據(jù)理力爭:“好,就算你能彈壓住民怨,開征河捐??赡阋膊灰洠瑲v代治河工程的預算,向來都是有增無減。一旦開始實施,最后涉及捐賦的州郡肯定遠不止這些,必然會需要遍及全國。到那個時候,萬一西域有變,需要用兵,錢從哪來?人從哪來?”

  一直沒吭聲的何光華此時開口了:“張詹事,你的意思是說,只要西域那邊一天不穩(wěn)定下來,咱們就一天不能辦任何事,整個國家都干瞪眼的閑等著,是嗎?”

  “我沒這個意思,”張波氣道:“太傅大人切莫曲解卑職的想法?!?p>  何光華不緊不慢的說:“那你是什么意思?動不動就搬出西域做借口。要知道,現(xiàn)在連皇帝陛下,也沒有明確處置西域問題的圣意,我軍與突厥將會長期處于對峙的局面,這是盡人皆知的基本判斷。而太子撫政監(jiān)國,主理民生政務,正需要做出功在千秋的業(yè)績,來樹立皇權威信。你這樣百般阻撓,究竟居心何在?”

  張波無懼何光華的質問,針鋒相對道:“殿下乃有道明君。若要樹立威信、開創(chuàng)偉績,也并不用爭這一朝一夕的時間。老子有云:治大國如烹小鮮。越是掌握國祚,就越是應該審時度勢,如履薄冰?,F(xiàn)在西域外患未除,天時、地利、人和都難言具備,冒然開展事關國運的巨大工程,猶如臨淵馳馬一般。太傅大人,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難道不應該提醒君主謹慎決斷嗎?”

  吳凌此時幫何光華反駁張波:“呵呵呵,詹事大人任然沒能理解太傅的意思,反而還偷換概念。西域外患雖然未除,可也已經(jīng)趨于穩(wěn)定。此時的局面,恰恰該由殿下主持,將精力放在國內的建設上來,這便是‘天時’。殿下和太傅身處東都洛陽,臨近黃河沿岸,督導工程更有‘地利’的優(yōu)勢。沿河十六州的百姓紛紛請命,武威軍也鎮(zhèn)守在側,這不算是‘人和’又能算是什么呢?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手中,資金人力的保障也無大礙,為何不能現(xiàn)在就開始創(chuàng)造利國利民的豐功偉績?”

  李鐸被吳凌這一番話說的有些心動,點頭道:“吳愛卿言之有理。我們確實需要利用眼下的條件有所作為,總不能既丟了西域,國內的事情也沒搞好。”

  張波聞言,心中暗叫不好。太子年輕氣盛,極容易在“建功立業(yè)”這個話題上被何光華他們蠱惑。

  一旦李鐸批準豫州刺史的奏疏,恐怕連帝都方面都再難以改變。畢竟皇帝明詔天下,由東宮撫政監(jiān)國,除軍務外,其他事情都基本交給太子裁奪了。

  現(xiàn)在看來,持重謀國那一套,在太子這里并不好使。年輕人膽子大,闖勁足,干什么都有股子冒險精神。吳凌的慫恿,遠比張波的慎重更容易讓李鐸接受。

  沒辦法,張波只好決定改變策略。

  如果現(xiàn)在繼續(xù)喋喋不休的唱衰經(jīng),恐怕不僅不能說服太子,反而會引起殿下的不快,被排斥出議事的圈子。

  所以他以退為進道:“殿下,吳大人的這番分析,微臣也感覺有幾分道理。如果真能夠順利實施黃河主道的治理,對朝廷和百姓而言,也確實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但是,治理工程畢竟事關重大,豫州刺史的奏疏中僅僅是提請御準,而詳盡的方略卻多有疏漏含混之處。譬如工程的步驟進度、資金的籌集撥付、民夫徭役的調用安排等等,皆非地方州府所能統(tǒng)籌規(guī)劃的。臣以為,是否可以先詔令尚書省,安排工部和戶部研究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待呈送殿下斟酌后,再一并核準?!?p>  這個建議說的合情合理,即便何光華與吳凌擔心節(jié)外生枝,卻也不好找出什么過硬的道理來反駁。

  李鐸見眾人無話,便首肯道:“如此甚好。那就擬旨尚書省,責成他們根據(jù)豫州刺史的建議,謀劃具體實施方略,限期一個月完成!你們有什么好想法,也一并寫進去,供帝都的大人們參詳?!?p>  眾人紛紛拱手應道:“臣遵旨?!?p>  李鐸拍拍書案,長吁一口氣:“好啦,現(xiàn)在咱們再說說屯衛(wèi)軍的事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