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關清正在為這個棘手的案子頭疼的時候,閻木昔已經開始行動了,然而他走的第一步棋卻讓府尹大人萬萬沒有料到——既沒有拉幫結派壯聲勢,也沒有遠上京城告御狀,而是親自上了晉原府府衙,擊鼓鳴冤!
鄭關清頭都大了。
府衙門前鳴冤鼓,狀告的卻是府尹大人的兒子,這可是晉原府好多年沒有的大奇聞。若在平常,這等案件都是廷尉司都頭韓平負責升堂審理,用不著鄭關清親自過問,可鳴鼓申冤之人卻是個五品京官,與韓都頭同職。
按獻朝律法,有司衙門無權審理同級或高級官員的案子,因此,鄭關清連躲在后堂不出面都不行。畢竟,鄭軼夫有罪沒罪尚無定論,可他若是百般推脫不予升堂,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失職,閻木昔一道折子遞到太子東宮,他便板上釘釘?shù)匾話炻洌?p> 想通了這一點,鄭關清只能硬著頭皮,將官府穿戴整齊,肅穆升堂。
驚堂木重重一拍,兩排衙役高喊“威武”,排場不一般的莊嚴。若是平頭老百姓,見了這場面早嚇得尿褲子了,可閻木昔偏偏一張冷臉絲毫未動,身負五品官職享有“非皇無爵不跪之權”,便將習武之人的剛硬腰板站得筆直,倒是把府尹大人并一眾衙役都驚得六神無主。
鄭關清臉色很不好看,也只能咬著牙問:“臺下何人,報上名來!”
“下官前任禁軍教頭,閻木昔,見過府尹大人!”
“原來是閻教頭,可是你擊鼓鳴冤?”
“正是下官!”
“你有何冤情?”
“下官沒有冤情!”
“沒有冤情?那你為何擊鳴冤鼓?”
“下官無冤,可膝下有一侄兒含冤而死,望大人主持公道,明察秋毫,懲治真兇!”
鄭關清的臉色已經黑成了木炭,卻仍硬著頭皮詢問冤情。閻木昔倒也不準備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逞一時意氣,歪曲事實或者把鄭氏父子大罵一頓,而是把閻儔死于妓院的種種疑點和盤托出,卻全程沒有提到鄭軼夫半個字。
這一下,連鄭關清也搞不懂閻木昔到底想干什么了,只能耐著性子道:“九月十七的艷芳樓命案,本府已經知悉,只是經過調查,此案乃是一起意外。案發(fā)當晚,死者閻儔闖入艷芳樓滋釁挑事,后與一干嫖客發(fā)生沖突,打斗中,死者跌倒在地,正好被跌落在地的燭臺插進胸口,失血過多而亡,經仵作驗尸,此乃死者的致命傷。此事前因后果現(xiàn)已全部查明,有妓院老鴇、妓女香麝和兩名嫖客的口供,以及仵作驗尸報告在,案情清楚,證據(jù)齊全,絕無冤屈之可能!”
閻木昔神色不變地聽完這一番話,冷笑了起來:“好一個絕無冤屈之可能!鄭大人,依下官之見,這起命案疑點重重,如何就敢說案情清楚、證據(jù)齊全?”
鄭關清實在不想同他掰扯下去,可是又不能像嚇唬平民百姓那樣,一頓毒打便能叫人住口。他只能耐著性子問:“你倒說說,有何疑點?”
閻木昔道:“第一,閻儔的致命傷在胸口,傷口形狀與燭臺一致,燭臺是致命兇器,這一點毫無疑問??蛇@燭臺到底意外撞入胸口,還是人為捅進去的,還真不好說。按理說,兩種致傷方式的力道相差甚大,且致傷的角度也不同,造成的傷口深度、血液噴濺形狀都會有較大差異,不難反推致傷方式。然而等我到達案發(fā)現(xiàn)場時,現(xiàn)場血跡已被全部抹去,燭臺也已從死者胸口拔出,上面的血跡也被擦去。鄭大人,貴屬連最基本的保護案發(fā)現(xiàn)場都做不到,下官實在好奇,是晉原府的捕快能力不足,還是試圖掩蓋些什么?”
鄭關清已然聽得涔涔熱汗,查案之法,他自是沒有底下捕快和廷尉司的人懂得多,自然被閻木昔一番話給當場鎮(zhèn)住,只覺得此案的確紕漏重重。然而事到如今,他已退無可退,只能發(fā)揮官場老狐貍的本性,敷衍道:“閻教頭此言差矣,命案現(xiàn)場遭到破壞,乃是意外發(fā)生后,現(xiàn)場眾人怕惹上禍端,情急之下作出的荒唐之舉。此事,本府已命人記錄在案,殺人之罪可免,此過卻不能輕饒!”
閻木昔冷笑起來:“大人這話,便是不承認府上捕快毀壞現(xiàn)場了?”
鄭關清亦是冷笑:“閻教頭此言差矣,本就不存在毀壞現(xiàn)場一說,叫本府如何承認呢?”
閻木昔不以為意,繼續(xù)道:“下官方才說了,人為或是意外,造成的傷口深度是不一樣的。若是閻儔自己跌倒而導致燭臺插入胸口,以人體重量,燭臺必定全部隱沒胸口。可若是人為,人力至多叫燭臺刺入一半。那么問題來了,我到達現(xiàn)場時,仵作根本未在現(xiàn)場,府衙王捕頭如何就能得出結論是意外致死呢?”
鄭關清已然有些慌亂,卻還是鎮(zhèn)靜道:“閻教頭言之有理,本府亦多次訓斥王城,即便辦案老道,也不可憑經驗妄下判斷。昨夜王城回教頭說閻儔是意外致死,的確武斷了些,可事后經仵作驗尸,傷口深度的確與燭臺長度一致。閻儔之死,的確是意外!”
閻木昔有些老謀深算地笑了起來,道:“鄭大人親口所言,下官不敢不信。只是侄兒慘死,閻某實在悲痛難當,不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還望大人準許當堂驗尸,也好叫下官安心!”
鄭關清在聽到“驗尸”一詞時,便已經有所準備,忙道:“閻教頭,并非本府不通人情,只是此案尚在調查之中,非府衙辦案人員不可接近尸首。自然,若閻老先生認可府衙的調查結果,自可將尸體認領回去,該怎么查該怎么驗,本府絕不干涉!”
閻木昔冷笑起來:“鄭大人這話,可不是拿閻某當傻子?我若在結案卷宗上簽了字畫了押,回頭便是從尸體中查出了什么,大人還會認嗎?”
鄭關清亦是撕破面皮,冷笑起來:“閻教頭慎言!本府斷案公允,絕無徇私枉法,教頭若是不認可,本府也沒有辦法,只是這尸首……怕是一時半會兒無法交還閻府了!”
對峙至此,鄭關清已經不在乎激怒閻木昔了,只是出乎意料的是,聽了他這番明目張膽的威脅,閻木昔非但沒有暴怒,反而意味不明地冷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