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祥瑞

第二百六十六章奉旨還鄉(xiāng)(二)下加更

大明祥瑞 花謝才得香 2065 2020-04-28 13:00:29

  劉師母的臉色微微發(fā)紅,也覺察到自己此舉太過親昵,違背了劉習一向的習慣,便拿開撫摸丈夫的手掌,輕輕拍打一下后,還朝地上輕啐一口。

  她生氣的埋怨劉習:“你這個迂老夫子,我們都是老夫老妻,摸摸你的手背,算什么有失禮儀?

  誰還笑話你我。算了,不和你多說了,我得快去叫人通知侄兒,讓他們早做準備?!?p>  劉習看著老妻匆匆離去的背影,好久之后,才輕嘆一聲:“唉,都怪這幫混帳兒子,一個個生的都是男孩。若有一個適齡孫女多好,與解儉聯(lián)姻,必是水到渠成之事。唉,可惜?。‖F(xiàn)在只好便宜娘子的侄兒有此良緣?!?p>  第二天中午,解淳和解儉一起前來拜訪劉習,受到劉習夫婦的熱烈歡迎,在客廳敘話期間,解淳覺察到有人在一旁暗中觀看。

  不久之后,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人前來拜見劉師母,過了一會,解淳和劉習借口有事商談,師徒二人來到書房等候消息。

  等到日上三竿,劉師母一臉喜色來到書房,請師徒二人去吃飯時,解淳才終于放下心頭的大石,以后打死也不接作媒這個活了,比當初自已訂親時,還讓他緊張擔憂。

  解淳兄弟二人告辭時,解淳向劉師母親口保證,數(shù)日后必挑選良辰吉日,到劉師母侄兒家提親,高興的劉師母喜笑顏開,破例送解淳二人到村口。

  回家途中,解儉向兄長鄭重行禮致謝,感謝解淳為他訂下一樁滿意的婚約。

  解淳不由的心中感嘆:‘這明朝人對待自己的婚姻,也太過于草率吧,只是見過一次面,大致交談幾句,便訂下百年之盟約,也不怕將來兩個人脾性不合等因素發(fā)生,以致于反目為仇嗎?’

  其實解儉的兩次婚前相看,在明朝時期已屬越矩行為,都是因為解儉太過于優(yōu)秀,女方的家長又與解淳交往不錯,才容忍他們先相看一下,交談幾句略作互相了解,不至于像大多數(shù)男女一樣盲娶啞嫁。

  至于想像現(xiàn)代社會一樣婚前談戀愛,白日做夢去吧,明時的文人儒士愛去青樓消遣,大多也是和心儀的青樓女子約會談心。

  至于為了純粹的生理需求而去者,極為少見稀有,他們都是當時社會的上層階級,哪個沒有三妻四妾,還用花費大量錢財,去青樓發(fā)泄欲望。

  他們都是與才女們交流文采心得,追求做所謂倜儻不羈的風流才子,至于低層階級去低檔青樓,發(fā)泄純粹的生理欲望,那就要另當別論。

  和劉師母的侄孫女訂下親事后,解儉的婚事被提上議程。

  由于程家住在河北之地,解儉也要將程梅接到宜川縣,先找地方定居下來,結婚那天再去迎親。

  如今的解家可比解淳當初結婚時強太多了,可謂是人才濟濟,除解淳和解儉及解惜考中進士外,解淳的叔伯家還出了幾個秀才和舉人。

  解家已經(jīng)成為書香門第的耕讀之家,族中也出了不少人才,像前些天去程家商議娶親的具體事宜,及送請?zhí)拢静挥媒獯静傩摹?p>  解淳本來就不是爰管理閑事的性格,當下把孩子交給母親王氏看管,自己攜二妻一妾去壺口觀看黃河瀑布,順便在宜川縣境內(nèi)游山玩水,根本把一切閑情俗事置之不理。

  解興和族中一位堂弟去調(diào)研農(nóng)家三寶的事宜,解旺和幾個族中子弟護衛(wèi)解淳的安全,祥瑞伯在家鄉(xiāng)玩了個不亦樂乎,而且樂不思蜀,氣得王氏大罵解淳沒良心。

  弘治十五年九月十六日,解儉從解家村出發(fā),去宜川縣迎娶程梅,解淳則在家中迎接來賀喜的賓客。

  在眾多賓客之中,他看到自己的未婚妹夫,是一個儒雅清秀的少年,和小白臉解淳大有一拚。

  解淳與神情有些拘謹?shù)拿梅驍⒄勔魂嚭?,在解淳的多方試探后,解淳放下心來,對未婚妹夫的印象極為不錯。

  雖然出身貧寒,卻極為有志氣和毅力,年僅二十歲便考中稟膳生功名,也是一個讀書寫文相當不錯的士子,不愧是妹妹小丫自己挑中的未婚夫婿。

  解淳此時己經(jīng)漸漸溶入明朝人的生活,知道在世人眼中,文人還是占據(jù)社會頂層主流,雖然武科也實行幾年,但文貴武賤的世俗眼光,豈能在一朝一夕間改變。

  小Y的良配,在解淳的長輩眼中,還是以讀書人作參考,小丫能夠挑選和察看對方,已經(jīng)是沾了解淳的多方努力,為她爭取來的權益。

  否則早和她的堂姐或表姐妹們一樣盲婚啞嫁,甚至在婚前見不到男方一面,就嫁作他人妻,有的在結婚后才知曉自己的男人丑俊,健康或身患疾病,上進或紈绔,都看女方的運氣。

  以至于后世才流行一句俗話,叫做“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大有隔皮猜瓜,碰運氣賭禍福的意味。

  解儉婚后和妻子程梅相處得極好,畢竟兩人以前有過短暫接觸,雙方的行事和性格略有些了解。

  再加上解儉受哥哥解淳的影響,和其他明朝男子的觀點有些不同,對女性頗為尊重。

  程梅又是稟承三從四德的傳統(tǒng)女人,夫妻雙方互相忍讓,也相互尊重,兩個人的感情如膠似漆,相處得非常融洽和睦。

  年終時節(jié),解淳的妹妹小Y出嫁,年僅六歲的解恪,作為娘家人送嫁,在姐夫的村子里大受歡迎,有不少女孩家長托人作媒前來提親。

  解淳以解家子弟以學業(yè)為重,借故推辭掉,他不想讓乳臭未干的弟弟,這么小的年紀,就訂下婚約,被緊緊束縛住,將來自由選擇的權力。

  萬一他長大成人之后,再碰到自己心儀的女孩,要不要再上演一出‘棒燈鴛鴦’的鬧劇?到那時候處理起來,會更加糟糕尷尬。

  最起碼也等解恪長到十六歲,自己已經(jīng)具備基本挑選能力,再由他自己拿主意,雖然有人大為不滿,在背地里說三道四。

  但解淳不吐口笞應訂婚之事,解禮夫婦二人雖然不了解大兒子為何如此安排,但不想讓解淳在人前失去威信,也只能找借口推脫掉提親之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