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經(jīng)歷過再多的狂歡,我們終究要面對自己。
心,才是我們最不可逃避的場所。
而深夜的朋友圈里,你可以清晰可見每個人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煩惱些什么,又或者思念著誰?
在我們生活的周遭,很多朋友喜歡在深夜發(fā)朋友圈,然后在天亮之前刪除,之所以這樣,原因很簡單,他有顧慮:
怕領導看見,說你格局?。慌峦驴匆?,覺得你不夠豁達,怕朋友看到,說你這個人真矯情。
怕親人看到,擔憂你過得不夠開心,所以干脆在發(fā)完之后就秒刪,又或者推遲幾個小時,等情緒平復之后再刪除。
所以說,
深夜的朋友圈,最真實(好文)。
有句話時這樣說的,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情緒。
其實在我看來,不是戒掉了,人作為情感動物,怎么可能戒得了呢?只不過是他隱藏的很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罷了。
成年人都喜歡把情緒在夜里釋放,有些人喜歡借酒消愁,有些人鐘意在朋友圈寫下一行又一行自己沒有辦法向別人訴說的心事。
那些崩潰、委屈、不安、焦慮,就像是掠過心頭的一陣狂風,一瞬間滿心荒蕪,一瞬間痕跡全無。
而就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和解壓,不再那么憋屈和郁悶了,生活有太多的不易,那些看著光鮮亮麗,活得倍瀟灑的人,不是他們有多優(yōu)秀,多出彩,更多時候,只是有人替他負重前行罷了。
這一點,男女通用。
真正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
樸樹有首歌叫《平凡之路》:
“我曾經(jīng)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jīng)擁有著一切,轉(zhuǎn)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jīng)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在我看來,寥寥幾句,道盡了人的一生。
現(xiàn)代人都被世俗的標準所累,工作必須名利雙收,婚姻里,女人必須被男人給予精神和物質(zhì)的雙重寵愛才叫幸福。
人到中年,若還是碌碌無為,很多人就會倍感焦慮,甚至是失眠。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其實對于中年人而言,最難得的是歷經(jīng)滄桑后依然保有一顆少年心。
事實上,人生百年,不過白駒過隙,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名利場,什么是又是平淡生活。
平安喜樂,溫暖向陽,收獲與希望,不過都是內(nèi)心所致罷了,人到了一定年歲,應該學會和自己和解。
不再被世俗的條條框框所累。
你之所以覺得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很少有人能活得通透,簡單。
有人深夜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不管我們愿不愿意,我們都要長大。
而所謂長大,不過是學會了承擔和堅持,我們無法再故步自封,無法一輩子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無法不認識一些人,失去一些人。
我們不必焦慮和懊惱,因為這是歲月的自然流淌,我們曾驚慌失措,如今愿意選擇接受。
怕什么呢,盡管時光和人心本身就是洪水猛獸……
從她的文字里,你可以看到她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是一個遇事勇往直前,無懼無畏的女子。
這樣的人,多數(shù)比普通人成功的幾率更大。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一個擁有心事的人,只有在深夜才能真正的得到安慰。因為那個時候傷感只屬于自己,不會傷及無辜。
有朋友坦言,其實我在深夜發(fā)朋友圈,就是想讓他看看而已,想讓他知道并且明白我的心意。
可是每次他好像都會視而不見,發(fā)完朋友圈,一遍又一遍的翻看,看他有沒有點贊,和評論。
甚至半夜醒來也會看看,只可惜,他沒有一次跟我互動過……
這樣的姑娘,很顯然是愛著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所以才會愛得如此辛苦。
于每個人而言,其實白天和深夜都完全是兩種狀態(tài),白天的時候,你習慣了一個人面帶微笑的去對抗生活所有的難。
而到了深夜,自然的就會卸下防備,卸下鎧甲,當四周無人的時候,做最真實的自己。
想哭,就放聲大哭,想笑,就放肆的哈哈大笑,不用在乎別人的感受,更無須介意外人的眼光。
在這個時間和空間里,你就是“王”。
很多人在半夜情緒崩潰的時候,都會選擇發(fā)朋友圈,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和一位知心朋友在講述內(nèi)心的苦悶。
然后等情緒平復以后,又默默的刪掉。生活中如果經(jīng)常同朋友散播負能量,沒有人會喜歡。
但在朋友圈,發(fā)完就可以刪掉,真的很好。
一個人越成長,越會明白,你所有的喜怒哀樂與別人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而無論你前一晚經(jīng)歷了怎樣的風風雨雨,第二天天一亮,依然需要笑臉相迎生活給予你的所有。
不管是好的,壞的,都要全盤接受。事實上,成年人最大的體面,是別人為難自己。
做不到的事情,就認慫,真的沒什么。
豐子愷在《豁然開朗》中寫道:
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
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愿你經(jīng)過的黑暗,照亮未來,更加明亮,愿你不要摔得太慘。
生活實苦,笑對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