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重生之商女好嫁

第十回 陳太太

重生之商女好嫁 熊貓?zhí)介L 2311 2019-10-20 10:05:00

  陳太太五十許人。

  她與小姑子李太太年紀(jì)相仿,但相比之下腰背更直,體態(tài)也更圓潤些。

  一張輪廓略方的臉保養(yǎng)得宜。言語起來,氣質(zhì)爽朗,笑中含威。一身秋香色褙子配姜黃紗裙,雖長途勞乏,氣色也是甚佳。

  她身邊的則清面容溫潤,站一塊兒較志成稍矮半頭,穿著藏青色織錦長袍。桂姐兒身量嬌小,彎眉細(xì)眼,一身嫩黃色比甲配淺色紗裙,望之可親。

  及至姑嫂見面,自是好一番契闊寒暄。

  平日里,雖則兩府同在京城,但二人皆是家中主母,每日里多少事情忙個不停。除了節(jié)令里相會敘話,往常有什么事情,多半也只是相互打發(fā)陪房諸人傳話罷了。

  志成、青妍、則清、桂姐兒是從小熟稔的。只是略長大些,則清先進(jìn)塾堂,后跟著父親學(xué)做生意,桂姐兒則被陳太太帶在身邊學(xué)做女紅并料理家事。近兩年來,倒是略生疏了些。

  兩位太太互相謙讓著坐定,丫頭們倒茶畢,李太太就命志成、青妍上來給舅母見禮。

  二人日間早被母親來回叮囑過多少遍,自然禮節(jié)無礙,再無錯漏的。

  陳太太看這兄妹倆:一個長身玉立,風(fēng)度翩翩,只是細(xì)細(xì)觀之,仍是稚氣未改,眼神里藏不住狡黠;一個雖不過十四五歲,卻是眉眼靈秀,嬌美不凡,竟不似尋常人家養(yǎng)出來的。

  想小姑子年輕時也是一方美人,四鄰也都是稱贊的,但哪有如此殊麗之色?

  陳太太暗忖,自古紅顏多禍水。女兒家長成如此模樣,若父母不嚴(yán)管,恐怕還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

  心里各種念頭轉(zhuǎn)過,陳太太面上卻是不顯,笑著拉起二人手來,轉(zhuǎn)頭對李太太說,“妹妹,你可教教我怎么養(yǎng)孩子吧。一個個怎么這般齊整?真真好人品,把我家那兩個都比下去啦?!?p>  “問姑母安!”桂姐兒最是伶俐,接過母親眼色,當(dāng)即也拉著則清一并向李太太行禮。

  李太太滿面歡喜地站起來,扶住二人道,“有段日子沒見,桂姐兒愈發(fā)知禮,則清也愈發(fā)長進(jìn)了。莫聽你母親胡說,我要有則清這樣的兒子,桂姐兒這樣的閨女,怕是做夢也要歡喜的笑醒呢。”

  桂姐兒眼睛一瞇,只露出兩個小酒窩,“都說情人眼里出西施,長輩看著也是一樣道理。只怕姑母愛重,所以才看著我們這般好呢?!?p>  桂姐兒一言逗得滿堂都笑起來。

  陳太太指著女兒笑罵道,“我的兒,哪里學(xué)來的混賬話?姑母這不見怪,以后在外人面前可不許這么亂說?!?p>  桂姐兒莞爾道,“正是姑母是自己人,才這般放肆不是?”一邊說,一邊小眼神還看向李太太。

  李太太聽得喜歡的不行,忍不住一把拉她坐到自己身邊,“我的兒,你說的才是正經(jīng)道理。咱們一家子骨肉,哪里來那些個規(guī)矩?”

  陳太太也抿嘴笑了起來。

  于是一屋子人好一番笑話玩鬧。

  待到差不多,李太太對下面的志成道,“我跟你舅母久未敘話,怕是有會兒子話要說。你們小孩子家坐著也是煩悶,難得出來一遭,你帶著弟弟妹妹們出去玩吧。只是莫要淘氣,莫要跑遠(yuǎn)才是。”

  陳太太知道這處莊子是小姑陪嫁,經(jīng)營多年最是安穩(wěn)的,也笑著說,“去吧,去吧。桂姐兒也照顧著點妹妹才是?!?p>  幾個小人家聽到這個自然再樂意不過。

  志成拉著則清,桂姐兒拉著青妍,喜笑顏開的出門玩去了。

  待到孩子們都走了,姑嫂二人這才不疾不徐,慢慢開始絮叨些個兒女家事來。

  李太太有心牽起話頭,貌似無意的繼續(xù)夸贊則清出息、桂姐兒乖巧來。

  陳太太不露聲色,也只跟著說些“志成進(jìn)益,青妍標(biāo)致,妹妹端的好福氣”這樣的話。

  閑話半天,離題萬里,李太太終于忍不住直入主題了。

  “我們這當(dāng)母親的,可不就是操不完的心嗎?現(xiàn)如今都年紀(jì)不小了,只盼著他們都有個好結(jié)果,這才是我們的福氣呢。”

   這話再是不錯的,陳太太也只好陪笑道,“可不就是?我也是這么盼著呢?!?p>  她早就聽聞小姑子家兩個小的被慣得不像:一個哥兒成日界在外瞎晃蕩,一個姑娘家竟把女先生都?xì)庾吡?,換了個武教頭。

  今日大略看著,大面上規(guī)矩倒也還是不錯。

  孩子們都大了。這次小姑子專門遣人約自己上香,言明自己要帶著志成和青妍,也暗示自己帶著則清和桂姐兒來作伴。

  想來就是有那幾分結(jié)親意思。

  家里老爺雖然性子綿軟,對這個唯一的妹妹情分卻是不同,不好駁太過,更何況則清的婚事也是一直是她心頭的記掛。

  下月自己就要回通州老家小住,一來看看父母兄嫂,二來最緊要的是看看二哥家的大郎并其他幾個侄子、侄女。

  桂姐兒是自己精心養(yǎng)在身邊的。

  女兒家親事最是要緊,好壞是一輩子的事。

  娘家那邊二哥家的長子與桂姐兒年齡相仿,更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脾氣性情最是放心。難得的是小小年紀(jì)下場,今年竟高中秀才,都說是陳家祖墳要冒青煙了,前程再是錯不了。

  若能將桂姐兒與那邊結(jié)親,真是再妥當(dāng)也沒有。自己舅家,沒人會欺負(fù)了她,將來夫婿得力,更是享不完的福氣。

  只是家里現(xiàn)這兩個孩子,總不好都與娘家那邊結(jié)親,老爺那邊也是說不過去的。

  小姑子那邊家底最是豐厚。更兼小姑子夫婦倆疼起閨女來一向是沒邊的,嫁妝之事自是再不用說的。

  則清本就是次子,性子又隨老爺,和順有余,才具魄力不足。待自己和老爺百年后,若分家單過,必要吃虧的。

  如能找個性子溫婉又有財力的兒媳婦,那真是最相宜不過。

  所以自己此行重在看察青妍品性,瞧瞧她與則清是不是登對。

  至于志成那邊,不過順帶而已。要說把桂姐兒許與他,實在心有不甘。

  不管怎么說,這次上香來回足有三四日功夫。日常見著,總能看出些門道來。

  正是這一番思量一番,所以才應(yīng)下小姑子的邀約。

  陳太太來之前心里早就盤算明白,為而剛才聽得小姑子提起話頭,聞弦歌已知雅意。

  只是眼下,不管是青妍還是志成都只剛打了個面,遠(yuǎn)還沒看出個眉目來。故而既不應(yīng)允,也不駁回,只打著太極喝著茶。

  李太太見嫂子這般態(tài)度,心下不是太樂意——自家心尖上的兒女,嫂子一副全無所動的樣子。

  但轉(zhuǎn)念一想,這樣大事,原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動定下的。為而見嫂子不肯回應(yīng),也不催促,只暫且擱下,又轉(zhuǎn)而說起田產(chǎn)商鋪之類的閑話。

  陳太太對治產(chǎn)之事是最有興致的。

  于是短暫冷場之后,姑嫂倆又熱熱鬧鬧的敘談起哪里的田莊值錢,哪里的鋪子地段好來。

  滿堂的和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