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八卦
“不對,這是出什么事了。”那位言語豪放卻心思細(xì)膩的刑部主事最先反應(yīng)過來,他將眼光投向最先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的那位青袍同僚。
“哎,哎,別看我,”那人見一旁數(shù)人全都盯上了他,很是招架不住,“哥哥們,老弟我只是讀書不用功,所以眼神好了些,我要知道出什么事,還在這里站著干什么?我也坐前面去了?!?p> 雖然一樣等宮門開,但一品的大佬們可不像他們似的墻邊站著,自有太監(jiān)搬來座椅。只是往日里大佬們更喜歡卡著點兒直接入宮門。今天這般委實不一樣。
其他官員似乎也逐漸發(fā)現(xiàn)了今日的不尋常,俱都湊堆竊竊私語。李四才抬眼忘了下前面蔡嘉義方向,只見蔡嘉義臉沉如水。
似乎感受到了有人注目,蔡嘉義回望過來,見是素來倚重的愛徒李四才,便輕輕搖了搖頭,便又回頭不語。李四才明白,這是讓他今日老實旁觀,勿要莽撞的意思。
他仔細(xì)觀察周圍,同是五六品的青袍、綠袍官員多半好奇,小聲猜測議論著。三品、四品的朱袍、緋袍官員則多是垂首肅立,似乎聞到了什么風(fēng)聲。宮門前坐著的一品紫袍大佬們,則是閉目養(yǎng)神,一派沉靜狀。
果然沒過多久,外面就隱隱傳來得得得的馬蹄聲。
李四才神情一震——宮門之外是內(nèi)城,自太祖那年發(fā)生踩踏事件以來,早有規(guī)矩:百官于內(nèi)城策馬是為大不敬。所以哪怕是閣老們也都是在內(nèi)城門口換轎,由著轎夫們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靥нM(jìn)來的。
既不是朝臣,那顯而易見,這會兒來的只能親王了!這個猜想讓青袍小官們頗為振奮!
要知道以位列大朝為榮的,多半是低品級官員。如蔡嘉義等陛下信任的重臣,因大朝不是議事之地,自然也就不是他們的征伐之地,不過是按例到場罷了,沒什么好起勁的。
至于幾位親王,李四才來京半年多,也算參加了五六次大朝,卻是從未見過。這不是什么稀奇事,有次跟刑部主事笑談此事時,那位斯文相的老哥毫不客氣道,“你當(dāng)王爺們?nèi)缥业葠蹟D這熱鬧呀,老子我參加大朝幾十次了,也就見過兩次楚王、一次齊王。”
楚王好武,齊王好文,趙王雖然回京但據(jù)說一直在養(yǎng)病,正當(dāng)李四才疑惑今日來的究竟是哪位王爺時,外面竟然又傳來一陣一樣的馬蹄聲!
沒想到今日竟能得見兩位親王同朝,這實在是十年難見的稀罕事!
李四才等人抬眼望去,只見一輛寶藍(lán)馬車在前,拉車的是一匹中原難得一見的神俊大馬。一輛銀灰馬車在后,拉車的是一匹不帶半點雜色的純白神駒。兩輛馬車均是親王規(guī)制,幃帳繡有龍紋,龍爪、龍身栩栩如生。
兩部馬車徐徐走來,沿路大小官員紛紛避讓,垂首作禮。
幾位閉目養(yǎng)神的大佬們雖然年紀(jì)一大把,平日里一幅龍鐘相,但顯然關(guān)鍵時候的耳力并不比李四才這些正值壯年的年輕人差。馬車剛進(jìn)內(nèi)城,便各自齊齊啟開雙目,從座中站起,待這邊馬車停穩(wěn),便移步上前,拱手作禮。
至于周圍其他品級略低的自然識相,早已遠(yuǎn)遠(yuǎn)退開,不給大佬們添堵。
當(dāng)先走下寶藍(lán)馬車的是一身材高大、面目爽朗,身著同色織錦龍紋袍的四十來歲男人。李四才旁邊的刑部主事怕他剛來京城不知行情,輕輕推了下他,作口型道,“楚王”
李四才家里是專門給宮里賣布的,哪能看不出楚王的袍色?一見那身衣服就知道來人是誰,但他還是頗為承情的朝刑部主事拱拱手。畢竟衣服熟悉,人卻還是第一次見。楚王系先帝長子,比陛下還要長一歲,今年該有四十七樣子了,正合這人長相。
緊接著走下另一輛銀色馬車的是一留著美髯的中年文士模樣男子,身著同色織錦龍紋袍。李四才心想,毫無疑問,這就是陛下一母同胞的太后幼子,齊王了。聽說齊王不愛朝政,平日只以書畫文章為樂,看著果然書卷文雅。
其實就李四才這不過六品身份來看,今日這上朝的異象實在與他沒半毛錢關(guān)系。旁邊的刑部、禮部主事等好幾個青袍同僚顯然也都很拎得清自己斤兩。
楚、齊兩大親王齊聚所以閣老們早早到場,至于親王們?yōu)槭裁唇裉煜胫鴣砩线@大朝,就不是他們可以胡說八道的了。妄議朝政的罪名可大可小,萬一運氣不好,再加上個刺探禁中,那這腦袋能不能留住也都是都是兩說了。
所以這幫青袍小官們一個個只圖看熱鬧,并不去揣度那些有的沒的,畢竟這樣的場面實在難得一見。仗著自己位卑職低隔得遠(yuǎn),大佬們誰也不會留意,他們還一個個擠眉弄眼,做著口型,八卦著楚王頭冠珠子大,齊王腰間美玉值千金之類又安全又稀罕的瑣碎事務(wù)。
楚王豪邁,齊王風(fēng)雅,閣老們能爬到這位置自然也是豐儀軒闊。小官們離得遠(yuǎn),大約也能聽見這些大佬們相互寒暄致意的話音。他們平日哪里得見這些個大人物?哪怕出身富家如李四才,那捧著銀子,也是休想進(jìn)的了這些人物府邸的。
為而小官們邊悄悄跺著凍得酥麻的雙腳,邊心下得意:今日雖半夜出門,宮門口足足凍了一個多時辰,但日后跟那些沒資格上大朝的更低品級官吏和后輩們吹噓起來,那談資也是足夠了得——總算沒有白挨凍!
眼看著大朝時間將至,在一有品級的內(nèi)宮太監(jiān)指示下,一隊一身鐵甲的侍衛(wèi)上前,將紅漆大銅門的門栓取下,百官準(zhǔn)備入朝。
李四才這樣的青袍小官也停止瑣碎的八卦,收拾起嬉笑神情,各整衣冠,排好隊伍,跟著前面服朱著紫的高品官員們一起預(yù)備入宮城。
正在這時候,突然,由遠(yuǎn)及近,又傳來一陣馬蹄聲。
這次的馬蹄聲全然不同于楚王、齊王駕到時的從容優(yōu)雅,更沒有后面跟著的馬車的車轍之聲。
馬蹄聲得得敲打在眾人心頭,是誰膽敢在內(nèi)城策馬奔馳?
李四才他們本就在隊尾,離宮門最遠(yuǎn),也就離來人最近。那刑部主事主管緝盜之事,反應(yīng)比其他人更快一些。他倏得停步,一把拉住前面的李四才。李四才先是被他拉得一愣,緊接著也聽到了那急促的馬蹄聲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