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彩聲的是從成年班的培訓人員中間傳來的。
聲音的來源,不僅僅是耳朵上聽到的,還有視覺上的色彩沖擊。
今天來參加培訓的少數(shù)民族婦女,都穿上了自己在家繡或者制作的最拿得出手的服飾。
以前路小北了解的是壯族及壯族服飾,他覺得壯族服飾要素雅些,雖然色彩沉悶了些。白馬縣這邊的壯族土之系的服飾黑色色調(diào)占了絕大部分,其他民族稱之為“黑老哇”。
其他人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古代秦朝服飾可是以黑色為最尊貴的顏色。
服飾要研究起來也挺講究和好玩的,只是現(xiàn)在的重點工作是脫貧攻堅,要讓咱們的少數(shù)民族不止脫貧,而且還要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全面實現(xiàn)小康,少數(shù)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要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準發(fā)力,確保如期啃下少數(shù)民族脫貧這塊“硬骨頭”,確保各族群眾如期實現(xiàn)全面小康。
今天盛裝來培訓的婦女們,少數(shù)民族服飾可是爭奇斗艷,讓路小北及上海的領導等外鄉(xiāng)人可是開了眼界。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逗鬂h書·南蠻傳》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苗族服飾是一種原始苗族人民的符號和象征,是一種規(guī)則和歷史的存根,一種無字的歷書,一種無聲語言和標志。
苗族服飾的衣料以自織自染的棉為主,絲綢、麻布較少。不僅有性別、年齡的區(qū)別,而且有盛裝、中裝與平裝之分,更有地區(qū)性的差別,特別是婦女服飾,極為絢麗多姿,多達100多種。過去,有的著述根據(jù)苗族婦女服飾、頭飾將苗族劃分為白苗、紅苗、花苗、大花苗、青苗、長裙苗、短裙苗、歪梳苗等等,這種劃分方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苗族服飾因年代、地區(qū)、支系等不同而表現(xiàn)出豐富的多樣性。
白馬縣的苗族自稱自己是花苗,以“紅”為美。
苗族服裝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tǒng)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從內(nèi)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
從制作技藝看,服飾發(fā)展史上有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制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
從構圖上看,它并不強調(diào)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jié)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xiàn)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
苗族服飾分為童裝,男裝和女裝。苗族男裝的色彩和裝飾較單調(diào),多是短裝衣褲,或著大襟長衫;女裝一般為上衣、下裙(裙有長短之分)配件多花飾豐富,工藝精巧。所以男裝不及女裝鮮艷與豐富。
苗族服飾根據(jù)場合的需求,又有便裝與盛裝之分。便裝是平時穿著的服裝,比較方便于日?;顒訒r穿著,其色彩、花樣及裝飾自然比不上專用于結婚、節(jié)慶等盛大活動時穿著的盛裝鮮艷和華麗。
苗服根據(jù)的服飾顏色可以分為“紅苗”、“花苗”、“漢苗”、“白苗”等,如果從觀賞角度來看,“花苗”的服飾最能體現(xiàn)其特點和制作工藝,花苗的任何服飾,都習慣鑲上色澤艷麗的刺繡花邊。
苗族服飾由于性別、年齡、婚否等情況而不同,并且有地區(qū)差別,但都保持一種從古至今的傳統(tǒng)款式。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苗族百褶裙,圖案花紋色彩斑斕,多刺繡、織錦、蠟染、挑花裝飾。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的傳統(tǒng)。服飾用料則以居住地出產(chǎn)的原料為主,多以棉、麻、毛等經(jīng)過家庭手工作坊精編細織而成。苗族男子的裝束則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我們所說的苗族服裝的款式多樣,主要是指苗族女性的節(jié)日盛裝或者叫禮服。苗族服裝按地域可分為五種型制:QDN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種。
QDN苗族服飾:流傳于貴州QDNMZDZ治州的16個縣市和都勻、荔波、三都、興仁、安順,廣西融水、三江等區(qū)域。上衣有大領對襟或右衽半身。百褶裙長短不一,佩戴各式圍腰和綁腿。發(fā)髻也有較大差異。QDN苗族服飾大約有30多種款式。
川黔滇苗族服飾:主要在川南、黔西、黔西北和滇東北、桂西北以及云南昭通、威信、楚雄、金沙等地。衣料主要是麻布,服飾色彩較淺,蠟染工藝普遍。服飾和發(fā)型多種多樣。
湘西苗族服飾:主要在XXTJZMZ治州、貴州松桃、四川秀山、酉陽、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有多彩頭帕和變型式樣,服飾亦有8種。
海南苗族服飾:由于海南苗族受當?shù)乩枳宸椀挠绊?,苗女穿右偏襟長及膝部的長衫,僅一扣,無領,蠟染短裙,以黑、紅色為主,花紋較少,束發(fā),包一繡圖案花紋的頭巾,外面再蓋一條繡有花邊的尖角頭帕,套上一條紅帶子垂在背后,顯出與其他地區(qū)的苗族服飾的非常不同。
黔中南苗族服飾:主要流行于貴陽、龍里、貴定、惠水、平壩、安順、平塘、羅甸,滇云的東南、西沙、白馬和廣西隆林等地。其特點是以黑、白、藍色線繡衣裙或蠟染。大領對襟開,百褶裙,包頭帕或頭巾,髻發(fā)。黔中南苗族服飾有5種款式。
路小北自己2016年時去過海南旅游,去過海南那邊的苗族旅游村寨觀察過,現(xiàn)在一對比,發(fā)現(xiàn)白馬縣這邊的苗族服飾比海南那邊色彩絢麗多了!喜歡明艷色彩的女同胞們可能會更喜歡白馬縣這邊的服飾些。
苗族姑娘一般皮膚比較白,身材苗條,每位少女出嫁之前都會自己制作一件自己的嫁衣。與江南兒女為自己女兒出生就制作一壺“女兒紅”酒,等到出嫁那天拿出來飲有異曲同工之妙。
路小北來到白馬縣后見過這邊的苗族姑娘出嫁,看到過苗家女兒的嫁衣。
以喜慶的紅色為主色調(diào),面料歷經(jīng)時代的變遷,摒棄了傳統(tǒng)的麻料,苗家人可能是一直以來都是穿麻制的衣物,現(xiàn)在很喜歡混入其他的面料,對襟那處會加入絲或者類似于絲質(zhì)的滑滑的,又反射出波光粼粼的料子。
而下身穿的通稱是百褶裙。路小北這時想起一句話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果然,這百褶裙的流行源頭是否是出自苗族這種少數(shù)民族或者是世界其他地方,這有待考證。
但路小北可是知道的,他來白馬縣之后就知道,咱們的苗族服飾下身裙一直是百褶裙的,這種款式的裙子可是在各大時裝周,世界各地可是一直流行,沒退出過歷史舞臺,近幾年還有大流行起來的趨勢。
就連路小北的媽媽,有一天和他視頻時,也興奮地穿起一條銀色的,泛著啞光的百褶裙問自己:
“兒子,媽媽漂亮嗎?”
“漂亮漂亮!”
當時是受不了媽媽一直以來的臭美,今天看到咱們的苗族服飾,才想通了這個點。
回頭,一定要向苗家姑娘討教討教,買一套最漂亮的苗族裙給老媽。
以前的苗族服飾,腿上有一塊布做裹腿,那塊布的制作不因它在腿上被裙子遮住,就放棄了對它的裝飾,那條裹腿布可是和露出來展示在觀眾面前的面料、花樣、做工等一樣的,一點也不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