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和解
鄭嬤嬤一口氣噎在胸口。王爺?shù)钠嫠济钕雽嵲谑橇钊藷o語……可看著他露出來的難得柔和神色,鄭嬤嬤只好把嘴邊的“不妥”,又咽了回去。
算了,真要送時,少不得自己自己親自走一趟,好好說解。打發(fā)人送書已經(jīng)夠奇怪了,這下倒好,竟把自己貼身匕首送人姑娘。若不說明,人家李府還以為要他們女兒自裁呢。這還真不如送盒珠寶呢……都怪那姓段的怕老婆,非要跟王爺討要,王爺這性子,自然不去理會這些,這下好了吧,想送姑娘卻是嫌不夠體面了……
看著鄭嬤嬤掩門而去,顧長風放下手里的公文——看了半天,上面一個字批注都沒有。
嗯,含章不錯,以后再遇險也好護她周全。青……妍……,怎么有這么好聽的名字,念起來正好從舌尖起,直往心間流淌。顧長風難得的走了會兒神……
趙王府來人是大事。鄭嬤嬤一出門,李太太就急急把當家的李四平叫回來。少不得一通細細分說之后,李太太喜笑盈盈地對李四平道,“我哥哥那邊近日里聞得青妍在蔡府遇險,又有平成男那檔子事,嫂子很是不安,幾次差人來問信,眼下事情結了,我想也差人去報個平安。”
娘家人終究是娘家人,雖然李太太滿心不樂意嫂子做派,卻也不愿當著李四平的面,直接道嫂子不是。
李四平本在外面商鋪檢查送宮里的一批絲羅,聞聽得趙王使人來府,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著急忙慌往家趕,這會兒聽說并無斥責,反有送書,心下大安,也就懶怠理會女人間的小心思。
“你看著辦就是?!崩钏钠浇K于喝上一口熱茶,對李太太道,“我聞聽得近日圣上心頭很是不樂意,宮里的趙婕妤好不容易有孕,卻又不知怎么突然失了,宮內多有牽連受責。按照往年定例,咱們家的絲羅必得在這幾日里供上,內務府生怕在這個節(jié)骨眼擔錯,也催著趕緊上。今日早上,南邊來的的貨好容易到了。我?guī)е揪?、志成兄弟倆并幾個老掌柜須得日夜翻檢一遍,才好免出錯漏。家里的事,你多料理,琳瑯那邊本就不知道,也就不用提了,免得她孤兒寡母的受驚。二太太那邊你也要多多撫慰,我聽說嫣然蔡府回來后一直病病歪歪。”
李四平見老妻臉上掩不住的喜意,末了又強調道,“貴人們心思難測,趙王送書一事你也要交待下去,切莫再有聲張,免得又生出什么是非來?!?p> 李太太見他說的鄭重,聯(lián)想到平城男府一個不慎就落得如此下場,趕忙收下心內想要四處夸耀的意思,正色道,“老爺說的是,我省得?!?p> 想起自家從男人到兒子的操勞,李太太忍不住追道,“前些日子,我看老爺晚上睡覺也頗不安寧。您雖不說,我也知道是記掛杭州那兩船絲羅,今年如何上來的這么慢?”
李四平嘆氣道,“從蕭家到鄧家到錢家,誰不眼紅我們李家的生意?這次若不是四才提前打發(fā)人在嘉興鄉(xiāng)下多地守著桑蠶結繭繅絲,今日還不知怎樣呢?!?p> 李太太雖然不熟悉家里生意,但大概情形還是知道的。她吃了一驚,忙問道,“往年不都是從杭州收貨的嗎?”
“今年蕭家他們幾家聯(lián)合在杭州囤貨抬價,若是從杭州走貨,這趟怕就不光是賠錢的事了,件數(shù)都湊不滿?!崩钏钠饺滩蛔∥杖藓薜?。
“去年秋季的彩緞,內務府無中生有挑出一堆毛病也就算了,不過是趁機壓價的意思,我們李家多年的經(jīng)營,成本原就比別家低,就算壓下去些也有些賺頭。最讓人可氣的是,挑理也就算了,內務府直到今日也未把款項撥將下來,搞得我們在今夏的絲羅進貨上可供周轉的銀兩頗為不足,哪里斗得過蕭家?guī)讉€聯(lián)手?”
李太太不過內宅婦人,前些日子見李四平夜不能寐就知道出了什么事,沒想到竟然如此之險。聽到這哪里還有方才的歡喜心思,不禁垂下淚道,“老爺日夜憂心,我卻半點忙幫不上,實在是有愧?!?p> 李四平系李家長子,自小李老太爺培養(yǎng)的就是他責任一肩挑的性子,為而從不在老妻面前述說艱難,見她淚珠子欲掉落下來,忙撫著她手寬慰道,
“你把家里照顧得這么好,已是大大的幫忙了。我初初查過嘉興來的貨,精細處不比杭州的差,更兼銀錢上還便宜了兩分,這次我們李家總算又可以安然過關?!?p> 又道,“這次一是二弟出力甚多,二是舅兄那邊周轉不少。些許婦人間小事,你不要與二弟妹和你嫂子計較過多?!?p> 李太太收住眼淚,詫異得看著李四平。
“一家子要興旺,講得就是要和衷共濟。這次銀錢不湊手,舅兄那邊拿出了五萬,我心里是感念他情意的。我曉得你為了青妍的事,對你嫂子多有不樂意,但結親本就講得是你情我愿,她不肯也就算了。青妍畢竟不大,我們細細再挑也就罷了。至于弟妹那頭,蔡府遇險她受了大驚,嫣然又是嬌弱的性子,她心疼女兒埋怨幾句,你也別往心里去,總是一家人?!?p> 李太太原本風波一過,第一個要顯擺的就是娘家嫂子,其次就是自家妯娌。一個個明里暗里,都數(shù)落她不會教女兒。聞聽得李四平一番話,才明白過來自己之前的淺薄。比起家里的大事來,這點子口角又算什么呢?
李四平見老妻已然明白過來,也不多留,飯也沒用,就匆匆趕回去驗貨了。
李太太喚過周立家的,好一陣吩咐,把之前給娘家嫂子的措辭整個改了一遍,又把趙王送書之事隱去,并將回禮加厚了三分,才打發(fā)她往娘家去報信。
這頭則自己帶著身邊的兩個大丫鬟,往二房所在的修竹苑而去。
掌家的太太要去哪兒,自是用不著通傳的。這會兒正是午錯時分,李太太計算好吳氏這邊正是剛用完午飯的閑暇時間。
沒想到剛走到修竹苑門口,就見幾個丫鬟婆子,低垂著頭,一幅不敢吱聲的表情。見李太太進來,一個機靈的丫頭趕緊上前迎候道,“這大日頭底下的,大太太怎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