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造房
第二天一早,營造作坊的馬師傅就來到靠山村,開始在向家預(yù)定的地址上丈量起來。
古代造房子都是有一定規(guī)程的,一進小院有正房三間和五間的區(qū)別,其他都差別不大,馬師傅很快就丈量完畢。
每丈量完一處房宅的地基,都會用紅漆木棍打入地下作為基點的標(biāo)記,事情都辦完,向青山也如約付了五兩定金。
到了下午,十幾輛大車裝載著磚瓦轟隆隆的開進向家,有人卸車,有人在向家房子后邊搭建蘆席棚子,還有人用大缸在燒石灰。
村里人看向家搞出大動靜,再看到卸磚頭,就是在向老二家要蓋新房了。
因為他家最近狠狠的發(fā)了一票!
上回賣藥材,可是拉了整整四大車,這得賺多少錢吶?
村里人是羨慕嫉妒恨,五味俱全,但又無話可說,誰讓自己看到野狼害怕呢?
大伯娘倒是非常開心,揚言這是向家開始興旺起來了!
還說等后年她大兒子向駿在考上秀才舉人,隨后還會有狀元,我老向家會更加發(fā)達的!
“那是那是”向老大家的大兒子命好,萬一向駿真的考上了呢,村里人誰也不敢得罪他家,只能順著牛氏的話來說。
桑老二看到向二柱遠遠過來,還大叫:“二柱子,你家造新房可要請上梁酒哇,要多來幾個硬菜!”
“這是老規(guī)矩”寧有財還跟上一句,意在敲定這頓白來的美餐。
“那是沒問題的,這點酒我請得起!”向二柱笑呵呵的答應(yīng)下來。
村里的漢子們能白的一頓好酒好菜,都非常滿意。
大伯娘半真半假的罵道:“你們這些個殺才,就知道騙吃騙喝,有本事你們也造一棟試試?”
試啥試,莫說一棟四合院,就是半棟他們也造不起。
寧有財心里還在盤算,向家大房的向駿是個讀書人,將來還會考上狀元,向家二房有采藥的本事,這老向家說不定還真的要發(fā)達了。
“哎,啥時候這等好事能輪到我家?。俊?p> 傍晚時候,向駿從家里慢慢的踱步出來,他看了下形勢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走到向青山身邊,向駿很不屑的說:“青山賢弟,造啥房子,有那錢供我讀書多好,將來哥哥我?guī)е闵暇┏浅院韧鏄?,不比這窮地方好嗎?”
看到向駿睡眼惺忪,向青山語帶譏諷:“還沒睡醒吧?”
“醒了,剛才溫書倦乏,小憩片刻。”
向駿說話一直都帶著股子斯文勁,想讓人覺得他就是個飽讀詩書,大有前途的好學(xué)生!
大伯娘一把把大兒子拉走,說向青山已經(jīng)幫了養(yǎng)活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夠可以了,不許再和向青山伸手要錢?!罢l家的銀子也不是大風(fēng)刮來的?!?p> 造房子的事無需向家伸一根手指頭,又是新增的,所以連搬家都省了,家里該怎么做就怎么做。
早上向二柱開始教授兒子侄子騎馬。他首先教授如何裝馬鞍子,等這個學(xué)會了,才開始到小河邊,讓倆小孩輪流騎上騾子,他騎著韁繩慢慢的教。
學(xué)騎馬可是件高檔事,可把村里的小伙子們給羨慕壞了,他們一個個站在河邊,流著口水用羨慕的眼神看著。
新房開工了,營造作坊的匠頭馬師傅忙前忙后,向二柱一步不離的緊跟這。這二十五兩白花花銀子撒出去了,他想要得到令他滿意的工程質(zhì)量。
工程質(zhì)量向青山只瞄了一眼就很滿意。一尺多寬的地基,鋪上碎石后還要再用四個人抬的木夯使勁往下砸,還要不時撒上濃稠的石灰漿。
隨后墻基還要用大條石,上頭才能砌青磚墻壁。
馬師傅還告訴向青山,房子外殼半個月就能完成,在花上十來天時間,再把所有房間的青磚地坪,以及門窗裝上就能住進去了。
向青山:“也就是說最晚一個月時間?”
“沒錯,四月初八上梁!”
隨后向青山還請求馬師傅幫忙做塊牌匾,只需用幾塊木板拼一下,他自己寫四個字,在罩上生漆即可。
“做匾?”
這年頭普通人家是無需做牌匾的,需要用的要么是有錢人家做堂號用,要么就是店鋪的招牌。而現(xiàn)在向青山這小伙需要做牌匾,馬師傅有些納悶了。
“我要在家里開醫(yī)館?!?p> 馬師傅馬上明白過來,說這是小事一樁。“小哥;做大夫可是操生死之業(yè),我看你年紀不過十七八,這個。。。。。。你能行嗎?”
向青山只好再把家世給介紹一下,說自己姥爺是鎮(zhèn)上名醫(yī)何貴天,老爺子的秘方都在他手上,開醫(yī)館他來作診,他老娘量藥,齊活!
“哦哦,小哥原來是何老大夫的外孫,失敬失敬”牌匾的事馬師傅滿口答應(yīng),:“以后我會給你介紹揚名的?!?p> 以后幾天,向青山早上學(xué)騎馬,事后再帶上向鐘去山里采藥,這回他是為自己而采,還列了張表格,把自己所需的都列上,按需索取。
向家小院里到處都晾曬這藥材,就連造房子的泥瓦匠都知道這家的小子會醫(yī)術(shù)。但他們看到向青山年紀輕輕的一個毛頭小子,都覺得他不過是個三腳貓的手藝而已。
“青山,你真準備當(dāng)大夫?”大伯娘跑來問。
“真!我長大了必須要自立,我想一邊看診一邊讀書,這樣兩不耽誤?!?p> “和大伯娘說實話,你這醫(yī)術(shù)怎么樣?”
怎么都不相信自己呢,向青山很是郁悶,他又不能說自己在后世那可是飛機來往,豪車接送的大名醫(yī),到明朝來做醫(yī)生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這樣說吧,就算我姥爺活過來,看到我的醫(yī)術(shù)也只能高高豎起大拇指,而不會搖頭!”
大伯娘聽了非常滿意,還說要給向青山子啊四鄰八鄉(xiāng)給推薦宣傳,要讓自家的大侄子成為附近的名醫(yī)!
新房還有兩天就要上梁,村里的桑老二又跑來問向青山:“你家辦不辦上梁酒哇,怎么沒聽說請廚子?”
上梁請酒,這是必須的。
向青山說已經(jīng)和造房子的馬師傅商議過了,后天中午辦,廚子他自己來做,絕對要比請來的好。
隨后向青山便開始騎著騾子到處跑,去大舅家;小姨家邀請,再去鎮(zhèn)上和張屠夫預(yù)定豬肉,還要在藥鋪買些香料,順便把小舅舅也請了。
至于在縣城干活的大伯,他已經(jīng)探親回來過,倒是會自己回來的。