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廢物,區(qū)區(qū)一百多個亂賊都擋不住?!?p> 親軍副統(tǒng)領(lǐng)委屈的說道:“大王,敗兵太多,敵軍追的又緊,大軍列不起陣勢,敗軍也穩(wěn)不住陣腳,恐懼之下,一個潰兵就能裹挾走兩三名勇士。”
耶律仁先滿心怒火,可也知道不能全怪在這個副統(tǒng)領(lǐng)的身上。
就算把怒火全都撒在他身上,也是于事無補。
“傳令,鳴金收兵,命各部兵馬回援,合圍這支賊軍?!?p> “是?!?p> 發(fā)完軍令,耶律仁先翻身上了親兵牽來的馬匹,帶著還沒有亂掉的幾十名親兵離開。
與此同時,帶著兵馬一路追殺余人彥已經(jīng)到了中軍附近。
這一路上來的很輕松,被追殺的遼軍潰兵全都只顧著埋頭逃命,完全沒有回頭一戰(zhàn)的勇氣。
他們要做的,就只是用兵器對準潰兵的背后,然后刺出或是揮下。
到了中軍附近,余人彥下令麾下的騎兵集結(jié),不再分散開,兜著遼軍潰軍跑。
集結(jié)之后,余人彥帶人換到之前馬上,然后奔馬前沖。
少數(shù)忠于職守的中軍遼兵根本抵擋不住,不是被殺就是被沖散。
“余師兄,咱們來晚了,耶律仁先那兔崽子跑了,不過應(yīng)該沒跑多遠,要不是時間緊,那些契丹人不會連大纛旗都來不及帶走?!?p> 賈人達用還滴著血的長柄刀指著耶律仁先遺留的大纛旗,一臉得意的說道。
一路殺來,賈人達的長劍早就劈斷了,撿來的馬槍都斷了兩根。
最后發(fā)現(xiàn),還是這種長柄大刀用著最順手。
臉上濺血的羅人杰歇斯底里的大笑道:“就他也配稱作什么當世名將,我看也就是跑得快一點,剩下沒什么了不起的?!?p> 他們一路殺來,別說早已經(jīng)筋疲力盡,就連人數(shù)都已經(jīng)不足百人,根本沒能力去追殺耶律仁先。
就算有能力想去追殺,這兵荒馬亂的,也不知道去哪里追。
只能對著這中軍大纛,過過嘴癮,一述胸中豪情。
余人彥縱馬上前,一劍砍斷矗立在中軍的大纛旗。
“所有人跟我一起喊,耶律仁先已死?!?p> 賈人達等人聽了,雖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還是最先跟著喊了起來。
反倒是那些軍中老卒,立刻就明白了余人彥的想法,歡天喜地的喊起耶律仁先已死。
余人彥讓人收起被砍斷的大纛旗,還有一些耶律仁先沒帶走的儀仗簽信,然后便為了躲過遼軍主力步兵,帶著手下兵馬繞路奔向天興城南門。
現(xiàn)在遼軍編制大亂,上下聯(lián)絡(luò)不通,正是腳底抹油的最好時機。
不然等耶律仁先穩(wěn)住陣腳,帶著收攏的潰軍纏上來拖住他,拖到攻城的遼軍回援,到時候再想走就不可能了。
聽到耶律仁先已死的呼喊,還有那面貨真價實的大纛旗佐證,遼軍一時間都以為統(tǒng)軍大王已經(jīng)死了。
在這個通訊落后的時代,戰(zhàn)場局勢的變化,大部分人是無法掌握的,只能靠著經(jīng)驗和周圍的變化分析猜測。
而那面大纛旗,還有周圍敗逃的同袍,讓大部分遼軍將士都相信了耶律仁先已死的呼喊。
小部分不相信的,也只是懷疑,而不敢確定這是不是虛言恐嚇。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統(tǒng)軍大王都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可見這一仗敗的有多徹底,他們這些小卒子要是不想死,還是趕緊跑吧。
什么只有百余騎兵偷襲,根本就是假的。
看這敗的架勢,敵人最少也有上萬人。
搞不好是金國或是西夏出兵了。
兵無戰(zhàn)心之下,都只顧著逃命,根本無人去攔截余人彥一行。
直到遇見收攏敗軍的耶律仁先,才挺住逃命的腳步,轉(zhuǎn)而追殺起余人彥。
天興城下
其實早在鳴金的號角響起之前,攻城的各部兵馬就已經(jīng)早早收攏了兵馬,隨時準備撤退。
中軍亂成那個樣子,攻城的兵馬哪里還會不知道怎么回事。
為免等下措手不及,撤的慢了,憑白給其他人殿了后,都是人精的各部將領(lǐng),根本不等軍令,就全都心有靈犀的暗暗放緩了攻勢,把收攏兵馬到身邊,隨時準備撤退。
這會聽到收兵的號令,各部兵馬一點慌亂都沒有,極為有序的撤出戰(zhàn)團。
攻城的各部兵馬剛要回援中軍,正好看到中軍矗立著的大纛旗倒下。
這一幕,看的上到將領(lǐng),下到士兵,心里都是咯噔一下,連帶著腳步都亂了起來。
紛紛猜測起中軍敗成什么模樣,竟然連大王的王旗都倒了。
大王會不會已經(jīng)死了?
要真是敗的厲害,大勢難違,他們現(xiàn)在回援也只是白白送死,根本無濟于事。
將領(lǐng)們合計著,與其白白送死,倒不如暫且避走,退兵轉(zhuǎn)去岐山,和蕭峰帶領(lǐng)的兵馬匯合,等以后重整旗鼓,再殺回來也不遲。
好在耶律仁先早就想到軍心不穩(wěn),所以特意派人來通知各部將領(lǐng)不必驚慌,不是哪一路的大軍打過來了,就只是一支小股騎兵靠著運氣好,渾水摸魚沖到了中軍。
將領(lǐng)們雖然半信半疑,不過既然知道耶律仁先沒死,心中就定了一半。
再加上軍令已下,要是不尊軍令,就算全須全影的跑了,以后也沒好果子吃,不管是耶律仁先還是大遼朝廷,都不會放過他們。
迫于軍令,將領(lǐng)們帶著攻城的遼軍撤走,去合圍攪亂中軍的余人彥。
天興城頭上,只剩下少數(shù)已經(jīng)攻上來,撤不下去的遼軍,不甘引頸就戮,還在做困獸之斗。
只是在這么多武林好手的面前,困獸之斗雖然打的悍勇,招招都是以命換命的狠招,但卻注定翻不起什么浪花。
余滄海一劍割掉一名遼軍的腦袋,然后帶著人步步絞殺起失去后援的遼兵。
這些遼兵都是精銳,現(xiàn)在多殺一個,以后再守城的時候,就少一部分壓力。
用破甲錐法刺穿最后一個遼兵心臟,司馬衛(wèi)看著城頭上已經(jīng)沒有站著的遼軍,脫力的癱坐在地上,靠著被投石車砸塌的城樓廢墟,一個勁喘著粗氣。
打到現(xiàn)在,別說內(nèi)力了,就是體力都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
常赫志在城墻邊,指著潮水般退去的遼兵,“掌門快看,契丹人的中軍亂了,有一支人馬在契丹人的中軍沖殺,連大纛旗都給砍倒了。”
司馬衛(wèi)一聽有援軍,突然間就仿佛被注滿了力氣,一個激靈站起來。
來到城墻邊往下一看,遼軍的中軍果然大亂,當下喜的直拍墻垛。
“我還奇怪這些該死的契丹人怎么剛剛還一個個不怕死不怕疼的,突然一轉(zhuǎn)臉的功夫,就突然全跑了,原來是心窩讓人掏了。
好,干得好??!掌門,這是咱們的兵馬嗎?真是多虧了他們,不然這一波咱們真未必扛得住?!?p> 不同于司馬衛(wèi)的滿面紅光,余滄海此時臉都白了。
余滄海嗓子沙啞的說出心中的猜測,“外面為我們解圍的,應(yīng)該是人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