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燧發(fā)槍制造的如此精致,想來耗費不菲吧!”朱棣撫摸著光滑的槍身,若有所思的問道。一眾大佬同樣豎起了耳朵,若是制造不易的話豈不是不能夠大規(guī)模裝備了,這猴年馬月才能統(tǒng)領這樣的部隊啊。
“回稟父皇,此槍是兒臣率領府內工匠耗費時日、潛心研究而成,雖然研制的過程中,耗費頗多。制造此槍要使用最優(yōu)質的的鋼鐵,加上其他方面的花費,目前兒臣制造一把的成本接近20兩白銀。當然目前已經研發(fā)成功,如果進行大規(guī)模制造的話,兒臣估計制造成本應該能稍稍下降一些!”朱高煦慢慢的回答道,務必使每個人都能夠聽清楚。
其實朱高煦對于永樂皇帝這個時期的財政收入大概還是了解一些的,這一時期的財政收入除了本色稅糧3000余萬石外,還有絲鈔等2000余萬,以及大量以勞役形式繳納的賦稅,實際收入約等于兩千萬兩白銀。而且此時的軍隊都是自己屯田的,糧食方面自給自足完全不需要國家供給,這就相當于把大部分的軍費節(jié)省了下來。
這一時期,大明朝可以說是最富裕的時期,要不然整個永樂年間朱棣多次北伐、派鄭和七下西洋……這些都是要消耗無數錢財的啊。
聽到朱高煦的話,在場所有的人都不由的倒吸了一口氣,知道可能會很貴,但是聽到朱高煦嘴中說出20兩的天價之后還是沒忍住,這還只是成本!
淇國公邱福不由的說道:“這價格都快能買兩匹最好的戰(zhàn)馬!”其他人也是紛紛附和,這個價格有點超乎他們的預料。
要知道這個時候一個縣令一年的正經工資也就是折合銀45兩罷了,也就是說兩把槍就能養(yǎng)一個縣令了,當然我們說的是正常收入哈。
然而朱棣聽了之后也只是稍稍皺了下眉頭,對此并沒有說什么。對于朱棣這種雄才大略的皇帝來說,東西貴賤并不是他最看中的,關鍵是不是有用,很明顯燧發(fā)槍的作用太大了。朱棣很敏銳的察覺到這東西的出現,很明顯地會改變目前的戰(zhàn)爭形勢,以后北方異族就喪失了他們最大的馬上優(yōu)勢。
一直以來由于他得位不正,他需要功績、超越秦皇漢武的功績去遮掩他的這一污點。歷史上的李世民已經給他做出了很好的榜樣,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從而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會有多少人記得“玄武門之變”,只會稱頌其貞觀之治,贊揚其為“天可汗”!朱棣也希望留下明耀千古的永樂盛世,并為之在所不辭!
至于有沒有錢的問題,這些都是朝中大臣的事情,朕只要花錢,不管掙錢,搞不定就換人,要不然養(yǎng)著他們干什么?不就是給朕來分憂的嗎?再說又不是什么天價,剛才煦兒不是說了成本還能下降嘛!
沒有理會亂糟糟的群臣,朱棣咳嗽一聲,在場眾人迅速的安靜了下來。
“好好、很好,沒想到吾兒竟有此等本事,竟能造出如此神器,就是不知這燧發(fā)槍日產幾何?”夸獎了兩句,朱棣提出了產量的問題,這才是他關心的主要問題,這是關系到能不能迅速裝備軍隊的問題!
聽到朱棣的問話,朱高煦摸摸頭不好意思的回答道:“父皇,兒臣謝過父皇夸獎!只是這燧發(fā)槍需要最好的鋼鐵和精良的手藝,雖然兒臣改進了些許的生產方法,只是府內只有三十余位工匠,竭盡全力每日也就制造出2到3把的樣子。今天父皇看到的這些就是截止到目前生產的所有槍支了!”
對于這個產量他是很羞愧的,要是放到后世若是國家允許的話,隨便找個小加工廠一天的產量估計都能完爆他一年的產量,真是給眾多穿越黨丟臉了。
聽了朱高煦的回到,朱棣不由地皺了皺眉:這產量確實不高!
“煦兒,這燧發(fā)槍是你鼓搗出來的,可有什么提高產量的好方法?”說完,不僅僅是朱棣,其他的大佬也是一臉期待的看著他,這可是關系到自己是否能夠早日率領裝備這樣武器的軍隊。
朱高煦心中一喜,暗道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裝作思考了一會,朱高煦緩緩的回答道:“父皇,那兒臣就說一下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妥之處還請父皇指正。好辦法無非就是那幾種:其一就是提高目前的技術水平,但是這個需要很長的時間,短期內也不能做出大的進步;其二就是擴大生產規(guī)模,抽調兵仗、軍器二局中的相關工匠,增加工匠數量從而提高產量。在此基礎上成立一個單獨生產燧發(fā)槍的工坊,一則有利于保密,二則可以在其中設立一個研發(fā)機構,繼續(xù)改進燧發(fā)槍的制造,從根本上解決產量低下的問題。以上就是目前兒臣所能夠想到的,不足之處還請父皇明鑒!”說完,退到一旁,一臉淡然的等著朱棣的答復。
“煦兒言之有理,如此改進、制造兩不誤,只是這火器工坊如何籌備建立?何人可當此重任?”朱棣聽后大喜,接著向眾人問道。
聽到朱棣的問題,一直默不作聲地朱高熾看了眼四周,緩緩出列回答道:“啟稟父皇,兒臣以為,此事非二弟不可為也,想要快速的生產出來,二弟這個“始作俑者”應該是最有把握的!”這也是當初朱高煦對他提出的一個小小要求。
朱高煦對于生產研發(fā)還是很重視的,新的兵工廠最好還是在自己的手下成立、管理一段時間比較好,后面的人蕭規(guī)曹隨就行了。省的在原來的生產機構中把那一套帶過來,這可是關系到大明存亡的國之利器,一點兒岔子都不能出。
“皇兒說的好,朕竟然把煦兒給忘了,那就依皇兒所說,這新的火器工坊就由煦兒領頭組建。煦兒,反正你最近也沒什么事,你上朝都能睡著的事別以為父皇沒看到。這事既然是你提出來,最熟悉的也是就是你了,那么你就給朕先擔起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說完詢問了一下群臣的意見。
“陛下圣明!”一眾大佬高聲喊道,既然老大都決定了當然沒問題了,而且朱高煦還是他們軍方陣營的代表者,當然更沒意見了。
“那好,這事就這么定了,煦兒以為如何?”朱高煦看向他,征詢了下他的意見。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必將為大明造出最好的燧發(fā)槍!”朱高煦心中樂開了話,一臉堅定的回答道。
“好,這話朕可是記在了心里了,好好干,朕全力支持你!”朱棣非常滿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父皇,您看這工坊不如就叫大明皇家軍工廠如何?”朱高煦接著詢問道。
“好,這名字大氣,很不錯,這新工坊就叫大明皇家兵工廠!”朱棣隨口就答應了。
“好了,這也快中午了,諸位愛卿也都別走了,朕今天很高興,你們就留下來陪著朕一起吃頓午飯吧!”朱棣滿臉笑容的說道。
“臣等叩謝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