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一路快馬,奔回了京城。
快馬加鞭,百里的路程不過就是不到一天的工夫。
直到健壯的蒙古馬開始口吐白沫,朱瞻基總算回到了京城。
“皇爺爺在御書房還是寢宮?快帶我去見他。”
朱瞻基已經(jīng)迫不及待跟朱棣分享自己的見聞了。
“陛下在御書房呢,今日陛下又忙到半夜了?!?p> 宮門已關(guān),朱瞻基只能走小門進宮。
因為宮內(nèi)不能縱馬,朱瞻基一路跑去御書房,等到了的時候,已經(jīng)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了。
“皇爺爺,您還在忙呢?”
朱瞻基喘著大氣。
“毛毛糙糙的像什么樣子”,朱棣看朱瞻基氣喘的樣子,有些不渝。
“請皇爺爺贖罪,實在是孫兒今天去了安樂所,震驚非常,有要事要和皇爺爺稟報?!?p> 朱瞻基說一句話,要喘好幾口粗氣。
朱棣聽到朱瞻基說有大事,頓時興奮起來:“哦?是不是那小子終于忍不住造反了?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那些士兵年紀那么小,造反能成什么大事?”
“皇爺爺以為白天要造反?”朱瞻基凌亂。
“難道不是嗎?”朱棣也蒙了,不是造反了安樂所能有什么大事。
“他那里有鐵礦山,朕還特意給他一個所的小孩子讓他能從小培養(yǎng),再加上他的才智,等日后遷都去了北平,他再自由發(fā)展幾年,就能培養(yǎng)出造反的野心了。”
朱棣緩緩說出他對安樂所真正的安排。
“沒想到他這么沉不住氣,本來是留給你來練手的,唉,算了,隨便找個人帶兵去剿了吧”。
“皇爺爺不可?!敝煺盎宦犜瓉碇扉Π矘匪陌才攀沁@樣的,馬上阻止了朱棣后面的話。
“事情的確和安樂所有關(guān),不過并不是造反,孫臣相信,他是忠于我大明的”。
“哦?朕的皇孫啊,你還是太天真了,這世上沒有人是不會背叛的,只不過是誘惑不夠罷了?!?p> 朱棣看自家孫子有點圣母白蓮花的潛質(zhì),這可不行,要當皇帝的人,變圣母可不就完了,要趕緊掰回來。
“皇爺爺,我跟你講講我今天的見聞,您在說這話也不遲。”朱瞻基很自信,能把那些東西告訴自己的人,想背叛自己,怎么說朱瞻基也是不會信的。
“昨日清晨,等宮門一開,我便縱馬去了安樂所?!?p> “等到了那里,白天先是帶我進了他的書房,我們一起探討學問”。
朱瞻基木訥的不像是這個年紀的孩子,撒謊技能都沒怎么點過,所以這段他選擇含糊其辭,生怕朱棣看出來什么東西。
“然后,他先是帶我去了安樂所第一磚瓦廠,他那里產(chǎn)出來的磚,很耐高溫,據(jù)說用到此磚,能燒出更精美的陶瓷來”。朱瞻基選擇幫白天隱瞞耐火磚真正的用處。
“而且安樂所還能生產(chǎn)另外一種磚,不僅結(jié)實耐用,而且價格很是便宜,據(jù)說成本一塊磚連一文錢都不到,百姓若用此磚蓋房子,冬暖夏涼,還能美化城市環(huán)境。
不僅如此,這紅磚若是配合上安樂所特有的水泥,造出來的房子會更加的結(jié)實牢固?!?p> 朱瞻基的眼睛中發(fā)出了光芒,說道:“再說這水泥,更是神奇之物,遇水會變?yōu)槟嗪?,可隨意變換形狀,但是干燥凝固以后,就會徹底定型,再無法改變。
整個安樂所的地面都被鋪上了這個水泥,走在上面平坦舒適,而且承重能力很強,孫兒粗略的估計了一下,若是在這水泥地上走馬車,速度起碼會快三成。
而且這個水泥地并不用時時養(yǎng)護,派人看著別被破壞就好,起碼幾十年能用的。
最關(guān)鍵的是,若是用這水泥地做道路,修路成本要比正常的路造價低很多?!?p> 朱瞻基結(jié)束了對水泥的吹捧。
而朱棣的臉色,隨著朱瞻基的講述,也一直在變。
當聽到磚和水泥能更高效的做建筑之后,朱棣只是感慨大明多了個新發(fā)明,對民生有好處,臉色沉穩(wěn)。
當聽到水泥定型之后,不會再改變形狀,他臉上就有了些喜色,這東西用到戰(zhàn)爭上說不定會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當朱瞻基講到,水泥造路的優(yōu)點,尤其是價格便宜還能提高運輸效率的時候,朱棣再也繃不住臉了。
“此話可當真,你若是為了這白天虛報,哪怕你是朕的皇孫,朕也饒不了你?!?p> “孫兒親眼所見,皇爺爺若是不信,改日可以和孫兒一起去看看?!?p> 改日?朱棣恨不得現(xiàn)在就化身雄鷹,飛到安樂所去看看這水泥地。
若是水泥地真如朱瞻基所說的,不僅便宜,而且還堅硬平坦,那對帝國的統(tǒng)治幫助太大了,起碼那群山里的土司,安南的猴子,一個個都能老實許多。
一個敬業(yè)的皇帝對能幫助他維護統(tǒng)治的人總是寬容的。
當即便要下令,明日就擺駕去安樂所。
“皇爺爺且慢,這件事孫臣想接下來?!?p> 緊接著,朱瞻基就給朱棣講了白天的想法。
“這可是擅改祖制啊,你們兩個小孩子可扛得住這個壓力?”
不是朱棣不信任朱瞻基和白天,實在是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想推行招標難度太大了。
而且,修路從來都是征發(fā)徭役的,國庫也會因為修路緊張很多。
不過若是和改了商稅比起來,這些通通都是小事。
現(xiàn)在國內(nèi)的大商人們大多都是和高官有聯(lián)系,小商人們和地方官也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動了商稅,相當于動了整個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
朱棣不大看好這種做法。
“皇爺爺,這事就交給我們?nèi)プ霭?,失敗了,推給我們兩個小孩子就可以了,但若是成功,每年我大明的商稅就能多出不少啊。”
而且若是開海,自己的利益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不過白天說的有一定的真實性,若是海外真有那么多的資源,而大明又真的只是曲居世界一隅,那分些利益給別人也不算什么,說不定收回來的能更多。
想了想,朱棣下定了決心。
“準了,此事就交由你和白天去做,所有后果,不用你們兩個小孩子承擔,朕還不至于如此不堪,朕幫你們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