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綜武:青城余人彥

第四百三十一章 鐵鷂子

綜武:青城余人彥 作賊心不虛 2099 2023-12-22 12:59:59

  淮安知府衙門,原本的明代淮揚巡撫衙門所改,現(xiàn)在,它又變了名字,成了大周淮軍的鎮(zhèn)守帥府。

  陸續(xù)趕來鎮(zhèn)守帥府的將弁官佐都是喜形于色,聊起天來,各個志得意滿,對未來極為樂觀。

  都是混久了的老匪,攻城掠地,撞州過府是常事,按說不值得多激動。

  可這次不一樣,淮安不但是淮右第一大城,更是他們未來安身立命的根據(jù)地。

  不同于之前搶了就跑的流寇打法,這次是流寇變山賊,要正式設(shè)寨立旗了。

  眾人心里有數(shù),今天召集他們來,即是論功行賞,也是要安排分兵攻取淮安府下轄的諸縣。

  淮安最繁華的一帶,一幢比府衙還要宏達的府邸屹立于此。

  這處宅邸,昨日頭半夜,還是平西親王吳三桂的藩邸,今日,卻已經(jīng)成了余人彥的別院,小龍女、王語嫣等女,現(xiàn)在就住在這里。

  歷史上的清朝三藩,因為本世界的清國尚且沒能一統(tǒng)天下,自然沒本錢給他們每人分一省為王,三個王爺只能消費降級,在江淮前線各自尋一州府養(yǎng)兵。

  淮安府,作為比徐州府還要重要的前線重鎮(zhèn),駐扎的,就是非順字頭王爵出身,卻得封漢人異姓王的平西親王吳三桂。

  要是吳三桂,或是關(guān)寧軍還在淮安,余人彥吃擰了也不會來這里找不痛快,不過早在動手之前,余人彥就得到消息,吳三桂移藩了。

  剛剛經(jīng)歷戰(zhàn)火拿下的揚州,和淮安比起來,哪邊更富庶,這個不好說。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為清、宋兩國前線的揚州,開仗搏命的機會,一定要比淮安多得多。

  對清國來說,八旗子弟都是金貴人,金貴命,不能往前線這個無底洞胡亂的填。

  這種沖在第一線,挨刀、擋槍子的差事,肯定是得漢人們報效才行。

  而漢人三藩之中,最為清庭忌憚的,就是手握明朝最后遺產(chǎn),關(guān)寧雄兵的平西王吳三桂。

  誰讓他在三藩里實力最強,這種報效八旗主子的差事,肯定是要他吳三桂排第一個。

  不管他愿意不愿意,都要從已經(jīng)呆了二十載的淮安城挪窩。

  就像當年被李自成所逼一樣,不管喜不喜歡滿清,都只能擰著鼻子,搞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的把戲,總不能把路走絕了。

  吳三桂移藩的消息,是余人彥在清庭的消息來源送來的飛鴿傳書,絕對可靠。

  得到這個消息之后,本來只是打算找個邊僻小縣立旗的余人彥,立刻改變主意,率軍轉(zhuǎn)而朝淮安而來。

  余人彥最初起家的老砥柱里,不少都是從清國拐來的鰲拜余黨,這些人的家眷親屬,不少都還在BJ。

  有這個關(guān)系在,康熙想要打探余人彥的消息,很容易,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八旗相互通親,有這些門路在,余人彥再輔以金銀開道,想要打探清庭的動向,比起康熙來,其實也難不到哪去。

  絕不會出現(xiàn)提著豬頭,卻找不到廟門的尷尬之事。

  當初吳三桂的內(nèi)堂書房里,作為新主宰的余人彥,正看著一封從西夏傳來的書信。

  隨著書信的閱讀,余人彥本來嘴角洋溢的笑容,變成了陰沉的臉。

  本以為西夏亂成一鍋粥,戰(zhàn)局不明,還且有得打。

  沒想到,西夏戰(zhàn)局的發(fā)展出乎意料,竟然有了漸漸明朗的趨勢。

  明教和回部的聯(lián)軍自西向東打,順利占據(jù)了西夏西部的半壁江山。

  不過西夏西部最多的就是沙子,連窮人都少,比之之前回部的地盤也沒好哪去,實在是刮不出油水來。

  打順了手的聯(lián)軍不愿意就此停手,攜大勝之勢,聯(lián)軍拿出了兜里最能打的本錢,湊了將近兩萬人,東進包圍沙州。

  圍城整整三個月,打得異常艱苦,眼看落城在即,曙光出現(xiàn),不想夏帝李元昊竟然率軍親征,率領(lǐng)壓箱底的兩千鐵鷂子,奔襲至聯(lián)軍側(cè)翼,發(fā)動突襲。

  頓于沙州城下三月的聯(lián)軍本就損傷不小,人困馬乏,突然遭到鐵甲騎兵沖陣,內(nèi)中大部分都算不上合格軍人的聯(lián)軍士卒,完全沒有列陣硬扛的打算,上下將兵立時崩潰,陣型被鐵騎沖成了篩子。

  當先接敵的,是以明教五行旗為骨干組成的部隊,在蒙受重大損失之后,明教的部隊一聲不響的撤出了戰(zhàn)斗,老實不客氣的把圍城第一線的回部兵馬給賣了。

  有人墊底,明教雖然收到一定損失,但總算順利是躲過了一心救城的鐵鷂子。

  與之相比,回部這邊可就慘了,不止被鐵鷂子來回趟了幾次,沙州城中的夏軍也在守將巍名令公的帶領(lǐng)下,出城逆戰(zhàn),里應(yīng)外合之下,順利兜住了回部的兵馬,讓回部兵馬難以撤退。

  要不是霍青桐帶著人亡命開路突圍,又有一眾年老部眾主動留下,決死斷后,即使回部馬多,這次怕也是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縱然僥幸突圍而出,回部也是大傷元氣,人馬損失過半,軍械輜重遺失大半,注定要在這場西夏爭奪戰(zhàn)中最先出局。

  李元昊本想銜尾追殺,擴大戰(zhàn)果,一舉打掉和他這支來自西邊的敵人,好在位于西涼府的完顏陳和尚提前察覺到了異樣。

  不想聯(lián)軍就此消亡,以后需要直面夏軍主力的完顏陳和尚為防不測,親率一千五百騎兵奔襲沙州救援。

  一路急疾行,總算是趕上了這場戰(zhàn)爭的尾巴。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李元昊的騎兵剛剛突襲沖殺了一場,馬力已盡,陣型已亂,完顏陳和尚的兵馬縱然是奔襲疲軍,可陣勢齊整,此時沖殺,正當其時。

  許是倒回谷之戰(zhàn)的完顏陳和尚出現(xiàn)了,一仗下來,不但明教和回部的聯(lián)軍順利撤離,還靠著先見之明備下的鈍器馬兵,大破李元昊的鐵鷂子,繳獲了二百余具鐵鷂子的衣甲裝備。

  沒心思和吃了敗仗的明回聯(lián)軍磨牙,完顏陳和尚直接帶著繳獲的衣甲回了西涼府。

  回到書房,立刻提筆寫信,將局勢變化飛鴿報給皇宮里正在“閉關(guān)”的皇帝,請陛下圣裁。

  皇宮里閉關(guān)的皇帝,對此事肯定是圣裁不了的。

  書信又經(jīng)宮中實際主事的太上皇余滄海轉(zhuǎn)手,輾轉(zhuǎn)送到了余人彥手里。

  此時,距離沙州之戰(zhàn),已經(jīng)差不多過去一個月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