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在趙國當(dāng)官

第四十一章:詠梅者多矣

我在趙國當(dāng)官 牧羊山人 2226 2019-11-10 00:00:15

  翌日午后,宋玄下了府學(xué)就帶著伍彥去城北最大的書肆購書。

  城北最大的書肆名為中林書肆,它就位于長街尾。

  他出了府學(xué),直至月枕橋,從橋南走去,當(dāng)街有出售水飯和鲊脯等吃食的。過了橋南,此處店面比較寬闊,多是錦帛、藥鋪和酒肆。

  最后,只需從街的東頭轉(zhuǎn)彎,往北走就能到中林書肆。

  此時,中林書肆生意極好,購書的人來往不絕。

  可劉鋪頭并不忙,他悠閑地靠在一張軟椅上,手里仔細拿著一卷華箋,正心神專注地欣賞著。

  不多時,他又端起案上的一盞茶輕啜一口,恍若至于無人之境。

  “師傅。”劉小瀾走過來,湊到他跟前細聲說了兩句。

  劉鋪頭,當(dāng)即驚起,“可有得到他那篇文章?”

  話落,他當(dāng)即醒神,示意劉小瀾隨他進里間說話。

  “小瀾,你且詳細道來?!被氐嚼镩g,劉鋪頭在案前坐下,并將那華箋小心翼翼地放在案上。

  劉小瀾上前,說道:“師傅,那篇文章在縣令大人手里,我也無從探聽啊?!?p>  劉鋪頭目光一定,眼里盡是惋惜,“城北有在盛傳,府學(xué)出了一高才,他寫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出了,如何解決江下村黃瓜幼苗枯萎的方法?!?p>  “我們是知道那名高才名叫宋玄,他正是我們要找的那個人?!眲侇^一頓,又道:“可惜,沒能看到那篇文章的內(nèi)容?!?p>  “他真是一個奇才,一篇文便能挽救一村之損,我們趙國又有幾人能做到?!?p>  劉小瀾見劉鋪頭搖頭惋惜,便從懷里掏出一張箋紙,翼翼小心地走到劉鋪頭跟前,道:“師傅莫嘆,小瀾雖辦事不力,但還是竭盡全力為您尋得宋公子的新詩?!?p>  “噢?”劉鋪頭眼底一驚,又泛出喜來,笑道:“快予我欣賞欣賞。”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劉鋪頭念著念著,眼睛頓時睜大,拿著小箋的手不覺微抖。

  他走到窗前,定睛一處,不覺吟詠道:“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p>  “此二句尤奇麗,趙國士子,詠梅者多矣,然未及宋玄也!”

  “宋公子可謂絕俗人,老夫要是能見到他的神清氣骨,也無憾了?!?p>  劉鋪頭又捏著小箋回到案前坐下,他又將這首詩反復(fù)吟詠。

  “他是把這梅的魂都寫活了,在他的詩中,我才得以欣賞到梅花的幽獨超逸。”

  說罷,劉鋪頭驟然回頭,“小瀾,快去備馬車,我要親自到府學(xué)拜訪他?!?p>  “是?!眲⑿懥⒓崔D(zhuǎn)身出去。;

  劉小瀾出去之后,劉鋪頭將兩張小箋都擺在案上,眼睛定在箋上,宋玄的詩文,他看到的不單單是商業(yè)的價值,還有就是他的文章魅力是不可估量的。

  他又搖了搖頭,感嘆道:“可惜,可惜,若是能看到他那篇,關(guān)于‘嫁接術(shù)’的文章就是最好不過的。”

  然而,劉鋪頭心心念念的那篇時策,如今正在姚縣令手里。

  城北衙門。

  姚縣令坐在一海水朝屏風(fēng)前面,案上常置文房四寶,除此之外左有令箭架,右擱黑折扇,案中整齊擺著一份文章。

  他的眼睛已沒有前些天那么多紅血絲了,且臉上有時還會掛著淡淡的笑。

  師爺元齊侍立一旁,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大約過了一盅茶的時間,姚縣令長長舒了一口氣道:“江下村一事,委實多虧了宋玄啊。”

  “府學(xué)有此高才,著實難得?!痹R連忙道。

  姚縣令伸手撫了撫頷下微須,拿起案上的那篇文章,忖思道:“這份時策非同一般,實屬治農(nóng)妙方?!?p>  他心里清楚得很,趙國各地年年都有農(nóng)災(zāi)發(fā)生,而處理得當(dāng)?shù)挠钟袔准?。如若處理不?dāng),不止是一村一縣的損失,慘遭餓死的百姓何其多!

  這些年,他查遍關(guān)于農(nóng)災(zāi)的宗卷,并未能從中找到好的辦法。

  而此時,他手中的這張紙上,卻清清楚楚地記載了,如何解決‘連作’的農(nóng)事問題。

  他還記得,那日,天下著細雨,江下村籠罩在雨幕中。

  村正家門前的大棚里升起了一堆篝火,他們圍坐在火堆前。

  火光映得那名襕衫公子奕奕有神,他不但將“嫁接術(shù)”傳授給村民,還提出治理東江的計策。

  那就是“因地制宜”,在江下村試行“基塘農(nóng)業(yè)”。

  初時,大家都訝然難懂。

  不過,他極其有耐心,姚縣令在心里又得稱贊他一句,“對平頭百姓有耐心的讀書人,未曾見過如宋玄一般,他的話總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fēng)的之感?!?p>  所謂基塘農(nóng)業(yè),據(jù)他所言,江下村地形低洼,且當(dāng)?shù)匾荒甑筋^降水頗多,這樣容易發(fā)生水澇。

  在如此條件下,想要將農(nóng)事發(fā)展起來,可將低洼積水的土地挖成一個個水塘。

  將從水塘挖出來的淤泥,在塘邊填筑成寬平高亢的田地。

  然后,在水塘里養(yǎng)魚,或種菱、種藕。

  而在池塘上方的田地上,或是種桑,種甘蔗,抑或是栽種果樹……

  思至此,姚縣令抬頭,問向元齊,“元齊,上次宋玄所說的,在池塘上種桑的話叫什么?”

  元齊虛虛拱手道:“回大人,宋公子說,那養(yǎng)魚種桑的叫‘?;~塘’?!?p>  他見姚縣令撫須點頭,又接著道:“宋公子還說到,在池塘上栽種桑樹,還能以桑葉、蠶沙和蠶蛹等可作魚餌料,而塘中的淤泥也可為桑樹肥壤。”

  元齊說罷,姚縣令不由地點點頭,他眼神一定,道:“難怪揚刺史曾言,宋玄有濟世之才?!?p>  “他的‘嫁接術(shù)’能克服農(nóng)事連作弊端,而‘基塘農(nóng)業(yè)’一策更是因地制宜,改善低洼地區(qū)的農(nóng)事生產(chǎn)?!?p>  姚縣令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他感慨道:“若是趙國其他地區(qū),也能用上此計策,那將是百姓之福,趙國之幸啊?!?p>  此話一出,師爺元齊立即會意道:“大人,您是想將這份時策呈向洛陽?”

  “不錯!”姚縣令一頓,凜然正氣再道:“此策上奏朝廷,若是陛下采納,再推及郡縣,那將能造福百姓,興盛趙國?!?p>  元齊在姚縣令身側(cè),為他斟了一壺茶,試探道:“如何上呈,可是隨著江下村處理情況的奏報一同?”

  姚縣令搖了搖頭,“不,你將此時策單獨傳給揚刺史,其他人我自是不大放心?!?p>  “我須得保證,這份時策一定能傳達陛下手中?!?p>  姚縣令站了起來,走到堂中,再回頭看向牌匾“明鏡高懸”四字。

  “新帝登基,陛下曾張榜招攬人才……”

  “一縣一郡,豈是他能伸展拳腳的地方?”

  話末,他走到門前,看向洛陽的方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