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春景記

第56章 口光舌影

春景記 紫糖米糕 2049 2019-09-23 23:50:00

  “臣請歸平州封地?!?p>  平王周衍緩步走至帝君身前,垂首執(zhí)禮,開門見山,再次請旨熙和帝允他返回封地。

  熙和十五年時,熙和帝在掌控平王府蓄養(yǎng)私兵的證據(jù)后,既驚又怒,與蘇駙馬、令國公等近臣商議后,定計將周衍的繼母妃暗度陳倉“請”到了帝京,以孝道算計周衍不得不入甕。周衍棋差一招,只得單刀赴會,進京“朝拜”,最后有去無回,被熙和帝困在京中。

  但平王府太夫人早就“病體康復(fù)”,是以周衍多次上書,要求朝廷允許他回歸封地,履行藩王職責(zé)。亦有被周衍拉攏的朝臣收了周衍銀錢好處,便幫著說些好話。熙和帝皆留中不發(fā),裝傻充愣不予理會,還將倒戈的朝臣暗中惦記上了。

  周衍站在那兒,平順而恭謹,口中不慌不忙地說著早已打好腹稿的話。熙和帝偶爾應(yīng)他兩句,兩人你來我往,一問一答。

  唐琬等人侍立一旁,眼觀鼻,鼻觀心,安靜得仿佛殿中只有熙和帝與平王二人。

  平王留京不得回歸封地平州,皇室里早有那德高望重的宗親入宮覲見,提及太宗朝允平王府永世司掌平州三郡,富貴無雙。平王留京既不合規(guī)矩,也違信背諾。

  周衍除去不時上表請旨以外,明面上每日只在府里賞歌聽戲,吟詩作對,辦幾場宴會,結(jié)交幾個文人雅士??丛诓幻骶屠锏娜搜壑?,不過是一個無權(quán)無勢的閑散王爺,手中沒有兵權(quán),最是無害。

  但在殿中之人心里都清楚這對叔侄君臣絕沒有表面上看著那么“天家和睦”。

  旁人不知,他們身為熙和帝近身之人,自然最是清楚熙和帝擺在周衍府里那些王府護衛(wèi)個個都是效忠圣上的羽林衛(wèi)喬裝改扮,名為保護,實為監(jiān)視平王一舉一動;去年時,五城兵馬司被斥責(zé)管束京城治安“不力”,帝君派遣羽林衛(wèi)暗中“助力”,擒拿擊殺了好些個“市井小賊”;再往后,平州“流寇”四起,占山為王,熙和帝調(diào)動當?shù)匦l(wèi)所兵馬“剿匪”安民。

  周衍狀似無意看了座上噙著一抹淡笑的皇帝,皇帝心中打的什么主意,他是心知肚明的。

  將他調(diào)虎離山與平州平王府本營剝離,又困龍于淺攤鉗制在京中密切控制,然后借機削弱、摧毀他平王府埋在大周各處的勢力。

  甚至封鎖建平郡、廬陵郡消息,命令國公朱遠威暗中調(diào)動大批兵馬意圖一舉將他埋在寺廟山林中的兵馬殲滅。據(jù)平州王府傳來消息,熙和帝曾試圖兵不血刃將密林中將領(lǐng)暗中招安,可惜——周衍冷笑,這支大軍只會效忠平王府,軍中將領(lǐng)更是祖孫數(shù)輩追隨,到他承襲王位,效忠的自是只有他一人,絕無背叛可能。

  朱遠威那廝一計不成,竟意圖放火燒山。好在平王府經(jīng)營數(shù)代,平州幾處藏兵之處都事先挖鑿了地道通往安全的地方。一場廝殺,大軍雖損耗三萬,但主力盡數(shù)保存。當時他就傳信平州,將兵馬化整為零,分批遁走,隱入各郡。其中幾支分隊逃走時不慎被發(fā)現(xiàn)蹤跡,只得且戰(zhàn)且退,僥幸未被全殲的,便成了割據(jù)一方的“山賊”。

  周衍在看熙和帝,熙和帝也在看他。

  熙和帝看著站在他跟前的這個人,面上春風(fēng)和煦,心里卻咬牙切齒恨不得就豁出去直接將此人就地斬殺一了百了,只可恨就算他貴為皇帝,行事也要師出有名,并不能肆意妄為,更不能不在意身后的名聲。他眼前這個好王叔,這些年沒少送禮給他,但他不得不生生忍著他。

  約摸是熙和八年起,各州每有遇到個天災(zāi),便必有造謠生事的傳唱歌謠,說他非明主。地方上的官員們雖將流言壓了下去,但這些年下來,積毀銷骨,水滴石穿,百姓信奉“上天示警”,多少于他名聲有損傷。

  這倒也罷了,若只他聲名受損,也不過罪在一人,但此人最為可恨就是竟只為了往他頭上潑臟水,故意炸毀汝陵堤壩,將百姓性命全當兒戲!

  熙和帝這會不覺又想起先帝臨終時說的話:“平王府已成大患,我兒謹慎除之,勿傷百姓?!?p>  作為皇位的繼承人,熙和帝當然自幼耳濡目染,知道太宗爺與第一任平王的一番恩怨。先祖如何坐上帝位,并非后人可置喙。但如今根正苗紅的是他一脈,父死子繼更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還輪不到平王府的后人以天下百姓為祭,妄圖謀奪帝位!

  殿中君臣對話還在繼續(xù)。

  正如唐琬在于向之的那冊雜記中看到的。平王周世瑋與皇位失之交臂,遺恨子孫。傳至周衍,終于有了一臂之力!

  但…唐琬忍不住偷瞄了一眼下方的平王爺周衍。他的先祖周世瑋痛失皇位“壯志未酬”,難道太宗爺就不懂得防患于未然么?

  黃志安靜靜立在一旁,聽著熙和帝與周衍說話。他自小被賣入宮中,年屆知天命之年,知道的秘辛怕是比熙和帝只多不少——太宗爺知道太祖爺給予其弟周世瑋的承諾。太宗爺?shù)昧说畚唬瑯蛹蓱勚苁垃|,周世瑋曾路遇刺客險些滿門被誅,堪堪留下一絲血脈,便是太宗爺?shù)氖止P。

  太宗爺深知自己刺殺不成,已將事情做絕,雙方已成死仇,臨終時留下遺言要后繼之君提防。只因歷代平王府極為乖覺忍辱,朝廷再沒有下手機會。時過境遷,因平王府無一兵一卒,后繼之君便也逐漸放松了警惕。

  直至先帝臨終前察覺不對,未及動手,無奈陽壽已盡,只能把后患托付熙和帝。

  熙和帝與周衍在御書房交談了有整一刻鐘。

  時至宮門即將落鎖,守門的羽林衛(wèi)看見平王不緊不慢走了過來。又停在宮門口站定馬車旁許久,側(cè)著身子抬著頭看著上方紅墻。

  熙和帝留平王一道用膳,方才拖延到這個時辰。

  轉(zhuǎn)身離去前,平王口中喃喃自語,只貼身護衛(wèi)聽到他說的那一句話是什么。

  “本王還會再回來。”

  宮中一席對話,熙和帝最終同意了平王周衍離京返回封地的請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