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止觀寺。
今夜的寺廟香火極旺,善男信女來參拜之后,還要下山去知足河畔放燈。
今日是林憬還替其亡母做法事的最后一天,法事做完已是亥時末,梵音漸歇,夜深人靜。
盈持與小狐貍在寺內(nèi)已待了三日,由于回池府路途較遠,因此便仍在止觀寺的客寮之中歇宿一晚。
小狐貍年紀(jì)小,撐不住已去睡了。
盈持手中提著燈籠,跟在林憬還后面,穿過大殿旁長長的甬道,月色清亮如水,照在寺院一方方厚重的青石鋪地上,參天的古木也落下斑駁的陰影,涼風(fēng)吹過,地上長長的影子婆娑搖曳,相形之下燈籠的光反倒暗淡無力。
止觀寺建在半山,下山時要走一段窄長的石階,寺院渾厚的鐘聲在他們身后悠揚地響起,盈持抬眼望著四面起伏的黝黑的山巒與將熟未熟的田畝,空中一輪光明的月亮,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此地真好?!?p> “今兒是盂蘭盆節(jié),你不怕嗎?”連日以來十分沉默的林憬還忽然開口問道。
“怕?”盈持微微驚訝地一怔,然后淡淡地道,“我怕的?!?p> 怕人。
盈持垂下睫簾,在心下默默地補充。
她并未留意前方林憬還的腳步幾不可見地慢了下來,且驀然回身兇猛地朝她虎撲過來,“嗷”地一聲低吼驟然面目猙獰。
盈持駭?shù)靡黄ü勺乖诒鶝龅氖A上,雙手緊握著燈籠,怔怔地望著林憬還。
卻忽見林憬還忍不住展顏,笑聲清朗地返身,得意地往山下走去。
盈持心撲撲跳著,立刻猜到被戲弄了,不由得瞠目地跺了下腳,待起身去追趕,雖月華皎潔,到底石階一層層密密向下,一個不留神便要踏空,盈持不做無謂的犧牲,緊趕慢趕,哪里真追得上前方步履如風(fēng)的林憬還。
眼睜睜望著林憬還秀拔的背影,郁悶地吐槽:幼稚!
走下知足河畔的水橋,只見一彎幽藍的流水,前頭星星點點的荷燈已經(jīng)飄遠,林憬還點亮了手中的荷花燈,俯身放入水中,不一會兒那薄薄的半透明的紙燈便隨著水流朝前行去。
林憬還回去岸上,跟著那盞河燈慢慢地走,盈持綴在后面,不解地望著他。
待送了一程,林憬還便在一株臨水的樹下找了處地方,鋪了塊布,坐了下來,又從帶下山來的籃子里頭取出一包桂圓來,遞與盈持。
盈持接過,剝了顆往口中送去,一抬眼卻見林憬還的目光還是向前凝望著遠去的那盞河燈,不由得問:“令堂過世很多年了么?”
“你怎會曉得?”
“這邊總理處的大和尚跟你很熟的樣子。”
止觀寺離皇城較遠,但在老一輩勛貴的女眷圈中卻很受追捧,比如六月二十八日是西北侯府老太太的生辰,因此侯夫人與二夫人每年會提前三日,帶著長安姊弟幾個來止觀寺為老太太祈福。
因此像林憬還這樣離中元只剩下半個月的時間再來約做法事,且能一約就成的,非熟識的香客不能辦到的。
林憬還便“嗯”了聲,幽幽地道:“家母過世有七年了?!?p> 盈持便不響了,她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別人。
誰知林憬還偏轉(zhuǎn)過臉來看著她,盈持只得干巴巴地來了一句:“你好好活著,令堂泉下有知,自然瞑目?!?p> 見林憬還低頭不語,視線落在腳下昏黃的燈籠上,于是只得又問:“令堂因病離逝的么?”
“只是一場風(fēng)寒,她去的很快,無甚苦痛?!?p> 盈持抬起疑惑的眼,月亮的銀光灑在林憬還的臉上,他形容淡淡,盈持卻看不清他的眸子。
然而盈持卻不大相信事情只是這樣簡單純粹。
林夫人過世之后,林憬還的長姊嫁與一名商賈,而林憬還自己呢,也不待在林家,卻是寄居在池府跟在池羲光身邊做伴讀!
“噗”地一聲,盈持若有所思地吐出桂圓的核,在面前的草叢間一閃而逝:“明年這兒就會長出幾株桂圓樹來?!?p> “做夢!”
正當(dāng)盈持覺得該把石階上的賬清算一下的時候,忽然林憬還“呼”地吹滅了燈籠的光,手臂一勾將盈持攬到懷中,還拿手捂著盈持的嘴,彎腰趴在草際:“別出聲?!?p> 沒多久,前方路旁幾叢樹上撲楞楞飛躥出幾只驚鳥,兩匹快馬馬蹄噠噠地越弛越近,就在盈持二人等他們走過時,不想其中一匹馬上有人勒了韁繩:“吁——”
前頭的便打馬回來:“你做什么?”
“等等后面的人。”
“老爺教把這幾車東西送出去,天亮之前倘若趕不到,這萬一橫生枝節(jié),到時如何交差?”細聽聲音,很有些不耐煩,竟像是池府的何管事
“來得及。那些車腳夫不停地趕了兩個時辰了,到通州還有一個多時辰的路要繞彎子過去,東西又重,吃不消的?!边@一聲音顯得很隨意。
“累?這就是他們的活,他們拿工錢的。再者,若出了事,你擔(dān)還是我擔(dān)?”何管事沒好氣地道。
“到那邊,先派人走快些,教錢鋪里的人出來接。”
“你有沒有腦子?!你當(dāng)走親戚呢,不嫌熱鬧!”何管事低聲呵斥道,“咱們將東西送到錢鋪,若來得及還得趁天黑趕回,若來不及露了行藏,還得往當(dāng)號去避一避,你不煩我還嫌煩。”
誰知那一個聲音笑了笑:“往當(dāng)號去做什么?我聽說那邊織女樓每個月都要進幾個新面孔,我請你罷了。”
何管事便咬牙切齒地笑罵:“你小子原來動這個念頭呢!”
正說著,路上便有小隊人馬的聲音轆轆過來,似乎有人推拉著重物,還有人壓低了聲音催促:“后面跟緊點……快走……到了地方請大家喝酒。”
那隊人在這邊歇了會兒,何管事兩人也不再閑話,不過片刻,又催促著起身,待車馬的聲音漸漸遠去,林憬還與盈持才悄悄抬起頭來,從半人高的草叢里站起來。
“這些車轍印可真夠深的?!?p> 盈持重新點了燈籠,照著黑漆漆的路面,此處不是官道,是止觀寺的善男信女們捐錢修的夯土道路。
也算結(jié)實了,但是依舊留下了幾道曲曲彎彎的車轍印子,深嵌土中。
“大約過去了二十車?!绷帚竭€蹲在地上細細地瞧過,淡淡地道。
盈持挑了挑眉:“十之八九裝的銀箱,這么說至少有四十萬兩?!?p> 林憬還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土,低頭沉吟多時,方道:“前兒我在學(xué)里,聽聞江南道發(fā)生水患。因蘇松河河道淤塞,洪水泛濫,蘇湖等地的松江府、常州府、蘇州府一片澤國。今歲晚秋的稻谷收成怕是無望了?!?p> 盈持不解地問:“你對江南倒是熟悉?!?p> 不料林憬還看著她時神色有些古怪,眸中還若有所思:“我結(jié)識羲光之前,已在南邊游歷了兩年,多少都知道些。后來又在江南道的池家老宅里頭待過一年,去歲的秋天才與羲光一道回到京城的。”
“江南道池家老宅?”
林憬還見盈持呆呆地,遂又道:“池府的原籍蘇州府的吳江縣——你是忘了么?李嬤嬤是在羲光的院子里侍候的,不也是那會兒跟著羲光打南邊過來的么?”
盈持抬起手背搓了搓額頭:“去歲臘月里我踩著冰跌了一跤,自那之后以前的事兒都不大記得了?!?p> “原來如此?!绷帚竭€低頭細細地瞧她臉上的淤青,已淡得快消失了,語氣中有幾不可見嘆息,聲音便轉(zhuǎn)而溫柔許多,“之前在南邊的時候,李嬤嬤倒是偶爾有打個照面,你竟不大見,想是你年紀(jì)小,還不曾上來侍候的緣故。”
盈持卻仍是腦中一片空白,茫然道:“想來是這樣?!?p> 林憬還收拾了下,提著籃子往回走,盈持又十分好奇地追上前,問道:“如此說來,你十歲就外出游學(xué)了?”
“嗯,我七歲時就到處亂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