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祥瑞

第347章手執(zhí)‘天下三解’薦舉信的牛人(上)

大明祥瑞 花謝才得香 2315 2020-06-07 06:12:30

  解和揮筆書寫一封自己推薦戚繼光入登州海軍學(xué)院的薦書后,又提筆寫下兩封向自家長輩推薦的書信,等字跡干透后,又思忖一番交給戚繼光。

  “元敬,這第一封是我推薦你入登州海軍書院的書信,你執(zhí)另外兩封書信進京城后,首先去祥瑞候三安駙馬我家小叔處投書拜見,另一封是給內(nèi)閣次輔大學(xué)士我家六叔的書信?!?p>  “元敬你盡管放心,二位叔父雖與我政見不和,卻不會因為你是我去信推薦而刻意難為你。也不會不給予你幫助和支持?!?p>  解和說道此處,臉色有些失落,也有些羞愧,但仍然赤紅著老臉向戚繼光解釋著:“對于二位叔父的人品道德,我還是十分佩服和感激的。”

  “這些年二位叔父并沒有因為我的跋扈不馴,而慢待我的子孫后代,也絕不會因為元敬是我推薦過去的人,而故意苛刻對待你?!?p>  “這樣以來,無論將來朝中格局如何變幻?你的仕途都會一帆風順,能夠盡情施展元敬的天賦才華,不會因為是和的推薦,而耽誤元敬的發(fā)展?!?p>  戚繼光手執(zhí)三封書信,心情極度的激動不已,本來他雖然極佩服解和的施政能力和軍事素養(yǎng),卻對解和的人品及道德觀念有些鄙視。

  伴隨著祥瑞候解淳名滿天下,凡是和他有過交集的人,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新聞素材,尤其是早先與解淳在一起的石勇、解珍、解寶、解和、衛(wèi)輝等人更是被人熟知。

  解和與他的父親解珍及他的親生叔父解寶,都是跟隨解淳遷居延安府宜川縣后。

  借助解淳的幫助,才混得風生云起,各自成為守護一方的武官,或戍守一方的布政使大員。

  解淳對解和不但有救父之恩,而且有傳藝之恩,這個解和武功文采及行軍打仗都極為了得,但進入官場得勢之后,便擅自遷回西安原址。

  并且與解淳兄弟二人政見不同,有時候還大加肄意反對,在時人眼中是個真正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這也是解和身上的唯一污點,讓他的政敵們時不時便翻出來彈劾他一番,順便惡心惡心他,為自己出口惡氣。

  戚繼光沒有想到解和與他只是一面之緣,便如此刻意賞識及看重自己,不惜厚著臉皮向自家長輩寫推薦信,只是為了戚繼光能夠順利發(fā)展仕途,為他著想甚多。

  當下戚繼光感動的雙膝跪倒在地,恭敬的大聲拜謝:“光拜見恩師,多謝恩師指點和愛護之恩。”

  “今后弟子一定在學(xué)院好好學(xué)習(xí),完成恩師對光的無比期待心愿,也抱答恩師對光的載培之恩?!?p>  解和哈哈大笑著伸手扶起戚繼光,并對他詳細解釋自己的具體用意:“元敬,為師剛剛收到急報,圣上已經(jīng)御駕親征,由于交通不方便,才耽擱至今收到消息?!?p>  “為師擅自平滅蜀王叛亂,雖然為蜀中之民帶來平安生活,卻只怕會因此觸怒天子,連你等拚命廝殺立下的功勞,還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應(yīng)有的封賞,將來還不知道如何收場呢?”

  解和思忖一陣后,才緩緩言說道:“鑒于此事,元敬拜師之事便低調(diào)行事吧,現(xiàn)在有你的兩位世叔在此處作見證,元敬便以簡便禮節(jié)完成拜師之禮?!?p>  “只要元敬恭待為師,別的都無所謂,何必拘束于凡禮俗儀乎?元敬,這也是為師給兩位叔父去信推薦你的原因,就是怕耽誤你的前程?!?p>  在鄭閑和秦成的見證之下,戚繼光正式拜解和為師,禮成后的第二天,戚繼光獨自一人騎馬離開四川境內(nèi),直奔北京城去拜見解淳兄弟二人。

  當解和的報捷文書遞呈到朱厚照面前時,正德皇帝率領(lǐng)征討大軍一行才來到漢中境內(nèi),盛怒之下的正德皇帝氣憤得暴跳如雷,不知道摔碎了多少珍貴的供奉碗碟。

  朱厚照對這次平滅蜀王叛亂的功臣,上至解和右布政使,下至立下赫赫大功的總旗官戚繼光恨之入骨,如何肯大肄封賞他們的官職和財物。

  最后在大明官員多次催促下,才勉強給解和加了個太子太保的虛銜,仍然留任原職,負責安撫動蕩的四川民眾。

  鄭閑和秦成立下次等大功,只為他們升了一階散職,連個像樣的勛職都不賜予,也仍然保留原職務(wù)千戶官和副千戶官,算是拚死拚活白辛苦一趟。

  戚繼光立下的功勞太大,連斬叛賊蜀王和其軍師羅興,先前的官職又太過微小,正德皇帝不加厚賞無法服眾,也無法平息軍民們的極大抱怨。

  幾經(jīng)考慮思忖下,便硬著頭皮封賞戚繼光為登州衛(wèi)正五品千戶官一職,可謂連升四級,超級擢拔升賞。

  又因其已在登州海軍學(xué)院報備深造,便格外開恩賜封節(jié)武將軍散職,授于驍騎尉勛爵,待學(xué)期滿后,再去登州衛(wèi)所走馬上任。

  封賞消息傳開后,正為自己立下大功,卻只升任一級散職,氣惱不已的秦成,立刻轉(zhuǎn)氣為笑。

  也不顧忌什么規(guī)矩禮儀,親自登門拜訪戚繼光之父戚景通,婉轉(zhuǎn)向老友提出讓自家女兒與戚繼光結(jié)親的意愿。

  戚景通正在為兒子受到老友照顧,一下子連升四級而感恩不已,見到秦成后不住口的道謝,當秦成說明來意后,卻尷尬的不知道說什么才好。

  許久之后,他才脹紅著臉色,不好意思說出自己已經(jīng)為戚繼光訂下婚約,便是二人的另一位姓王的同僚朋友之女。

  望著老友尷尬至極的模樣,秦成暗自感嘆自己來遲一步,但想到解和對戚繼光的格外看重,他竟然做出讓自家女兒嫁給戚繼光做平妻的決定。

  面對自家老友肯下嫁其女做平妻的做法,戚景通十分感動,又提醒老友要考慮周祥,別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但秦成卻絲毫不以為然,以自己極度看好戚繼兄為由,當場與老友為兒女們訂下婚約。

  戚景通感念老友對兒子的照顧,挑選好日子正式去秦成家下聘禮,與王家正妻一樣對待,并很快行過五禮儀式,只等待戚繼光學(xué)業(yè)有成后,再舉辦正式婚禮。

  在戚繼光并不知情之下又訂了一房平妻,也正因為秦氏女加入,使兇悍的王氏變得溫柔許多,也免去了戚繼光成為被人詬病的‘妻管嚴’。

  正德皇帝實在沒有臉面立即回轉(zhuǎn)京城,讓人恥笑他御駕親征虎頭蛇尾,成為大明士民茶前飯后的笑柄。

  他以自己身體有所不適,無法回轉(zhuǎn)京師為由,留在漢中城內(nèi)暫時駐扎下來,希冀再有不睜眼的藩王圖謀不軌,自己順便調(diào)兵平叛,稍遮掩臉面后再回轉(zhuǎn)京師。

  自此朱厚照每天花天酒地,在臨時行宮中,與小太監(jiān)們嬉戲玩鬧,竟然‘樂不思蜀’般不回轉(zhuǎn)京師。

  把國家政事全部交與太子朱載墾治理,自己每天在漢中酗酒作樂,再也不提回轉(zhuǎn)京師之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